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研究

2022-05-19万哲文

时代商家 2022年14期
关键词:成本管控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万哲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国家經济的发展质量与水平,因此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更能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基于这一背景对国有企业进行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预算管理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一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是一种集体资产,其二是资产规模也要比大部分民营企业大很多。在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进决定着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能站稳脚跟,这也成为国有企业开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一、国有企业加强本管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到各个领域的项目,因此对员工的参与度要求比较高。企业开展成本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对各个类目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详细记账资料和分析台账等。预算管理制度也成为成本管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预算的制定,与此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转变态度,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来,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在进行企业成本管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预测、决策等多个环节,而经过这些环节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存在的弱点,以及优化途径,企业可以根据以上信息探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当国有企业遇到大市场经济环境比往年差或是自身经营中的瓶颈时,高质量的成本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帮助企业防范、抵御这些风险,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减轻不必要的损失。

(三)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国企稳步发展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仍然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效进行成本控制,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对投入产出比的调整,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经营效率,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从而提高国企效率,所以成本管控是提高国企盈利能力的关键,有助于国企稳步发展。

(四)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的产品和性能将不占优势,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不被市场淘汰,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将变得尤为重要。做好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加深外界对企业的认知,通过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另外,这些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也能为其他企业做出范本,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调整管理模式,改变管理手段,促使企业向低耗能、资源优质配置的方向发展。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预算流于表面,起不到成本管控的作用

成本预算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优质的成本预算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了成本预算管理,但是在编制预算时大多缺乏科学的依据,采用的编制方法比较单一,只是财务部门在往期数据上进行增量预算,最终的实现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常常对自己的任务认识不清,影响最终的效果。过程控制的要求不明确,没有办法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指导,使员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化,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也使成本控制体系的落实不容易。其他生产部门更没有共同参与,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仅仅是为了完成报表及数据的任务考核,使得成本预算分析不符合实际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多注重与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没有对事前的预算控制给予重视,从根本上起不到成本控制的作用。

(二)管理层成本管控理念较弱,重视度不够

管理人员对于成本控制的认识程度决定了这一管理措施的落实状况。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管理者并不是国企所有者,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且大部门来自于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业务骨干。在任职期间,管理者为凸显自身业绩,重视表面工作,习惯性的认为国有企业自身归国家所有,自身具有丰厚的资源和市场地位,简单的侧重于扩大投资,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开拓上,但是这样采取的措施缺乏长远目光,使得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只有短期目标,没有长期目标,最终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一线的服务部门,在领导过多强调完成产值和收入实现的日常工作开展中,并不能充分认识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往往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三)人事任用制度不完善,工作流程不优化

国有企业的待遇对于员工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进入国有企业,这也就使得部分人通过关系进行国有企业,但是这也就影响了国有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的任用机制不够完善,在进行人才聘用的时候需要层层上报,使得人才缺口较大的岗位,在短时间内无法引进人才,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工作开展。

工作流程不够优化也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国有企业的工作流程对其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是部分国有企业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流程繁复,不仅延长了工作开展的时间成本,也增强了工作开展的经济成本。

(四)成本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全员参与

企业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需要相应的成本责任制度和考核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应该根据本公司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指定本部门的管理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部门,由部门划分到个人。真正做到以制度为基础,以部门为单位,奖惩分明。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部门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中部门冗余,分工太细化,更存在养“闲人”的情况,内部分工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组织运行成本激增。管理层过多的依赖政府,缺少对员工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到位,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大都流于形式。

国有企业把成本控制的工作局限于部分职能部门,甚至会出现部门员工的思想过于狭隘,对成本控制存在认识偏差,认为企业在内部进行成本控制会使得企业的权利集中,导致一家独大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导致员工对内控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很多员工都没有积极的参与到成本控制中,使得成本控制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控工作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的,简单的将成本核算等同于成本管理,这也就使得成本管理的效果不佳。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与领导对成本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领导没有发动所有部门配合财务部门一起编制行之有效的成本预算,也未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行业发展进程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做出有效调整,致使成本核算流于表面形式,成本管控也无据可依,也进一步限制了内控工作的推进。

三、完善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相应措施

(一)编制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强化成本预算控制体系

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全面预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成本预算工作才能夠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为了能够发挥全面预算的作用,要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进行业务量、业务状况的汇总,组织专项预算编制小组,召开预算编制会议。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并对国内外先进的成本预算指定中学习方法。按照月、季、年对企业的整体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保证各期任务的完成。同时,要加强成本管控各个环节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涉及到产品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成本管理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进行预算控制,应该考虑到每个措施对于整体效果的影响,构建宏观的成本管控体系,重视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的成本预算控制体系,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制度,使其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其次,需要行之有效的成本费用责任考核制度,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成本控制的效果。同时,一旦完成成本预算管控制度,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要严格落实这一制度,从而保证这一制度作用的发挥。在成本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状况、行业的发展趋势等信息,使得最终的编制结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成本预算的编制,不是由某一部分独立完成的,要由财务、采购、生产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各个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建议并进行成本预算的编制,使最终的成本预算能够满足实际情况。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针对超预算的情况,要做好预案,有效应对,改变成本预算工作流于表面的情况,使成本预算在企业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

(二)转变管理层成本管控理念,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理念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受旧观念的影响,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旧的管理模式,使最终的管理效果不佳,这也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最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思想观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保持“主人翁”的态度,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应该以出资人的身份对国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也就是要求国有企业按照国资委设置的任务,科学的制定计划,从而推动成本管理的开展。与此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监督制度,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成本控制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只有让管理人员认识到成本控制与其利益切身相关,其在管理的过程中,才能够加大成本管理的力度,实现成本管理的作用。同时,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学习,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从企业的长袖发展考虑,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动力,使其在工作中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

(三)完善人事任用制度,整合工作流程和组织机构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的时候应该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使真正有才的人能够进入到企业中,并且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还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使同类型的企业能够合并,从而减少岗位的编制。在进行员工招聘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需要,既要做到人岗匹配,又要考虑到人员的稳定性,如果员工稳定性不强就会影响工作的开展,企业在进行招聘的时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个层级的需要合理的制定人才招聘目标,使得招聘的工作人员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与此同时,应该赋予企业一定的人才招聘自主权,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招聘,从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内部流程不合理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成本控制,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重视成本控制的流程优化,在前期重视调研工作的开展,为之后的成本控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构架,从而能够优化业务流程。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强化成本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控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强化成本绩效考核机制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使管理人员掌握正确的管理方向,还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成本控制考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点,对其成本控制的开展水平、效果等进行评价,从而能够调动管理人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引导全体员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员工都能够愿意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并在成本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优化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环境,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实现全员控制,建立一支勇于创新、优秀的成本管控队伍,帮助国企获得更好的成本管控效果。

国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就要重视理念的宣传,只有使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够使他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参与进来,加强相关的要求,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对新技术进行应用,从而能够提升数据信息的利用成效,发挥其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历经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在以往旧体制下的优势逐渐散失,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具备一定的优势,就要从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入手。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能提高国有企业人员素质,从而进一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更能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得国有企业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目前存在的内部控制度不完善、管理层理念较差、缺乏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状况,国企应该重视这一情况,并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成本控制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丽春.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1 (08):135-136.

[2]郑培程.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 (03):148-149.

[3]谢丽红.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 (33):32-33.

[4]褚蕊.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16):12.

[5]杨桂海.做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7 (08):49.

猜你喜欢

成本管控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企业成本管控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讨
浅析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