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2-05-19宋珊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质量

宋珊

摘要:思维导图应用高效性及实效性,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思维导图在中国传入起初阶段,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与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思维导图可将抽象化知识进行简化,使学生加深對新知识内容的记忆,促进学习效率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等因素是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划分依据,由此可知,初中历史教材编制过程中,遵循逻辑性、顺序性,初中历史教学侧重全面研究及分析历史事件,便于更好地梳理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抓住关键词,通过采用点、线、面形式发散思维,完成思维导图绘制,进而将关键词及各知识点内容形象且具体地呈现出来。从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进行记忆,也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进而使得历史课堂教学较枯燥乏味,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应试教育长期影响,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较重视学生成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关心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是否到位、其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只要求学生记忆知识点,获得优异成绩。虽然学生成绩得到提升,但并不能保证学生学习质量,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积极性也会极大地降低,不利于教师教学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以发散学生思维为教学核心,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特点,合理划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点,绘制成思维导图,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具体应用策略

(一)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

内容繁多、知识点密集是初中历史教学主要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若是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逻辑性与顺序性,在一定程度不仅无法实现高效教学目标,也会降低历史教学效果,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设计与绘制,一方面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化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思维导图与初中历史教学间的契合性,解决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遇到的难题。针对思维导图绘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每次课堂教学中接收到重难点知识进行绘制,为学生多多提供练习与锻炼绘制思维导图的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做到学生能够独自完成一个系统化、条理化的思维导图绘制。

(二)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对思维导图具体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实际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强化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直观性是思维导图较明显的特征之一,发挥思维导图辅助作用,为学生发展思维时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利用思维导图自身逻辑性不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形成创新思维,防止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偏差,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历史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促进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专属于自己知识结构框架的思维导图,学会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效果。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一一罗列出来,并列举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深入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改革艰巨性与复杂性的认识,从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深入挖掘历史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历史素养

应用思维导图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加深学生对各个单元历史知识的理解,不仅能够起到引导学生思维深度发展的作用,也能有效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会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增强学生历史素养,有效完成对历史知识的探索。

(四)加深历史知识记忆保障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性应用,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内容困难的问题,也能有效降低对历史学科的学习难度,充分保障学习效率与质量。由于初中历史知识覆盖多个时代内容,时间空间范围跨度较大,学生若是想将初中历史各知识重难点联系在一起,难度较大,并且极易导致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出现时间混乱等情况,加大了历史知识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发挥思维导图教学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将历史教材中知识点进行连接,使其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不断加深历史知识记忆,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

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单元历史知识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如何进行土地改革,便于让学生初步了解土地改革对三大战役及解放南京带来的影响,理清解放区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设计与绘制本单元思维导图将土地改革路线、三大战役以及南京解放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探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学生历史想象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及勇于探索意识的形成,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更加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促进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提升同时,对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在恩.探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21):122.

[2] 孙胜男.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4):61-62.18C96640-43B1-497D-B642-213934ADD5EF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