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色龙

2022-05-19邓本科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初中语文

邓本科

摘要:本节课,老师力求引导学生在品读九年级经典小说《变色龙》的基础上,把握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品味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反复等多种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手法欣赏

教学目标:

1.把握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

2.品味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反复等多种手法。

教学重难点:

品味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反复等多种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变色龙》。

作者介绍: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具有世界声誉的、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等。他的作品对我国鲁迅、巴金等大批小说家的创作具有影响。

一、初读,整体感知

雅词积累:

无精打采 一颠一颠 无缘无故 异想天开 白费工夫

火红色头发 花布衬衫 敞着怀的坎肩 含笑的温情

魁梧 戳到 荒唐 洋溢 伶俐 恐吓 径自

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发生的故事:

示范:本文描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如何处理“狗咬人”案件的事件。

活用雅词概括:一个洋溢着无精打采的荒唐年代,一个善变的警官,一个魁梧的首饰匠,一条一颠一颠的小狗,一群迅速聚集的“花布衬衫”,径自给我们上演了一段可笑的故事。

2. 师生朗读,体会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

教师感情范读27段;教师范读10、20段,学生对比朗读17、23段。

归纳称谓和语气的变化和语言的停顿,都能发现和感知人物的形象。

分析:诵读第27段,体会警官的虚伪、阿谀奉承、甜言媚语。可以让学生想象警官此时的肢体语言、动作等。

分析:第10段脱大衣的动作,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的狡猾。

分析:第20段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

一“脱”一“穿”,一热一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逞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3. 奥楚蔑洛夫态度的一系列变化,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

示范: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二、精读,感受语言

1.小说的反复之美。(名家:摇摆是小说艺术的一个关键词,是小说运行的动力所在。曹文轩曾指出:小说中,即使故事很简单,作家也绝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最终才抵达胜利的彼岸。)

两个“绝不”的反复。(第8、17段)

两个“不错”的反复。(第8段)

两个“弄死”的反复。(第8、23段)

两个“混蛋”的反复。(第8、20段)

两个“我还不知道呢!”的反复。(第25、27段)

两个描写围观群众的反复(第3、28段)

三个描写“法律”的反复(第7、12、17段)(第8段“法令”)

四个描写“手指头”的细节描写的反复(第7、10、20、27段)

四个描写军大衣的细节描写的反复(第1、10、20、29段)

警官对狗赞扬的反复。(第20、27段)

警官对狗污蔑的反复。(第17、23段)

警官對赫留金的受害表示肯定的反复。(第8、17段)

警官对赫留金的受害表示怀疑的反复。(第10、20段)

……

小结: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反复,使得小说情节的运行之美得到了画龙点睛的彰显,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形象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对比和强调,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出和深化。

2.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第1段再现沙皇统治时期的萧条败落的社会景象,典型环境。

3.人物的对话描写。

第8段、27段的描写。

4. 人物的动作描写。

第5段的“转、挤、咳”等词。

5、以小见大的描写。

第1段的“军大衣”和“跟”与“一个”。

第12段的“他的法律”。

……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以小见大等手法里,不断地撕开变色龙善于伪装的外衣,窥探他丧失人格丢掉尊严的人格,从而认识到孕育了这种奴性人物的腐朽专制、黑暗制度的病态。

三、再读,加深形象

分角色朗读6—10段,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明确作品的主题。

明确全班分成三个角色:奥楚蔑洛夫、赫留金、旁白等。

指导学生诵读应该注意的语气、停顿、符合人物身份和形象等。

小结:契诃夫用精妙的对话描写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可见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

四、拓展,合理想象

按照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合理预设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他将何去何从?

五、老师寄语:

这就是契诃夫笔下的俄国社会的缩影,人格扭曲,尊严扫地。掩卷沉思,智者当止于一笑,因为阅读文本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我们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物的分析,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去做人。

参考文献:

[1]陈晓波,张洪玲.小学语文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闫承霞,苏占苍.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师道,2018(5):177.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课中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
例说小说教学中教学切入点的选取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