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之食玉

2022-05-19黄菲菲

今古文创 2022年18期
关键词:长生

【摘要】食玉是汉魏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用玉方式,食玉一方面为当时的诗歌作品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灵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内心深处之诉,亦可一窥食玉在此时期盛行背后的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食玉现象不可忽视。

【关键词】食玉;汉魏六朝;长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8-003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8.010

汉魏六朝时期战乱频多,敏感的诗人们在战乱中易于感受到生命之短促、生死的無常,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食玉是汉魏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现象,为当时的诗歌作品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灵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内心深处之诉以及此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思想。

一、汉魏六朝文学中的食玉

魏晋时期许多诗人都在他们的诗中提到玉具有养颜固元之效。诗人们常使用“玉颜”一词,如傅玄《苦相篇》:“玉颜随年变”,《明月篇》:“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李延年:“南国有佳人,美者颜如玉”。把玉和人的容貌相提并论,一方面是表明人的容貌似玉一般,美丽而有光泽,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希望容颜似玉能长盛不衰。沈约的《奉华阳王外兵诗》一诗“餐玉驻年龄”,更直接道出了食玉可养颜,使人年轻永驻。庾阐的《游仙诗十首·其八》:

朝嗽云英玉蕊。夕挹玉膏石髓。

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一:

名山大川……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

玉膏,玉之膏髓,道家指服之可成仙。《汉书·杨王孙传》中有记载古人保存尸体的方式是在死人口中放入玉石,他们相信如此可保尸身不腐,甚至使灵魂永生。如汉代的玉衣、含玉、握玉、九窍塞等各种随葬物品的发明,就是为了使人死后尸身不腐,精气不泄。玉的防腐作用在当时的殓葬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葛洪的《抱朴子·仙药》:

又玉脂芝,生于有玉之山……玉膏流出万年以上,则凝而成芝。

玉脂芝,指玉膏凝而成芝,亦是玉可服食的另一种形式。

《抱朴子·内篇·金丹》:

……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长生。

玉屑服之,与水饵之,俱令人不死。

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可以葱浆消之为饴,亦可饵以为丸,亦可烧以为粉……

经玉混合草药汁液可炼成仙丹灵药的玉醴,亦是食玉的一种方式。从以上材料可知,古人食玉的方式并不单一,以水吞服、草药混合、以酒化之、葱浆调合、制成药丸、烧成粉末等均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反映了他们对食玉此事的用心。“食玉”“餐玉”“饵玉”“服玉”“含玉”“玉屑”“玉膏”“玉醴”等多种名称均是古人食玉的“证据”,可知食玉这种行为不止源远且盛行于魏晋时期。

《三国志·魏志·卫觊传》记:

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汉武帝通过设立“仙掌”接露水,与玉屑共同服食的方法养生延年,渴望得道成仙。

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为黄金矣……①

汉武帝为了长寿煞费苦功,耗尽人力物力,通过饮食金银玉器,寻觅养生之秘诀。诗人鲍照的《代淮南王二首其一》就描写了淮南王刘安服食玉器炼神丹求长生之事。王族拥有权贵的同时,更想拥有长生不老之秘方,于是他们一心钻研食玉求仙之道。

淮南王。好长生。服食练气读仙经。琉璃药碗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戏紫房。紫房彩女弄明珰。鸾歌凤舞断君肠。(《乐府诗集》五十五)

崔豹《古今注》曰: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方士相携俱去。莫知所往。②

《魏书·阳尼附传》:

采锺山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戍。携羽民而远游兮,探长生之妙术……亦屑玉而炼丹……咀玉髓而充渴兮……③

北魏著名大臣阳尼的孙子阳固在其作《演赜赋》中也描述了玉屑炼丹,采玉寻长生秘术之事。梁代刘孝绰《谢给药启》:

一物之徽,遂留膏盲,名医上药,爰自城府。虽巫咸视诊,岐伯下针,松子玉浆,卫卿云液,比妙众珍,实云多愧。④

由文献记载我们可知玉具有驱邪去灾、防腐等多种功效且可带来祥瑞之兆,如此一来,玉的多种功效通过文学作品传播,所以时人对玉的信仰并非原始的盲目崇拜,从古至今,文献的记载和文学作品的传播都能引起大量的模仿和学习。

二、士人笔下的食玉

魏晋士人们放浪形骸,纵情高歌于山林之间,饮酒、服药成为常态,食玉求仙随之流行。食玉的目的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食玉为当时恣意的文人诗歌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灵感。此时记录下的诗不仅有餐霞饵玉的列仙之趣,更添诗人内心深处的压抑苦闷之诉。

汉魏六朝的文学作品把食玉与游仙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西汉之贾谊,在《惜誓》一篇中就把神女称为“玉女”,之后刘安的《八公操》、公孙卿的《合药诗》等诗中开始沿此称呼。到了建安时期,游仙诗进一步发展。曹操更是将乐府改成游仙诗,其诗中涉及大量玉及食玉的运用。如《气出倡》中的“仙人玉女”“饮玉浆”“玉阙”,《陌上桑》中的“玉门”等。之后游仙诗的代表郭璞,更是把玉熟练自然地运用到神仙世界之各角落中,玉已经成为游仙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食玉更是游仙作品必不可少的素材。

游仙主要描绘神仙世界,其中不可缺少的自然是仙境、仙人、仙药。观诗人们在游仙作品中对玉的运用,玉已经和神仙世界紧密连接。“玉女”即仙人,仙人不仅有着玉般美好的容颜,且能保持长盛不衰。“玉阙”为天宫,是仙人们居住的地方。“玉浆”“玉屑”“玉膏”等则属于求仙之灵药。如郭璞的诗《采药游名山》:

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呼吸玉滋液,妙气盈胸怀。登仙抚龙驷。迅驾乘奔雷。裳逐电曜。云盖随风回。手顿羲和辔。足蹈阊阖开。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遐貌冥茫中。俯视令人哀。

诗人描绘了一幅采药于名山中所见所闻的画面,呼吸玉液到登仙后气盈胸怀的变化对比,“龙驷”“电曜”“云盖”“羲和辔”等一系列气势十足的意象结合,以浪漫的笔法塑造了一个食玉成仙之后抚龙驾雷、呼风唤雨的神仙形象。无拘无束地在浪漫的神界遨游,这是诗人理想中光怪陆离,摄人心魄般的神话世界,末尾两句话锋一转,借用仙界与人间的对比,神仙站在最高的角度上俯视苍生,在浩荡苍茫的宇宙中感慨人间之渺小。

无论是作为成仙的灵药还是神仙世界组成的一部分,食玉在汉魏六朝诗歌中的运用可窥见食玉文化对于当时诗歌创作之影响。

食玉入诗所表现的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深受压抑的诗人,他们笔下写的是餐霞饵玉之趣,却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道出了人对生命的深层思考,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在社会动乱,思想聚焦时期,追求破灭之后的沉沦,心灵意识唤醒之后的迷惘与痛苦。

曹操的《气出倡》“解愁腹,饮玉浆”就直接把个人感情“愁绪”与“饮玉浆”相提构成因果,把个人情感的抒发联系到成仙 ,即饮玉浆。《精列》,因为寿命有“终期”,所以想长生,故“思想昆仑居”,转而便抒发咏怀之情,“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时过时来微”等句,把诗人的现实感情一并展现。《秋胡行》中因为“神人共远游”,引发了诗人对于“人道居之短”的感叹,最后不免咏怀感慨: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⑤

社会的混乱、人世的艰难让他憧憬神仙世界,但游仙并不能完全平定他内心的不平,他依然关注着社会和人生。

郭璞的游仙诗《杂县寓鲁门》: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诗歌看似以悠扬的笔调描写神仙之境,举杯畅饮玉液,浪漫无比,结尾却透露出看清现实的无奈。以人间仙境与现实之境做比较,神仙世界的幻想和憧憬,让他们忘却俗世烦恼,但仙境是缥缈的,通过食玉炼丹以期达到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终是虚妄,但他们仍然执着追求短暂的快乐。诗人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挣扎但也展示出神仙无忧之趣,透出无奈的理智。更甚至,郭璞的游仙诗慢慢变成了写成仙以后的悲哀。《采药游名山》一诗中在仙界遨游看到了“东海犹蹄涔,昆仑蝼蚁堆”,随即产生了“俯视令人哀”的悲伤之情,他的游仙诗渐渐把对仙界的喜欢和憧憬深化为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嘲讽。《抱朴子》中记载:

玉屑服之,与水饵之,俱令人不死……令人数数发热……散发洗沐,迎风而行,则不发热也……

魏晋士人多传放浪形骸,苦闷无处排解的士人不再受拘于儒家传统礼教,他们以与传统格格不入的方式,去反叛、逃避这黑暗的世界。食玉正如服食五石散,反映了这一混乱时期人们的复杂心理。或者说,此时期的食玉求仙不再只是单纯想长生不老,而是期望通过食玉享受到成仙之乐,实际上,对于他们而言,所谓“求仙”只是一种精神寄托。明知求仙虚无,又久被神仙欺骗,物质生活窘迫,精神生活单调压抑,在万般无奈之际只好期盼于仙境,可借助虚无缥缈的羽化登仙之想,并不能解脱现实中的痛苦。魏晋文学中士人笔下食玉的运用折射了他们追求生命自由、生命快乐的内心写照。

食玉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但其实质再现了士人对现实世界的体悟、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其终极目标指向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就士人、诗人的个体生命历程来看,在社会政治黑暗的时候,士人身心受到压抑、创伤的情况下,士人易出现超世的倾向,如上文所说通过食玉进入一种超世俗的神仙世界。

三、食玉所見的社会思想

(一)佛道思想的盛行

两汉魏晋南北朝之前,佩玉、祭玉、礼玉等用玉都与儒家密切相关。两汉之后,儒家礼玉制度渐渐衰落。食玉之风兴起,道教之人意识到玉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玉本在各种神话传说中塑造的神秘属性就让人向往,道家更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对于玉的信仰,将之吸附到道教思想中加以宗教解释。与儒家的礼玉用来维护宗法制度不同,道家的用玉重在引导人们看世俗,倡长生,一定程度上来说,道教用玉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用玉。

在道教中,玉是尊贵的象征。道教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神被尊称为“玉皇大帝”,简称“玉帝” 。此外,还将玉郎用作道教仙官的称谓,《金根经》记载:

青宫之内,北殿上有仙阁,格上有学仙簿箓及玄名,年月深浅,金簡玉扎有十万篇,领仙玉郎之典也。⑥

除了仙官之名,道教还以“玉清”作为元始天尊所居之仙境,如陶弘景的《水仙赋》:

迎九玄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⑦

仙人居住之地的表达还有玉洞、玉殿、玉堂等。除了仙人仙境,玉还被道教用于身体的描述。例如人的身体称为“玉都”:

闭塞命门保玉都。(《黄庭内景经·费之章》)

生则食玉,死则葬玉,是道教最盛行的用玉。《汉书·杨王孙传》:

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幣帛,鬲以棺椁,支体络东,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

食玉可长生,他们相信死人含玉可使尸身不腐,灵魂不朽,甚至可以转世或者成仙,为此汉人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玉葬制度。生前食玉,死后含玉、葬玉等,追根究底是为了生。可以想象,在那个时期人们对于生的渴望是多么强烈。

儒家用玉植根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之不同的是,恰逢赶上人们求长生的心理,道家用玉发源于乱世,,这个愿望是世俗的、个人的,而儒家是为政治服务,因此,道家玉文化不能成为玉文化的主流,只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短暂地绚烂。

汉初儒道并重,到后期道家更赢得民心,道家以“自然长生之道”来传教,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两汉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人们忧生惧死,更认识到生命难能可贵,道教得道成仙可得永生的宗旨在此时更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士大夫们的文化理想遭到打击,影响所致,老庄学说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境。稍后的竹林风流人物阮籍、嵇康,更直接以此学说冲击儒家的刑名礼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反映了他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音乐是客观存在的。虽所谈为音乐,但也能看出不再是对儒家学说的认同,而是一个新的颠覆。

《南史·顾欢传》记载:

今之道家所教,唯以长生为宗,不死为主,其练映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蜕,尸解形化,是其托术,验之而竟无睹其然也。

道家倡导长生,他们相信食玉炼丹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因此,道教在当时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在这个时期也得到极大发展。佛教忌讳杀生,对正处于战乱,哀生惧死的人来说,佛教成了他们较好的心灵寄托和归宿。随着佛教的传入,对玉的使用亦受到佛教的影响,出现了与佛教相关的玉器,具备了佛教思想的特质,开始是玉像,玉佛,随后便出现了玉飞天、玉瑞兽等。佛教影响下对玉的使用让人们不安定的心得到了归属。

两汉魏晋时期的食玉,之所以一反先前的儒家用玉是因为儒家的入世思想大多已经不符合当时的人们,百姓哀生恶死,士人放荡不羁,诗人们在战乱中更容易感受到这混乱不堪的战乱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因此产生了对个体生存的强烈追求,由崇儒转向崇道,尚实转向尚虚,通过服食仙药以期达到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飞升成为神仙,推动了佛道思想的传播。

食玉为当时的诗歌作品提供重要的素材和灵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内心深处之诉,亦反映了食玉此行为在此时期盛行时背后的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两汉魏晋南北朝的食玉不可忽视。

注释:

①吕思勉:《武帝求仙秦汉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654页。

②③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20页,第4218页,第4330页。

⑤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页。

⑥⑦赵匡为:《简明宗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6页。

参考文獻:

[1]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胡大雷.文选诗研究[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

[4]逯欽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吕思勉.武帝求仙秦汉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6]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江南.道教与玉文化[J].世界宗教文化,2008,(02).

[8]袁晓聪.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21.

[9]卢亚斐.魏晋服食风尚的文学显现[D].西北师范大学,2005.

[10]肖婷.魏晋南北朝玉文化及诗歌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2.

[11]吕建昌.论历史上的食玉之风.学术月刊[J],2004,(02).

作者简介:

黄菲菲,女,汉族,中国古代文学2020级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长生
手工制作长生花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阿 九
阿 九
越焦头烂额越有商机
明星特困户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养鸡也烦恼
桃花朵朵开
蝎子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