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研究生专业社会化?
——《高等教育及早期职业中的社会化:理论、研究和应用》(英文版)评述
2022-05-18邵剑耀
邵剑耀
(江南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等、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等先后基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符号互动论视角对医学生社会化问题展开了论述,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著作(1)默顿等人的著作为《学生—医师:医学教育社会学的入门研究》(The Student-physician:Introductory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Medical Education)(作者:Robert K. Merton, George G. Reader和Patricia L. Kendall。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时间:1957年。语言:英语。),贝克尔等人的著作为《白人男孩:医学院的学生文化》(Boys in White: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作者:Howard S. Becker, Blanche Geer, Everett C. Hughes 和 Anselm L. Strauss。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时间:1961年。语言:英语。)。,旨在为医学生学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以默顿等人和以贝克尔等人为代表的基于不同视角作出的两种解释为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借鉴,这些解释逐渐受到高等教育领域其他学者的关注,其分析对象不断扩大并从医学生转向其他大学生群体。21世纪初期,美国匹兹堡大学约翰·魏德曼(John Weidman)教授及其博士生对已有关于大学生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总结,出版了报告《研究生和高等教育领域专业学生的社会化:危险的通道?》(SocializationofGraduateandProfessionalStudentsinHigherEducation:APerilousPassage?)。魏德曼等人借鉴了“成人社会化”“角色获得”“职业发展”等相关研究成果,扩充并丰富了专业社会化理论内涵,并将其应用范围扩展至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教育领域,在对研究生培养特点以及培养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适用于研究生整体(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的专业社会化分析框架[1]。
2020年,魏德曼和其同事琳达·迪安杰洛(Linda DeAngelo)围绕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又做了一次系统性总结工作,由两人担任编辑,联合该领域其他学者撰写了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相关高质量论文,集结出版了论文集《高等教育及早期职业中的社会化:理论、研究和应用》(SocializationinHigherEducationandtheEarlyCareer: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2)出版社是Switzerland的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出版时间2020年,主编是约翰·魏德曼(John C. Weidman)和琳达·迪安杰洛(Linda DeAngelo),语言:英语。。
该书主要关注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社会化过程及其在个体学位完成、职业选择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学者基于魏德曼等所提出的专业社会化理论而展开的验证性(以实证分析为主)或创造性(以理论分析为主)研究成果进行汇集,将立论丰富、观点新颖、方法前沿的学术内容呈现出来,反映了当前专业社会化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全书共计十七章,每章由不同学者负责撰写,按内容可将其分为专业社会化概念阐释、专业社会化研究新视角和专业社会化研究模型三大部分。
一、专业社会化概念阐释
“社会化”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概念,其经典的解释为“人们获得成为或融入某一社会组织、团体有效成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性情(dispositions)的过程。[2]”“专业”通常指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人员通常需要花费特定的时间进行具有一定难度的特定训练,以掌握特定的知识与技能,习得特定的符号与标志,借此与一般职业人员区分开来[3]。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专业社会化可看作是其通过内化专业领域的行为规范和标准,提升专业认同和承诺并最终实现局外人(outsider)到局内人(insider)的转变过程[4]。具体而言,这是一个涉及(知识)获取、投入、参与等环节的复杂过程,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所处专业领域或学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标准、新规范、新观念、新技能等,还需要将其吸收内化为专业认同等的一部分[5]。
与其他学生发展理论或成长模型类似,专业社会化的理论阐释也是围绕“输入—环境—结果”这一模式展开。“输入”即新生入学。魏德曼认为个体入学前的学术背景和身份(家庭)背景会影响其社会化过程。对于本科生而言,学术背景即大学前教育经历,对于研究生而言,学术背景主要指本科就读经历。“环境”即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既包括制度性因素如学术课程、学术会议等,也包括物质性因素如图书资源、实验设备等,还包括情感性因素如导生关系、生生关系等,这些因素是研究生成功实现专业社会化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往往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最简单的程序划分即按照学期或学年将学生分成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上述因素对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专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性。“结果”即输出——毕业。一般而言,专业社会化结果由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构成,认知维度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情感维度主要包括专业认同、专业承诺以及道德实践。
不过,部分学者指出道德应是专业社会化结果的第三个维度,与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并列。书中《理解中国研究生社会化:一个理论框架》一章由清华大学郭菲、上海师范大学张华峰等学者撰写,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等文本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博士生教育特点:(1)研究方法和学科知识是我国合格研究人员的两大关键基础;(2)培养过程非常重视创新研究和研究成果产出(如学术发表等);(3)一个合格的新手学者需要具备进行学术研究和遵循学术规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高度的科研精神和坚定的科研承诺;(4)研究生教育强调学术道德,既包括与学术研究工作相关的伦理,也包括社会重视的伦理。综合来讲,我国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结果包括四个方面,即学科知识(基础理论和特定领域的知识等)、研究和可迁移技能(学术能力和通用能力等)、学术气质(科学精神和学术兴趣等)和道德(学术道德和社会美德等)[6]。其中,学科知识、研究和可迁移技能属于认知范畴,学术气质属于情感范畴,而道德是我国研究生专业社会化问题研究中需考虑的又一维度。郭菲等人的研究将魏德曼的专业社会化理论进行了中国化处理,为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专业社会化研究新视角
一方面,书中内容拓展了专业社会化理论的应用范围,即分析主题由在读学生的学业成长与专业发展问题转向了个体早期职业生涯相关问题,不仅关注大学就读中的社会化过程对学生顺利完成学术课程、达到毕业要求的影响,还关注个体在成为新一代专业或学术从业者时入职前的社会化过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加之学术劳动力市场的日渐饱和,学术型博士生就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获取高校教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等已不再是学术型博士毕业生的唯一追求。书中指出,2015年在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学术型博士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学术界,换言之,有超过一半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从事非学术职业如去政府(7.1%)、工业或商业(32.4%)、非营利组织(6.1%)、中小学教育机构(5.8%)等部门求职[7]。部分学者将离开学术领域的学术型博士毕业生群体作为分析对象,借鉴并拓展了魏德曼等人的专业社会化理论,建构出“博士生职业路径社会化模型”。该模型指出,受到家庭状况和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的影响,在专业社会化这段旅程中的任何阶段,学生都有可能会选择非学术性职业道路[8]。另一部分学者则分析了专业型博士生(教育博士)社会化问题。卡耐基教育博士学位项目(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 CPED)汇集了学术界和实践界为专业实践者设计的高质量且有效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这些模式下的博士课程不以提供对实践的理论理解为目标,而是旨在将理论和探究技能应用于实践即解决当地环境中的紧迫问题。这部分学者基于魏德曼等人的专业社会化理论,结合CPED影响下的教育博士项目开展现状,设计出以实践为中心兼顾学术研究的专业型博士生培养模式[9],以期促进学生专业化和社会化,帮助学生成为兼具学术气质的实践者,即学术实践者(Scholarly Practitioners)。
另一方面,书中内容扩展了专业社会化研究学术视野,同时亦细化了专业社会化研究方向。在“输入”即身份(家庭)背景方面,有学者关注了博士生教育中少数族裔代表性不足(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URM)问题,其基于魏德曼等人的研究生社会化框架,重点分析了黑人学生在课程研究活动参与中的互动、整合和学习行为,提出了拓展研究生社会化框架的建议,即将学生在研究生就读期间遭遇的种族化经历(racialized experiences)考虑进来,并给出了促进少数族裔学生成功实现专业社会化的策略[10]。亦有学者关注了父母高等教育参与对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将父母(家庭)因素限制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做法不同[11],书中《无线捆绑:与父母保持沟通如何影响大学适应和融合》一章将父母视为学生大学就读过程中的重要他人,指出了亲子互动即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对其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在“环境”即就读过程方面,部分学者围绕“专业社会化研究的国际视野”展开,对部分国家如德国、中国、美国等博士生教育项目以及国际留学生的专业社会化问题展开了论述,而部分学者围绕“研究生专业社会化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展开,以STEM领域研究生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博士生跨学科项目所面临的挑战[12],重点分析了跨学科文化如何塑造学生的(知识)获取、投入和参与行为以及持有跨学科博士学位的学者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等问题。
三、专业社会化研究模型
书中以实证分析为主的各章均给出了适用于相应研究的专业社会化模型,但都是从微观层面如针对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学科或专业学生群体而进行建构的。为了使研究成果具有推广性,魏德曼等人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回顾,在最后一章给出了经过修订的更全面、更包容的学生社会化模型(如图1所示),用以解释学生大学就读期间和毕业后职业生涯早期的复杂社会化过程。
图1 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社会化概念图
从横向来看,该模型涵盖了新生入学到毕业、再到职业生涯早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的入学特征包括种族/民族、性别、国籍、学术准备、能力、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也会通过影响大学就读经历间接作用于社会化进程。高等教育机构位于三个椭圆相交的中心,这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历史和文化”是对高等教育机构中的规范性内容和情感性内容的高度精炼,告诫读者注重专业社会化研究的院校差异性,即国别差异、类型差异、规模差异、学术文化差异等。值得注意的是,同伴和教师被视为个体专业社会化的主要推动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综合来讲,院校“历史与文化”、社会化过程(互动、整合和学习)以及社会化核心要素(知识获取、卷入和参与、投入)构成了研究生社会化经验核心,学生通过人际互动、活动参与等方式逐渐内化所学专业文化,最终实现专业社会化[13]。结果维度是“职业/生命周期发展”。在就读期间,个体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专业道德得到了发展,并反映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以及非职业性质的个人取向如价值观上,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学生毕业后的人生轨迹[14]。
从纵向来看,该模型给出了两组与高等教育机构相关但主要发生在高等教育机构外部(通常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权限之外)的影响因素。专业共同体包括专业协会、职业团队(实践者)等,通过颁布专业实践标准等对高等教育机构产生影响。个人共同体包括家庭、朋友等,是个体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继续与其保持联系的重要他人。
模型中的椭圆以虚线表示,说明各因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椭圆下方文字是对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模型的进一步解释。交互阶段代表着个体从学位课程开始到结束,再到职业生涯早期的时间顺序,由预期社会化阶段、正式社会化阶段、非正式社会化阶段和个人社会化阶段构成,主要用于描述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过程。这些阶段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阶段出现及交替的时间先后因人而异。为了以更全面的方式将学生社会化过程与框架中的其他因素联系起来,图中增加了资源维度,包括学术资源和个人资源。学术资源即前面所述的“输入—环境—结果”结构,便于读者对社会化复杂过程的理解。个人资源包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惯习三部分,将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关于“教育如何通过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支出转化为有形经济成果”的相关论述进行了融合。文化资本主要指学生入学前所携带的资源即通过家庭社会化和教育准备、证书积累等而形成的资源。社会资本主要指个体在高等教育机构内部和外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惯习主要指学生(毕业生)在其整个职业/生命周期发展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倾向和取向。不过,与布尔迪厄所指的“一种由社会结构决定并抵抗修改的静态结构”不同的是,此处的惯习是一种能够通过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而发生改变的动态结构[15]。
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运用社会化理论分析学生大学就读经历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围绕研究生专业发展与学位完成等现实问题展开了大量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生社会化理论体系[16]。《研究生和高等教育领域专业学生的社会化:危险的通道?》是魏德曼等人对21世纪以前关于大学生学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相关研究的系统综述。此报告提出了适用于研究生整体的专业社会化分析框架,为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21世纪以来,愈来愈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研究生专业社会化问题,相关研究日渐增多,专业社会化理论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魏德曼等人的专业社会化分析框架也因此得到了扩展。此书是对近20年来专业社会化相关研究的整合,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丰富、详实,既有基于文献资料展开的理论性论述,又有基于调查数据展开的实证性分析,观点新颖,方法前沿,学术性极强。此书最后建构了适用范围更广的“扩展版”专业社会化分析框架,将近年来不同学者的观点巧妙地融入“旧模型”中,为以人才培养为关键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