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课堂精准提问的有效方法

2022-05-19吴红娜

教育界·A 2022年5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摘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其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接受知识并理解知识。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课堂精准提问不仅是提高师生互动效率的有力举措,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及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结合核心素养视域,重点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精准提问的有效方式,提出教师应采取适宜的手段,以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精准提问;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吴红娜(1978.06— ),女,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物理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能强化他们的综合实践水平,对于高中生创新思维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直接限制了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1]。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灵活使用相关的手段,使得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更加理想。

一、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为当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核心便是在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保证其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人格。在高中教育工作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观念应该渗透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深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进程中,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具有现实意义。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多重抉择,如果未能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高中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到位,满足高中生的成长需要。

二、高中物理课堂精准提问的意义

(一)精准提问可获取教学反馈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精准提问属于重要的环节,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让教师获取教学反馈。在精准提问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接收到反馈信息。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这种方式更具准确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此优化或改变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二)精准提问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在高中课堂上,部分学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未能及时进行干预,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对于他们后续的复习和知识的巩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精准提问,教师能够凭借具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力思考答案,由此掌握解题的技巧,学会正确处理相关问题。可见,精准提问对于吸引注意力、巩固学习成果、改善学习状态等有着较大的帮助,属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三、高中物理课堂精准提问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准提问的环节应有明确的目的,以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轻松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对每一个问题都精心设计,选择好问题的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还要明确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通过新旧知识的合理衔接,促使提问更具针对性,避免出现随意提问和盲目提问的情况。

(一)因势利导

启发性属于精准提问的灵魂所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重视思维的启发方式,对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的回答具有针对性。精准提问应该重视问题的启发性,避免蹩脚的提问。只有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才能让学生精准回答,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促使其能力稳步提高。

(二)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中的精准提问具有针对性,但是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尤其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更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让其明确自身的问题,使其积极改正不足之处。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在教師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此时教师应做好思想准备,按照随机应变的原则,让预设和生成相互结合。

(三)科学评价

教师要重视科学合理的评价,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激励,由此发挥精准提问的作用。在精准提问环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是面对学生的灵活思维,教师应该客观地评价,尽可能地给予赞美、鼓励和肯定,通过积极的言语,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可和理解,即便学生的回答存在不当之处,也需理性点拨,不可盲目地对学生予以否定。

(四)面向全体

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十分抽象,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讲解,将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效,甚至可能会因为不同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不同,导致集体的学习成效降低。因此在进行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重视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精准提问是针对特定问题的提问,但当面对的主体是全体学生时,教师就应该让问题更具吸引力,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依照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合理地设计问题,确保学生可以稳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课堂精准提问的有效方法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精准提问体现出现实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均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属于新课改背景下的一项关键任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采用正确的方法、采取适宜的手段推动精准提问,确保其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一)新课教学环节的精准提问

精准提问通过设置巧妙的问题,使得新旧知识有效串联在一起,保证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巩固旧知识,以此收获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并考虑到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让生活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此类设置问题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让他们学会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做到学以致用。此外,教师可以使用相对灵活的方法,找到提问的切入点,确保提问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让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速度和加速度》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小球从斜面上滚落的原理,当滚动距离增大的时候,小球的速度也会随之增大[2]。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教师还需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分析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使其强化实践水平。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合理性,避免问题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二)试题训练环节的精准提问

试题训练属于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试题的训练,另一方面是课后试题的训练。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训练,都能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及答题准确度。物理试题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解题经验更加丰富,同时还能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将物理试题训练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创设出多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并使学生在解题时真正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保证其全面细致地掌握试题的已知条件,达到强化物理转化思维及发散思维的目的。提问与试题训练的联系至关重要,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合理的定位,更有针对性地设置试题,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思考,构建起物理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斜面上的物体是否会滑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帮助,能够让学生探索多种思考途径,还能使其正确地辨别摩擦力的规律及具体的理论[3]。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逆向思考能力得以提升,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变相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地引入,不能盲目地串联知识点,否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三)实验探究环节的精准提问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验教学和精准提问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实验的过程对学生有着十足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将实验探究教学和问题教学结合起来,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设置多样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觉寻找问题的突破口,鼓励他们总结物理规律和相关知识点,促使精准提问和实验探究的结合意义显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得到提升。同时,教师也要保证学生及时完成实验,这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基本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相关工作时,还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此强化学生的自主实践技能,引导他们通过探索和分析掌握物理知识的原理,在相互讨论和互帮互助中,共同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弹力》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弹簧和尺子,让学生了解常见形变以及物体的弹性[4]。在实验的阶段,教师可以顺势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让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很多学生会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以往实验的经验,总结此次实验中的相关要点,这样便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能使他们更好地串联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对相应物件进行分析,了解压弹簧和拉弹簧时弹簧发生的具体变化,或者是用力掰弯尺子,让学生在分析物体形状变化的时候,认识到弹力相关的概念。经过具体的实验过程,学生对相关的物理概念进行了认知和总结,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物理教学的成果更加显著。

(四)实践训练中的精准提问

传统教学中高中物理实践训练较少,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物理实践训练。实践训练除了可以强化学生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多种主题活动,融入丰富多样的实践内容,将现实生活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使高中生可以灵活运用相应的实践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该关注相关实践的设置,关注实践与精准提问的密切结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明确物理学科核心标准[5]。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训练水平的差异,进行精准提問的时候,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的个体状况,控制好提问的层次,依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平抛运动》时,教师应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地探索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领悟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的技巧。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将粉笔头水平抛出,让学生思考粉笔头的运动是否为平抛运动,还可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列举出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通过巧妙的提问,让学生理解生活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教师也可准备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在合适的位置将水水平喷出,让学生思考水柱的运动是否为平抛运动,思考水柱向下流时体现出的曲线运动规律,鼓励学生概述平抛运动的基本条件。整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能够真正了解相关知识点,也能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核心素养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正视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采取适宜的手段加以弥补和改善,让精准提问真正作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全过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需要灵活使用科学手段,应该在物理教学的试题训练、实验探究和物理实践等环节落实精准提问,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金明,张萍.面向核心素养与能力的物理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以“重力势能”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21(06):27-30.

[2]黄多智,肖佩瑶.摩擦有不同,滚动滑动要小心:以贵阳市四校2021届第3次联考理综第25题为例[J].物理教师,2021(06):82-84.

[3]周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问题解决模型的教学实践:以“力的合成”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21(06):6-9.

[4]党强强.基于物理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水平级”教学实践研究与思考:以“库仑定律”教学设计为例[J].物理教师,2018(07):13-15+18.

[5]卓春蕊,杨光敏,陈红君.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以“反冲运动火箭”为例[J].科技资讯,2017(19):174-175.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