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作文选材策略
2022-05-19潘光翠
潘光翠
摘要:本文针对学生习作选材上存在的困扰,提出了做生活有心人,做用心读书人,做笔耕不辍者,做忠实倾听者等想法,并以此为凭借培养小学生语文作文选材策略,消除学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虑,收集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生活体验 生活有心人 用心读书人 笔耕不辍者 忠实倾听者 作文选材策略
在二十年语文教学中,发现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的作文内容就整体而言较单一,枯燥,作文赛中鲜少出类拔萃之作。心中不免疑惑顿生:农村学生周遭的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为何他们的习作没有出彩的地方。思忖再三,我发现绝大在作文的选材方面欠缺策略。于是,我就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作文选材策略,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策略一:做生活有心人,寻找生活素材
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课堂的语文知识,要走出课堂,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去;要体验社会生活,多了解社会发生的新鲜事。学生只有真正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欲望,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每每要求学生写作之际,我总是事先布置学生回家先收集材料,准备就绪回到课堂再动笔。鼓励学生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
案例一:一年冬天,下了厚厚的大雪,我就引导学生如何将雪景及雪中的人物活动写下来,于是,亲自带着学生投入到玩雪的活动中去,打雪仗、堆雪人、掷雪球,玩得不亦乐乎。然后提议学生将玩雪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学生完成得都不错。这一点说明,他们真正发现了可写的东西,找到了写作的源泉,找到了写作的题材。我还鼓励学生坚持写周记,将一周中发现的最值得写的东西写下来,然后,批改时给予及时的指导,日积月累,收获还行。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文就是苦于收集不到材料,所以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积累作文材料的途径和方法。有句话说得好: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说:“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案例二:春游到来时,学生兴趣高涨,一学生突然叫起来:“又要写作文了。”一下子,学生情绪低落下来,拿眼盯着我,等着我发话,我故意顿了顿,说:“这次解放,不要写作文,只要你们玩得开心就好。”话音刚落,“耶”声四起。出游时,同学们玩得可开心可投入了,我会心地笑了。第二天,我竟收到了好几篇习作,仔细一瞧,我心花怒放。我想在适当的时候,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动才能写好习作,我称之为“心作”。要想找到文章好的素材,并没有什么捷径,靠的是发现、收集、提炼,提高对周遭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策略二:做用心读书人,挖掘生活源泉
多读,也不乏为一条好渠道,毕竟文章是靠文字去表达的。只有脑子中有一定的词语库存才能生动形象地表述自己要写的东西。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健康的书籍,不妨拿来阅读。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必要时,做一些好词好句摘记,运用起来就是自己的了。我发现我的学生很少阅读课外的书籍,每天最多接触的只有教材。这样,就禁锢了思维,限制了视野,使其知识面难以得到拓宽。写出来的东西总是相当枯燥。于是,我在教室里开辟一个读书角,取名“书香氤氲”,设法找来了各类小说、散文、诗集等书籍,并鼓励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班级里做图书漂流,这样一来,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今日,书籍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着我们的灵魂。所以,有意义的读书活动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思想境界不高,情感体验不丰的问题,使写作真正成为自己的事情。因此,多读已经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必经的渠道。
策略三:做筆耕不辍者,勤练生活片段
作文,顾名思义,就应该多“作”才能成其为“文”。所以,在鼓励学生多观察的同时应该随时记录突发的灵感。我要求学生每人手头准备一本小本子,取名为“采撷”,将课堂小练笔,瞬间的感受,好词佳句,随时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久而久之,才能妙笔生花。
案例一:教学六下《腊八粥》一文时,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项作业,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喜欢的食物。为了使小练笔设计更具趣味性,我将作业设计进行了加工,图文结合,色彩鲜艳的图片不仅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美食,通过视觉感受,再加上平时的味觉感受,更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那么写下了的片段,才会鲜活。
从下面选择一种食物,仿照课文,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写它的样子、味道等。
饺子 汤圆
芥菜饭 年糕
我时常鼓励学生珍惜每一次生活体验的小练笔,只有大量的练笔,才能获得写作的切身感受,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我觉得作文并不单是“教”出来,而是“练”出来的。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8年12期
[2]张德科.让作文乘着感动的翅膀飞翔.2012年第19期
[3]林强.如何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华夏教师[J].2020年第3期
[4]https://www.docin.com/p-1808737953.html
[5] 温儒敏.语文.浙江省出版总社: 20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