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
2022-05-19冉容
冉容
摘要: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引领人。本文基于教师视角来进行分析,探讨高中历史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局限性,分析教师视角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教师视角;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任务。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者,高中历史教师要对核心素养产生全面、深入的理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达成立德树人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持,如果缺乏了教师队伍,那么无论是什么教学计划都会变成空谈,师资力量是决定核心素养培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呼唤广大教师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能够将其深入体浅出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
一、高中历史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局限性
(一)缺乏自我提升意愿
长期以来,历史在高中阶段处于副科的尴尬位置,高考中的分值比例并不高,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轻视,导致高中历史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不够强,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地位都心存无奈心理,历史学科的地位对教师的能力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核心素养目标的顺利落实。
(二)践行素养的内驱力不够
教师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要培育核心素养,不能简单的将其嫁接到学生身上,教师要主动加强自我锤炼,掌握优秀的文化内涵,成为核心素养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历史教师的内驱力就是教师对于解决历史教学各类问题以及改进历史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是教师提升自我的内部动机,要做好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必须要不断的践行教学研究,真正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任务深刻落实到实处,而当前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践行素养的内驱力还有待提升。
(三)教学理念存在局限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革新和发展下,对于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师不能采用序列化、程式化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改变教书匠身份,新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帮助者、组织者和作者,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化难度较高。另外,历史教师自我角色期待缺失也十分常见,受到学生兴趣、学科地位、高考分值比例等因素影响,历史教师受到的外部关注有限,这无疑会影响教师的自我期待。在目前的教学任务下,教师需要用良好的新知学习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来应对变化和挑战,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主导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二、教师视角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学校层面的对策
1.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历史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之外,还要涵盖其他层面,包括教学设备、互联网资源、历史遗址、博物馆、图书馆、文物等等,还要将家长、社会、学生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应用到其中,历史教材只是文本化的教学资源,很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历史学习内容。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处,需要让学生从能力提升过渡到质量提升,对此,有必要拓展历史课程资源空间,加强对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需要健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机制,在校内,做好图书馆建设工作,为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并重视对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学习互助平台、历史课程网站,发挥出教师的群体育人作用。
2.更新教师培训模式
在现代化的历史教师培训中,要采用专项化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教师对核心素养、新课标的了解情况,搭建适合的培训团队,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性的解决历史教学的不足,改进培训理念和方法,解决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从以往的事务性培训转化为专业性培训,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教育活动,从历史核心素养来看,历史教学的学科专业性也会更强,对此,需要立足于顶层设计高度来着手,满足高中历史教师的实际需求,找出制约高中历史教师发展的因素,开发主题培训课程,引导教师从以往的被训者转化为主动受训者,实现社会价值、自身职业价值之间的统一,并利用区域资源特色开展集中培训,组织讲座,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
(二)教师层面的对策
1.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历史是此前发生过的事情,是不可更改的,要做好历史教学,历史教师需要补充新的知识、观点,用严谨的教学态度来对待教学活动。作为历史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将历史课外知识应用到历史教学课堂中,以迎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作为历史教师,要养成学习、阅读的好习惯,主动拓展眼界,具有突破界限的胆识,教师要致力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能力,并关注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的专业前沿杂志,紧扣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脉搏,为学生成长提供具有意义的经验和方法。
2.强化自身意识觉醒。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应当是开放性的,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具备敏感的意识,把控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打造灵动而丰富的高中历史课堂。良好的教学活动能够让教师和学生都变得更加完善,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进行个性化创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当是平等对话的态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敞开性的课堂结构,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们完成历史学科的意义建构,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3.凸显教学特色。历史教学应当是趣味的,提高学生历史兴趣的力量源泉就是历史智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抱怨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就会慢慢的远离历史。作为教师,有义务为学生打造高效化的智慧课堂,凸显历史课堂特色,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所处的經济、政治和文化背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语
历史核心素养内容丰富,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承担起培育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从多个方面来着手,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学校方面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激活教师的成长动力,不断提升教师获取知识的能力,让教师能够以更好的姿态来对待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文丽."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宽带,2020,(6):136.
[2] 胡传燕.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5):106-107.
[3] 罗虹.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4):28-29.
[4] 任茂.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新课程·下旬,2017,(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