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八大支柱推行方式研究与改进
2022-05-18韦庆满孙凤芹
韦庆满,孙凤芹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00)
1 概述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写,中文译为全员生产维护(全员生产保全),它是一种设备管理的理念和方法。TPM的主要内容是两大基石和八大支柱。其中,八大支柱是落实TPM理念的有效途径,包括个别改善、自主保全、专业保全、教育培训、初期管理、品质保全、业务改善、环境安全。
(1)个别改善:要求要有改善的思维,通过改善某一方面的缺陷或问题,便可实现大的进步,就像木桶效应一样,补齐那块短板,便可实现较大的改变。
(2)自主保全:指的是操作人员在设备专业人员的指导、培训、管理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定的设备维护保养活动。操作人员是设备的主人,自主保全就是号召操作人员要有主人翁意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爱护好、维护好设备。
(3)专业保全:设备专业人员凭借专业的技能,利用专业的工具,开展系统性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主体是设备专业的人员。
(4)教育培训:以多种形式,开展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等多维度的培训活动。
(5)初期管理:在设备正式投产之前的系列管理活动,包括设计选型、生产制造、安装调试、试生产等。
(6)品质保全:突出设备管理是为了保障、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重点体现在设备功能精度的管理。
(7)业务改善:就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各业务流程的效率,提升职能辅助部门的服务水平。包括理顺、优化管理的流程,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服务等活动。
(8)环境安全:是指围绕创造安全、绿色、和谐、可持续的人机工作环境所进行的改善活动。
2 现状分析
TPM源自日本,在我国国内推行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推行效果不佳,就八大支柱而言,分析原因如下:
(1)所涉及名词概念,对于普通职工来说比较新颖,因而会觉得是脱离本职工作,额外的工作内容,抵触情绪较大,所以在推进过程中,很容易与原有的设备管理工作行成两张皮的现象,耗费了职工的精力,一旦不及时改正,便会进入恶性循环,不利于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
(2)TPM八大支柱的落地要依靠公司的专业归口管理部门,但是TPM机构的设置、八大支柱的内容等不能与公司专业归口管理部门业务相对应,发生“多头管理”的现象,不便于开展工作。
(3)推行TPM的企业大多数都围绕个别改善、自主保全等支柱开展,对于维护设备的主力军——专业保全却涉及不多,专业程度不深,导致大家对TPM的认知仅停留在设备清扫这一基础保养的层面,更有甚者,将TPM干成了打扫卫生,严重偏离TPM的本质。
3 改进措施研究
根据上述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干好TPM的前提,是要让职工知道TPM不是额外新增的工作,而就是本职工作,而且通过TPM相关措施手段,可以有助于本职工作的提升,统一思想之后,便可水到渠成。
根据八大支柱的具体内容,再结合实际专业管理工作,将TPM八大支柱进行整合,按照执行人员的不同,可分为3个模块:一是以设备操作人员为主体的执行人员的自主维护;二是以设备专业人员为主体的执行人员的专业维护;三是以职能服务人员为主体的执行人员的职能服务,“三大模块”与“八大支柱”的对应关系如下:
(1)自主维护:自主保全、个别改善、教育培训、环境安全。
(2)专业维护:计划保全、个别改善、教育培训、初期管理、品质保全、环境安全。
(3)职能服务:业务改善、教育培训。
3.1 自主维护
自主维护是TPM管理的基础模块,指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监督下,自行对设备实施日常基础性管理和维护,从而实现并维持设备的最佳状态。
日常点检,是设备操作人员履行自主维护职责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根据操作岗位的特点,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点检标准。一般来讲,日常点检主要是依靠五感点检来实现。按照“五定”要求,制定日常点检标准。“五定”指的是:定点:制定需要点检的设备部位;定法:点检设备时使用的方法;定标:明确设备处于哪种状态下,被认定是正常;定周期:多长时间对设备点检1次;定人:确定该点检项目的直接责任人。举例如表1。
表1 日常点检标准
除了日常点检,一些突发故障的处理也是操作人员必备的设备维护技能。设备发生故障后,如果操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标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这就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设备专业技能。由操作人员具体处理哪些故障,要根据实际故障问题的排查处理难度而定,尽可能的是一些专业程度不深,作业难度低等特点的故障。此外,虽然专业人员一般不在故障现场,但生产操作人员也要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报告相关专业人员,并同时采取排查处理措施。
3.2 专业维护
专业维护:是TPM管理的核心模块,以设备体系人员为主体,以专业问题为导向,健全专业管理体系,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提升专业技能,保证设备功能,提高设备精度,优化设备结构与设计,服务产品工艺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安全水平,最终建成一种预防、改善型设备管理体系。当前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主要是以点检定修制为主要维修策略,同时,对于特殊的区域或设备,会结合其特点,采取赛车式维修、事后维修、改善维修等多种维修方式。
专业维护模块主要以“四大标准”为基础,从点检、检修、物料、状态4个维度开展管理工作。“四大标准”为维修技术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是设备专业人员开展设备工作的基础标准文件,其中维修技术标准是制定其他三类标准的基础。下面从点检管理、检修管理、物料管理、状态管理4个维度进行阐述分析。
(1)点检管理:利用五感或者仪器、工具,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分为日常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三级。上文提到的生产人员日常点检即为点检管理的第一级。点检标准是点检作业的前提,所以要确保点检标准的全面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在点检标准的基础上,将点检作业流程、路线、工具等标准化,从而实现整个点检作业的标准化。
(2)检修管理:包括检修模型设计、检修计划制定、维修标准制定、检修过程管控、检修后评价等。以维修作业标准为基础,通过规范检修过程各环节,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进度。检修人员是检修工作的关键组成因素,所以在推进检修水平提升的工作中,要针对检修人员制定技能素养提升的专项方案。此外,对于加油检修项目,以给油脂标准为基础进行作业。
(3)物料管理:主要涉及物料的采购计划、消耗、库存,通过一系列手段促进“三金”平衡,使物料管理费用处于合理的范围。此外,通过6S手段做好物料库房管理,有助于提高“三金”管理水平。
(4)状态管理:重点围绕设备故障管理,与点检、检修、物料管理相呼应,采取专题项目攻关、技术创新等多种形式,落实PDCA闭环管理,降低设备故障,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
此外,除了系统性的推进4个维度以外,还要将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功能精度管理作为专项进行推进。部分设备专业人员认为保证设备能够运行,便是设备管理维护到位了,没有过多的去考虑产品工艺的要求,而且有时候设备的部分功能精度有问题不一定影响设备的运行,因此设备专业人员对设备功能精度管理的关心程度不深,影响产品工艺水平提升工作的推进效率。所以要提高设备专业人员服务产品工艺的意识,要按照点检、检修、物料、状态4个维度,落实设备功能精度的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3.3 职能服务
职能服务是TPM管理的催化剂,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意识的建立,即要求职能管理人员要具备“改善”的管理思维,即工作之中要具有“优化管理方法,加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效率”的思维方式,形成完善、服务、高效型设备管理体系。下面针对此类情况,举几个事例说明:
(1)在职能业务流程中,物料采购周期是一线设备维护人员切实关注的因素,采购周期越长,无论是从设备管理维护难度方面,还是物料库存方面,都会给一线设备维护工作带来困扰,所以说,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需要采购专业人员提高服务意识,从一线设备维护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善采购流程,提升各流程办事效率。
(2)部分生产工艺人员对于设备认知不足,认为设备就必须无条件服从生产工艺,想要怎样生产,设备就必须满足相关要求,不尊重设备的客观实际,这就要求生产工艺专业人员要正确看待设备能力,转变思维方式,不可超设备极限进行生产作业安排,同时也要为设备管理提供必要支撑。
(3)生产计划安排对检修安排具有重大影响,检修安排根据检修模型和生产计划等因素综合制定,检修工作需要提前准备,一旦生产计划变动,检修的准备工作要重新再做1次,降低检修全流程效率,同时降低检修人员工作效率,影响检修效率、检修质量、检修安全等。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3个模块之间的关系:联系紧密、互有交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如图1)。通过建立起3个模块,我们在推行TPM时,便可准确找到对应的3类角色,对号入座,在此基础上开展TPM活动,便能够充分融入设备管理架构,结合专业管理职能,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避免推诿扯皮,有的放矢,大大提高TPM推行效果,真正实现通过TPM活动,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图1 3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所以,任何单位在推行TPM过程中,不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要结合本单位的特点,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方可提高TPM推行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做到全员生产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