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思结合,为思而教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2-05-19邱洋洋
邱洋洋
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借助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和与自我对话三种路径,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交往,创设情思结合、为思而教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与发展,就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有效课堂、深度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思维品质;情思结合;阅读教学
一、引言
课堂是利用语篇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主阵地。思维差异感知作为中职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版) 》的定义为: “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运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认识口头交流与书面交流的表达特点,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评判。”[1]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差异感知的重要途径。“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 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 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应用。这一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其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2] 中职英语课堂抬头率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其阅读兴趣和思维品 质还处在未成熟的成长阶段,阅读课中的思辨活动设计需兼顾学生的情感交往,利于提高中职英语阅读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思辨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二、中职英语阅读课现状
其一,教师为了应付英语学考、升学考而教,片面强调语言知识,课堂阅 读容易碎片化、程式化和模式化,欠缺文本整体理解和思维训练,阅读教学内 容难以有效整合,学科核心素养难以落实;其二,学生容易为读而读,只读不 思,缺乏求真探究;思而不深,思而不透,缺少思维差异感知,忽视语言、思 维和情感的全面发展;其三,阅读教学中出现教师用自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 解,难以和学生的阅读体验共鸣共情,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 ,而不是 学生的课堂。
三、情思结合,为思而教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1. 对话文本,营造情境,激发思维
文本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媒介。阅读教学核心为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和交往。学生在阅读前,教師设计指向文本话题的问题,启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和背景知识,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建立起与话题的关联。 “课程与教学活动 应让最大多数的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并对后继的学 习保持热忱与积极性。教师应当通过适恰、妥帖的情感表达让学生感受到积极、正向的学习与交往体验,并由此创设出安全、宽容,相互尊重、信任,彼此关注、鼓励的学习环境。”[3]此外,预测是重要的阅读技巧。教师积极营造课堂氛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深化和情感发展,让学生借助插图、标题等 信息对即将阅读的文本进行合理预测,触发学习动机。 在阅读前利用标题、插图、补充知识等信息鼓励学生猜测、讨论文本,营造阅读情境,为后面的正文 阅读学习制造了悬念,从而使得学生产生了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 的主动思维,在之后的阅读过程中不断证实或修正自己的预测,为后续阅读过 程中的深层思维活动作好准备。
2. 对话他人,交流共情,碰撞思维
课堂里的学习是在师生关系与伙伴关系之中实现的。英语阅读课堂要培养 学生多思善问,开展师生、生生等的多重对话,实现教师研导与学生研学、问 题导学与深度思维、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的统一。 “分享是个体与群体互动,比如解析难懂语句和段落,解读作品人物和事件,谈论阅读心得体会等;讨论是小组成员在问题情境中发表见解、交流看法、交换意见。 ”[4] 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中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搭建分享讨论的平台,让学生的想法有机会得以 表达,尊重学生的见解输出,课堂就变成了互助的实时的生成的课堂。教师鼓 励学生自信大方地跟他人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看法,并依托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让不同的思维想法相互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不断修正提升学生的原观点, 形成更精确、全面的新观点;学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喜悦感,情感上得 到了尊重共鸣,与他人对话过程中的思维不断观察、比较、分析、理解、评判, 得到了锻炼。
3. 对话自我,建构情理,提升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能促进其有效学习、深度学习,并对 自我经验、知识、能力等加以改造与重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以及情感体验。 “在深度学习中,“迁移与应用”是将内化的知识显化、操作化的过程,是知识活化的标志,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体现。 ”[5] 教师创设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仿写、续写、辩论等读后活动,将课堂情境转换为真实情境,让学生运用所 学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和与他人的对话过 程中同时实现自我对话, 自我生成基于学习内容的新知识图式,主动将所学知识与内容迁移应用到自身生命、生活,经历打碎、整合、重现、创造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从阅读者转变为创新者,主动转变的学习身份使得学生 的学习状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以升华,深化了深层次的思维差异感知能力。
四、结语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应是符合学生情思发展规律的课堂,是情感和思维 相互结合、培养思维品质的课堂,是为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铺垫情与思的课堂。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加强对情感交往的关注和思维差异感知素养的锻炼,不 仅能改变传统中职英语阅读课堂的沉闷,让课堂中不时迸发思维的火花和亮点, 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状态、人际交往、 自我提升的发展,更能以此为契机落实 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创设情思结合、为思而教的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是 构建中职学生英语学科的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0.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版) .
[2]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保准(2017 版)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