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我国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理性思考*
——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视角

2022-02-26

高校社科动态 2022年2期
关键词:服务发展

李 宏

(东莞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融合点,被誉为“社会的轴心”,对促进社会经济进步、提高科技水平和增强国民文化素养至关重要。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理性是人类进行判断、分析、综合的内在要求,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新时代实现我国高校内涵式新发展、全面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其中,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直接影响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全面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效能,这既是满足社会发展的时代应然,也是高校发展的实践必然。

(一)高校社会服务的知识图式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高校社会服务的核心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延续与拓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源于人们对知识的孜孜追求,而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源于自身的认知兴趣。德国哲学家尤恩·哈贝马斯把认知兴趣分为技术的知趣、实践的知趣和解放的知趣[1]。

其一,技术知趣意指人们试图通过技术的进步,提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摆脱自然界对人的羁绊、束缚。正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提升人对客观世界的掌控力。技术知趣更凸显技术进步对人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意义上说,技术知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理性。高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追求知识、创造知识是高校的内在使命,它肩负人类文明传承的重任。

其二,实践知趣意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指向。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实践成为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最直接体现。当然,实践的目的不是为了人对自然的绝对支配和肆意掠夺,而是人们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实践知趣既作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作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自然—实践—人类社会的关联,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理解,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理解。高校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的特殊作用,即人们在不断实践互动过程中形成知识创造和价值共识。

其三,解放知趣意指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化解的超然状态,摆脱了外在对象化对人的束缚,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哈贝马斯曾说:“当技术的认识兴趣和实践的认识兴趣深深地扎根于行为结构与经验结构之中,即与社会系统的构成联系在一起时,解放性的认识兴趣则具有推论出来的性质。”[2]解放知趣是人本身发展到更高层级的一种呈现,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新实践认识的认知飞跃。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既要使自身成为认知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也要使自身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载体;要以“建设者”的角色服务社会,更要以“探索者”的角色引领社会。可以说,解放知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知趣和实践知趣,但它又高于技术知趣和实践知趣。当然,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体现自身功能,而真正发挥高校作用,唯有通过社会服务才能实现其价值。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 蒙特鲍曼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为重要。在哈贝马斯那里,教育的本质就是使自我和社会发展更加理性。他认为,高校应该成为人发展的“加油站”“快乐屋”,人们能够在高校得到“升级”,以不断提升人的能力和心智。事实上,高校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样服务社会。

(二)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彰显

新时代赋予高校新内涵和新使命,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高校使命与社会需要的“适应”关系包括“受其制约”和“为之服务”两个方面。具体而言,一方面是高校发展受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无法脱离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另一方面高校发展要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高校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地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提升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效能。

其一,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推动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新时代赋能高校新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人们对高校直接以其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力量和市场机制良性联动,一方面市场机制能够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服务于高校技术创新,把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直接与高校发展相衔接;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通过直接的技术合作、转让、服务,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其二,直接服务社会是满足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第一动力,高校发展要向改革要红利。全面推动深化改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现代化新征程,这需要全方位提升高校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及社会服务的效能。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是其服务社会发展的前提,新时代高校不论办学规模、效益、质量、管理方式,还是办学经费、师资、设备等办学资源配置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高校改革驱动与社会发展应该是同心同向。高校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敢于打破固有束缚、向社会开放,避免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脱离社会需要,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紧密结合。促进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有效促进高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必由之路。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第一使命,而高校在服务社会发展、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使高校在人才培养阶段就能最大程度地参加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其三,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高校扩大社会服务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实际上是一场知识价值的革命,它确立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的主体,知识经济与高校发展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知识经济离不开高校的有力支撑,高校的发展也受益于新经济的发展,以实现高校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双重”改革。知识经济拓展了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内涵,把知识的传播、生产与应用直接纳入到社会生产、生活范畴。这也印证了高校社会服务的本质,高校社会服务在本质上就是知识的应用。教育就是生产力,高校是生产部门。应用知识服务社会以创造更大价值,高校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引擎。

二、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实践诉求

新时代推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既要体现高校对社会直接的“硬服务”,更要彰显高校对社会直接的“软服务”。不断提升高校的直接性社会服务效能,不但要继续深入开展高等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效运行机制,还要从经济、社会的总体上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3]一般而言,高校与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互动与合作,既体现在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与经济、社会、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又体现在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离不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

(一)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力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是高校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理论传入我国,我国高校走上了探索发展之路。而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校直接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国家通过营造科技转化的良好氛围,健全高校科技转化的制度举措,科学有序地整合科研部门,积极探索市场化转移、转化机制,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机制,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机制、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高校、企业的人才双向流动,极大地激发高校成果转移与转化的效率。目前,高校要通过整合校内外“官、产、学、研、用”等资源,逐渐成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的载体,承担“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功能[4]。改革不停止、开放不止步,市场导向是高校科技转化的生命源泉,完善高校科研资金筹措、市场对接和技术保障,构筑科技成果市场化运营生态体系。

(二)提升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支撑力

高校作为社会的核心引擎,需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积极促进科研院所和社会企业加强创新合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及服务体系,提升高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撑能力。其一,创新高校服务社会模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提升高校社会的整体能力,需要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相结合的新型合作模式,突出产学研的政府引导能力和企业主体运用能力,形成多方发展合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加强对精准扶贫战略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农业类高校建立综合示范试验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在发展生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其二,充分发挥特色院校的优势。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与优势,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能力。例如,利用医学院校医学研究与临床诊疗相结合的优势,加强应对重大慢性疾病、老龄化、健康服务、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领域的科研投入,为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三)拓展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执行力

应对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培育的发展要求,推动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其一,高校探索新型创业服务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推动高校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空间和虚拟式创新社区,依托大学科技园区培育成熟的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空间、社交空间和共享空间,加强政府、企业、高校对创新创业空间的支持力度。其二,高校构建资源整合体系。高校通过逐步开放既有科技、基础设施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辅导和职业继续教育。同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攻关团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此外,探索“一校一策”模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切实解决学生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提升学生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成果转化的能力。

三、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

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高校服务社会发展关键在于把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要素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能力,切实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社会服务仍处在浅层次的理念与实践上,既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又面临服务效能不高的困境。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社会服务多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及简单化,社会服务大多缺乏实质性的服务内容。

(一)高校直接社会服务的价值理性式微

改革发展,理念先行。理论是对现实的关照,也是对现实的指引。高校要在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培养高级专业化人才、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高校的使命源自于对真理的追求和未来的探索,高校“以科学为其直接任务的大学的真正活动,在于它丰富的精神生活,大学借助有秩序的分工合作从事科学研究,追求绝对的真理。”[5]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是社会发展到特定时代的产物,“高校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在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6]因此,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归根到底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实现高校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高校秉持怎样的发展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怎样的社会服务理念。

培育时代新人、探求科学真理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人民的心声。高校被社会寄予更高期望,而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检验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试金石。事实上,大多数高校将社会服务的方式简单化、碎片化,尚未形成系统的、可持续的服务发展模式。例如,有些高校片面地将科技成果转化等同于校企共建,仅仅作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实习就业的途径。校企共建这种模式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多数高校更注重学校内部的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两大传统职能,对高校直接社会服务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忽视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自身的影响。

(二)高校直接社会服务的工具理性错位

高校是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关键部门,也是把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枢纽。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着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劳动者、劳动工作作为生产力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二者都与高校发展密不可分。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发展共同体,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发展共同体;培养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探求提升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其一,人才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专业化的素养,也要有基本的任务素养,不能机械化地培育没有灵魂、没有知趣的工具人,而是要培育既能干事创业、又关怀民族复兴大计的爱国者;其二,高校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政府、企业与高校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整体合力。但这种产学研实践不是简单的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而是参与的多方共同发力、形成最大合力,否则往往出现“小马拉大车”式的困境。

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生命的延续,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企业寻求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产品的强大功能属性,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发展;政府需要形成产业体系,提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及产业发展链融合存在鸿沟。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更多处于各类奖项申报、学术评价、成果鉴定等相对务虚环节;企业更注重眼前利益,很少投资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领域;政府注重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形成综合公共服务体系,缺乏成熟、高效、规范的转化平台,亟待健全的产学研政策体系[7]。

高校直接社会服务面临的困境根源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割裂。一方面,高校社会服务离不开工具理性指引,因为工具理性能够最大化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效率,并把人才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直接转为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声誉和对科学研究的反哺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最高理想是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价值理性能够为高校提供正确的理念指引,强调高校对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及办学水平的不懈追求。新时代发挥高校直接社会服务的作用,既要基于工具理性的实践属性,也要立足于价值理性的指引属性,把高校直接社会服务寓于两种理性之中。

四、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追寻

现代经济本质上就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一场知识价值的革命,它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应用和消费为核心。现代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知识经济促使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主要依赖知识的投入,使知识本身日渐产业化。[8]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重要载体,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推动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要以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效能为依据,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坚持政治导向,服务党和国家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9]新时代我国高校发展必须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选择、唯一选择。当然,理性主义不等于功利主义,因为功利主义指认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皆可被度量。约翰·穆勒在《功利主义》一书中提到:“我们在评估其他各种事物时,质量与数量都是考虑的因素”。[10]功利主义的鼻祖边沁认为,任何事物的价值都可用“快乐”来衡量。在某种程度上,高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产物,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体的,高校的发展也必然是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需要更为迫切,但高校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之本,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成果是应该由全人类共同享受的,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是由其特殊的出身背景、成长环境决定的。任何时候,我们必须要回答“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通过充分了解和综合分析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培育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把握好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坚持市场导向,服务企业新发展需要

企业是市场的最重要的主体,通过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高校直接服务企业的能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2]。可以说,民营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发展亟待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

技术合作企业是高校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需要智力支持以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高校各类学科专业的专家可在这一广阔的领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高校通过为科研人员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搭建平台,能够促进他们与企业的合作、互动。高校与企业要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或协议,形成合作项目,企业提出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或提出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的需求,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予以解决,通过提供技术服务,高校取得研究经费,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技术合作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也让高校实现了智力成果的转化,更有利于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坚持发展导向,服务整个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是现代国家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服务社会发展是高校的职能使然,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明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进步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高校的重要职能就是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高校服务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为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三个方面。

首先,高校为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高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及公众建立联系与合作关系,坚持社会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准确及时掌握政府、企业及公众需求,充分利用高校专家学者及学生人才资源,主动开展战略决策、发展规划、民意调查等专业化服务,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加快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是市场最重要的主体,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要面对市场、面对企业,把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构建起政府、企业及高校高效联动的协同机制,坚持以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为原则,发挥政府引导、高校服务、企业利用的互补优势,实现共赢、多赢的良好局面。[13]

猜你喜欢

服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