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2022-05-19王永兵梁会超关祥伟李家羽
王永兵,梁会超,关祥伟,李家羽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46)
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突发障碍而引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神经功能缺损性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口舌歪斜、突发性昏迷、言语不清等[1]。偏瘫是脑卒中主要功能障碍之一,体现在肌张力异常、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下降、局部肌群肌力丧失,移动、转移、步行等功能异常,累及生活能力与平衡能力[2]。对大脑功能再造与重塑,改善患者步行与平衡能力为脑卒中偏瘫康复基本目标。研究[3]表明,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能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深度知觉,提高并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稳定性,促进患侧肢体的平衡与负重能力增强,改善功能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本研究探讨早期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至2020 年8 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且病情稳定;首次发病且以偏瘫为主要症状;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或参与其他研究;接受过类似康复治疗;经其他脑部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5~84岁,平均(55.35±3.57)岁;偏瘫部位:左侧26例,右侧2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4~83 岁,平均(54.51± 4.72)岁;偏瘫部位:左侧29例,右侧2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训练,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指导、用药护理、姿势摆放、体位更换、关节被动训练、步行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各项目3 次/d,10 min/次,连续3 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2 次/d,30 min/次,共训练3 个月,内容包括本体感觉训练、桥式运动、坐位膝关节控制训练、半坐起训练、膝关节负重控制训练5 大部分。①本体感觉训练5 min/次,2 次/d,训练时取仰卧位,康复治疗师挤压和牵张关节致使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②桥式运动15 min/次,2 次/d,运动时取仰卧位,初始康复治疗师指导做双桥运动,动作熟练后改为单桥运动;③坐位膝关节控制训练5~10 s/次,15 次/组,2 组/d,训练时取坐位,健侧下肢伸直,康复治疗师一手扶患膝,一手握住患侧足底,引导患者作膝关节0~15°小幅度屈伸;④半坐起训练10 组/次,2 次/d,训练时患者抱Bobath 球坐于PT凳上,康复治疗师指导其缓慢前移身体重心,臀部离开凳子15 s 后归位;⑤膝关节负重控制训练5 min/次,2 次/d,训练时取立位,患侧下肢放于台阶上,前倾重心开展膝关节屈伸运动,随后健侧跟上台阶,重心放于健侧上,重复多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的Breg 平衡量表[4]、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5]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reg 平衡量表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两组的Breg 平衡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Breg 平衡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Breg 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的Breg 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2.2 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两组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部血管源性的功能障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脑卒中偏瘫患者常伴有下肢负重能力差、躯干控制力弱、躯干不稳、动作扭曲等症状表现,影响其日常步行能力与平衡功能,累及总体下肢运动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后期以膝过伸的步态行走。研究[6]表明,脑卒中后膝过伸现象与本体感觉障碍、下肢伸肌张力增高及训练方法不恰当有关,而偏瘫患者膝关节稳定功能降低所引起的膝关节稳定性差、膝过伸与患者站立平衡及行走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采取早期正确的训练干预方案提高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与运动功能,对优化其独立能力与行走能力十分重要。研究[7]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经历合理康复训练情况下,反复输入和改良运动模式,可促进神经环路的再生重组,加强突触间的联系,促使部分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重组和恢复,改善其预后。
大部分偏瘫患者因膝关节周围肌群不协调,膝关节稳定性下降及分离运动不充分等导致屈曲状态不完整,而躯体为自主维持平衡往往会采用前倾躯干和膝关节过伸交锁来保持膝关节平衡,最终导致患者步行时患肢负重能力低及膝关节控制不良而产生划圈步态。因此,强化患肢控制能力训练与患肢负重训练是纠正异常步态的基础,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和控制能力对患者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步态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的Breg 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为: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后遗症,促进平衡功能恢复需调动本体感觉、前庭器官及视觉等协调作用,激活和刺激综合作用机制;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通过强化膝关节小范围运动来促进深度感觉的恢复,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和协调控制功能,其中桥式运动、坐位膝关节控制训练及膝关节负重控制训练均可在纠正膝过伸的同时增强患侧肢体的站立平衡和负重能力,改善肢体末端与身体综合协调性,进而改善平衡功能。研究[8]表明,在下肢功能恢复过程中,提升膝关节稳定性是下肢活动、平衡、协调的基础,可为下肢功能运动创造协调和力量基础,优化运动力量的传递、产生及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 个月、3 个月,观察组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对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其原因为:强化训练始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有利于早期脑功能重塑;坐位膝关节控制训练及本体感觉训练有利于纠正和改善患侧肢体的运动和感知能力,提高下肢肢体控制能力,进而减少膝过伸现象;坐位膝关节控制训练、半坐起训练及膝关节负重控制训练可改善步行稳定能力,提高膝关节自控能力,纠正患者整体异常步态,增强自主步行能力。
综上所述,早期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