APP下载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2-05-19常永乾杨朴孙国权陈国强宋玉佩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低氧功能障碍脑梗死

常永乾,杨朴,孙国权,陈国强,宋玉佩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缺氧及缺血,从而伴有相应的神经缺损症状[1]。研究[2]表明,脑血栓是脑梗死的常见类型,占全部脑梗死的60%,具有发病率高、残疾率高等特点。同时,对于存活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率亦相对较高,均不利于患者恢复[3]。间歇性低氧训练是通过恰当方式,将受试者反复暴露在合适的低氧或低氧低压环境中,使机体通过一系列的自身调节达到保护心脏的目的。研究[4]表明,间歇低氧训练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认知功能,提升其运动功能。本研究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6~78 岁,平均(60.15±5.71)岁;发病时间4~53 h,平均(28.48±4.34)h;合并症:高血压4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6例。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5~79 岁,平均(60.67±5.79)岁;发病时间4~51 h,平均(29.15±4.42)h;合并症:高血压6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5],经影像检查确诊;②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且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③年龄40~80 岁,初次发病,病程<6 个月。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神志不清或难以进行交流沟通;②器质性疾病、二次脑梗死或发病前具有肢体功能障碍;③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1.3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加强患者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及物理疗法干预;协助患者同时完成功能性训练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天6~8 次,每组间隔30~40 s;加强患者患肢关节活动训练,如耐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及步行能力训练等,每次训练6~8 次,每次间隔30~40 s;根据患者耐受加强电刺激、磁疗等康复措施,20 min/次,连续训练4 周[6]。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间歇性低氧训练。采用面罩给氧方式,打开三通阀门,完成低氧、正常空气交换,让患者在上述环境下适应。患者暴露在浓度为10.0%的氧气中,5 min 后放置在低氧状态下5 min,循环5 次,每天训练1 次,每周5 次,休息2 天,共训练4 周。训练过程中,对于难以耐受训练者,若发生心动过速等,则需停止训练。同时,对于训练期间心率增加>30 次/min 者,去除面罩,指导患者正常呼吸控制,并做好患者的急救准备,4 周后评估干预效果。

1.4 观察指标①独立生活能力。于干预前、干预4 周后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从括约肌控制、转移、行走三个维度评估两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每个维度10 分,得分越高则独立生活能力越强[7]。②运动及认知功能。于干预前、干预4 周后采用Fugl-Meyer(FM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8]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及认知功能,得分越高则康复训练效果越佳。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独立生活能力干预前,两组的FIM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4 周后,两组的FIM 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的FIM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FIM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的FIM 评分比较(,分)

注:与该组干预前比较,*P <0.05。

2.2 运动及认知功能干预前,两组的FMA、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的FMA、MMSE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FMA、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运动及认知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的运动及认知功能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不同程度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独立活动能力[9]。常规康复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但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争议。近年来,间歇性低氧训练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效果理想[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 周后,观察组的FIM、FMA、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能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减轻认知损伤,利于患者康复。间歇性低氧训练最早用于运动员训练中,以保护及改善其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心脑血管损伤。研究[11]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能改善颅内血管舒缩功能,调节颅内血液供应,且患者头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认知功能下降多数是由于血管堵塞、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而间歇性低氧训练则能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可提高患者核心稳定性,便于患者控制中心力量,为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创造支点,协调上肢、下肢用力,产生力量,从而实现力量的传递与转化,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其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间歇性低氧训练能够提升脑梗死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其认知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低氧功能障碍脑梗死
低氧训练对提高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心肺能力的影响研究
低氧抗阻训练诱发身体生理应激及力量适应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