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桂岭镇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调查*
2022-05-18鲁楷云汪常明
鲁楷云,汪常明
(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
0 引言
广西是中国陶器的发源地之一,有“万年桂陶”之称,其中位于广西北部的桂林市是重要的陶器发源地,庙岩、甑皮岩、大岩等地都有史前陶器出土。除此之外,广西中部有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和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南部有钦州红泥岭、上洋角、独料、马敬坡等遗址也有出土陶器。[1]如今还传世的传统陶瓷技艺中,钦州[2]、浦北[3]、靖西[4]等地还保留着较完整的传统陶瓷工艺。
在广西东北角的贺州市桂岭镇兴德村(以下简称兴德村),还有极少数人传承着源自史前的传统制陶技艺——泥条盘筑法与泥片模制法。它以无需轮盘、全靠匠人手工拿捏为特点,如今在其他地区已经不多见,具有极强的研究与保护价值。贺州市与广东、湖南交界,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兴德村的制陶技艺也多受广东、湖南影响。然而,目前学界对于贺州的传统制陶技艺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兴德村制陶技艺还未列入非遗保护名录,有濒危风险。笔者实地考察了兴德村的传统制陶技艺,主要对该地的制陶手艺人全德满、全家久父子进行访谈,深入调查了包括陶器成型到烧造的全部过程,并完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历史古老的传统制陶工艺流程,旨在促进其尽快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保护这一逐渐消亡的传统工艺。
1 兴德村的制陶历史和现状
根据《贺州市志》[5]记载,贺州制陶技艺最早是清嘉庆年间从广东梅县传入黄田镇新村(也被称为“陶瓷村”),尔后传入桂岭、莲塘、八步等地。根据访谈内容以及当地主要制陶人全氏族谱记载,兴德村制陶历史甚至可以早至清乾嘉时期,全氏先祖赴湖南水口师从谢师傅,习得一身制陶、建窑的技艺,之后一直传承至今,距今已有200多年。
兴德村制陶自乾嘉时期始,基本一直在族内薪火相传。1950年,全氏先辈在今桂岭镇桂西小学旁的大㼜贞鱼塘厂建厂建窑,生产日用陶器。1958-1981年,该厂被列入人民公社的社办企业,所产陶器由人民公社统一销售。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兴德村制陶最鼎盛的时期,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制陶为生,产品多远销湖南江华、广东连山等地。2000年以后,兴德村制陶业逐渐衰落,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广东等地打工,只有几个老辈不肯放下祖传技艺,仍然维护着柴窑和厂房。
2 兴德村传统制陶工艺流程
兴德村传统制陶工艺传承原始制陶技艺,工序复杂,须凭借工匠经验操作把控,制作一件陶器往往需要经过采泥、炼泥、成型、修坯、上釉、装窑、烧窑七道大的工序。
2.1 采泥
采泥即采集制陶坯所用的陶土泥料,通常在本村的河里或田里挖掘。陶土品质,通过观察土壤截面判断,以颜色发红、具有明显分层的黏土为佳(图1),白色则为最佳,当地俗称“白胶泥”,实际上应为高岭土(瓷土)。在一个小范围内有白胶泥集中的地方被称为“泥井”,但“泥井”非常难找,需要采泥人的耐心、细心和经验,还要有一定的运气。陶土的选择要兼顾黏度与硬度,不然影响陶坯成型与烧造。
2.2 炼泥
兴德村的制陶工艺传承了原始制陶技艺,只有一元配方,并不与其他泥料混炼。从河里或田里挖到陶土后,需要手工反复揉匀备用。为了省力,匠人多会先用脚踩几遍,变软了再放置到工作台上揉搓,炼泥时会时不时用木板刮削粘在工作台上的泥料,混合后继续揉,这一过程与揉面团十分相像。揉泥时还要人工挑出大砂砾,泥条盘筑和泥片模制成型不用挑得太仔细,如果要拉坯需要更精细一些。
2.3 成型
贺州传统制陶技艺中有三种成型方法,分别为泥条盘筑法、泥片模制法和拉坯制陶法,前两种工艺更为原始,制陶兴盛时村里学的人也很多;拉坯制陶法因为较难学习,会的人很少。总体来说,泥条盘筑适宜制作水缸、米缸这样的大件陶器,像酒杯、茶罐这样的小件器物难以盘筑,需要拉坯制作,而泥片模制法适宜制作器型较规整的器物。近年也有些创新,例如有年轻人从广东打工回来后学会了用石膏翻模制坯,本文暂不赘述。
泥条盘筑法和泥片模制法都是相当原始的制陶技艺,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制陶手法之一。泥条盘筑法制陶需要先制作器底:从炼好的泥料中揪出一块来,先在手中按压成一个泥饼,再将泥饼拍在旁边的小木板上,小木板上再撒上一些熟料①熟料是指预烧过的陶瓷材料如陶瓷粉末、砖粉,预烧过的黏土等。兴德村制陶使用的熟料为烧造失败的废旧陶片打成的细粉,这些已经烧结过的熟料收缩率小,加入陶坯中能有效控制成品的收缩率。,这是为了减少坯体在干燥和烧成时的收缩率。兴德村以前制陶并不加熟料,烧结之后器物收缩非常厉害,产品大小不好把控,后来经过探索才加入了熟料。将泥饼顺时针拍打几圈之后,再把它压平,用双手把边缘稍微挤高一点,再开始制作泥条。泥条在当地匠人口中被称为“泥蛇”,是从炼好的泥料里揪出一块,先在手上搓成一个泥团,再置于工作台上用双手搓成长条状的圆泥条。泥条盘筑时,取一截搓好的泥条开始围着器底盘筑,用右手握住泥条,环绕器底按捏,左手伸直抵在外面,配合右手按压捏紧(图2)。这个过程需要制陶人的双手与眼睛灵活配合,初学者极易盘变形或者捏得不牢固。技艺娴熟者能用一根泥条盘完一件器物,那样的泥条长到可以搭在肩上。
泥片模制法与泥条盘筑法所用的泥料一致,只是会将泥料垒成一个长方体大泥块,再用钢丝切成小薄片,以前没有钢丝时是用竹刀切割成泥片。后将泥片放在一个模具里沿边贴筑(图3),压实后用竹板割去模具外围露出的多余泥片,再用抹布沾水抹平,放到室外晒干即可自然脱模(图4)。如果是制作陶罐这样口小腹大,不方便贴片的,模具会被分成两半,分别贴片,制作成型后再进行合并。
2.4 修坯
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原始,以前的产品也多是普通劳动人民使用,对陶器精美度要求不高。所以以前制陶时并没有修坯环节,只在制坯时简单用沾水的刮板抹平内壁,静置一段时间待陶坯稍硬一些再拿板锤里外同时轻敲、拍打成形即可(图5)。这样做,一是能把泥条衔接部分拍得更紧实;二是能把器物调整成想要的弧度;三是有的板锤上有简易花纹(当地人称为“花锤”),在拍打外壁的过程中能留下简单的花纹,就算是简单的装饰了。近年来为了制作更加精致的陶器,也会用刮板、竹篾等工具稍加修整。
2.5 上釉
与坯料一样,兴德村传统制陶的釉料也是就地取材的。离兴德村不远的将军岭就是一座釉山,山上的红土都可做釉料,以块状、少杂质的最好,带回釉土后调入草木灰加水搅拌(5勺釉土加1勺草木灰),再用筛子或者滤网过滤,得到较细腻的一层作为釉料。这是在没有冲击钻之前的土办法,有了冲击钻之后就能非常轻松地打出很细腻的粉了。至于草木灰,来源多样,可以是烧窑后窑底积留的柴灰,也可以是平时家里烧柴剩下的柴灰。除了刚刚提到的本地釉料,20世纪80年代时全德满父子还去广东连山挖过另一种釉土,这是一种低温釉,需要加入1/3左右的本地釉调和使用,不然会因为不耐高温而有流釉现象。两种釉料最终烧成的成品外观略有差异,本地釉色偏红褐,广东釉则偏黄绿(图6)。
上釉时根据器物大小以及不同手法而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如果是水缸这样的大件器物,会采用浇釉法,即用水瓢舀釉料后往陶坯上浇;而如果是酒杯这样的小件器物,会采用浸釉法,手握器底将器物浸泡在釉料里,极短时间内取出,擦干净多余的、不均匀的釉料。器物底部不上釉,因为烧制时会堆叠摆放,器底有釉高温熔化容易粘连。上过釉的器物晾干之后就可以装窑烧制了。
2.6 装窑
当地人习惯称此为“排窑”,将陶坯按照大小、形状合理叠放在阶梯窑内。总体来说,陶坯堆放呈“品”字形而不是平行堆放,保证火力通过时器物受热均匀(图7)。如图7所示,器物口对口放置平稳,陶坯之间会垫撑泥(撑泥就是普通的比较湿的泥,只要有一定黏性就行。)隔开。这样做,一是能留出空隙,保证受热均匀;二是因为器口有釉,隔开能防止高温熔化粘连。在大件器物之间还会塞入一些陶罐这样的小件,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提高窑室空间利用率,而且更能起到挡火的作用,使得火焰不要通过太快,导致器物收缩不均匀炸裂甚至使窑室坍塌。
兴德村大约于2018年时开始使用匣钵装烧陶器,当地人称之为“盆脚”。在此之前陶坯是直接放在窑里的,这样会使有的陶坯直接与窑底接触,受热不均匀,容易爆裂。匣钵可以垫在像花瓶这样的大件器物底下,也可以装茶杯这样的小件器物。装小件器物时会在匣钵上拍一块泥饼,将其置于垫饼上,上面可以继续加盖,颇似广式早茶的蒸笼(图8)。同时每个匣钵会开一个洞,也是为火焰留下通过空间,防止窑具内器物炸裂。窑具的摆法需要有一定弧度,注意向背火方向倾斜,因为陶坯被火烧会收缩,如果摆得太直会倒,严重些导致一整窑的坍塌。同时还要注意,如果装窑时有陶坯贴墙太紧,由于火力过猛,陶器会变黑,如何在温度把控与整体出窑率上平衡,需要匠人的长期经验和取舍了。
2.7 烧窑
烧窑是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关系到之前所有工作的结果。兴德村的老窑多是龙窑,依坡而建,优点是烧成速度快,但由于只有一个舱门,装窑和出窑劳动效率不高。后建的阶梯窑有多个舱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烧窑时间比龙窑长,全程长达24小时以上,是制陶人最辛苦的一个环节。
全家久家的陶窑是阶梯窑,在结构上可以分为窑头、窑身、窑尾三个部分,总长约20米,窑头宽约3米,共有8个窑门分隔出10个窑舱(算上窑头和窑尾),窑门间距约0.9米,共有投柴孔10个,望火口6个。装好窑之后要把窑门和火眼全部封死,只留下望火口观察火势。在火眼下要堆大量板柴,板柴以干燥的松木为主,烧一次需要七八吨。由于烧窑时间较长,凌晨就要开始准备,早上五六点开始正式烧窑,因为卯时太阳初升,寓意红红火火,吉利向上。兴德村在烧窑前会祭拜窑神——尧舜先师,以祈求烧窑顺利。
烧窑总体分低温、中温、高温三个阶段。低温也叫温火阶段,从窑头慢慢升温,初期是驱走窑内水汽湿气,用热气烘干整条窑。温火大约烧7小时后逐渐缓慢升温,具体要观察火焰与地平线的角度了解火势大小控制投柴多少;大约12小时后,烟囱冒黑烟,说明窑内水汽几乎烧干,达到中温阶段,这时投的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晚上一同参与帮忙的村民(多是全氏宗亲)会聚集在一块吃窑餐,这时会第二次祭拜尧舜先师,意在表达宗亲同心同德,共同做好祖传的陶艺。有意思的是窑餐没有会下水的或者带水字的食材,比如鱼、鸭、水豆腐等,因为“水火不相容”。同时烧窑也不放鞭炮,因为烧窑忌讳“炸裂”。
吃完窑餐天已经黑了,此时观察望火口,能看到上釉的陶器仿佛融化了一样,表面的釉像水一样流下来,说明已经到了釉的熔点,也就到了烧窑的后期高温阶段,这时窑头能达到1200℃以上。晚上十点左右开始一个个往窑舱添柴烧,在此之前要把窑头上方用水泥封死,下方留一些孔,之后依次烧窑身到窑尾的每个窑舱,每舱大概烧1~1.5小时。烧窑舱时需要两人在两边配合,均匀投柴,高温阶段还要投入有松脂的板柴,这样能烧得更旺。每烧完一个窑舱就要用水泥封死火眼,再烧下一舱,直到最后一个舱烧完。总体需要24小时以上,长的也有27小时的。之后等待两三天,等到窑内温度凉下来再依次出窑。阶梯窑相比龙窑有更多的窑门,可以多人同时出窑,还能一边出窑一边装窑,提高了装窑、出窑效率。
3 兴德村传统制陶的工具种类与用途
3.1 采泥工具
采泥所用工具一般就是普通农具,像铁锹、锄头等,用来挖田里或者河里的泥料。探泥井时也会用竹竿等长的棍状物,插入土里根据手感来判断哪里的黏土适宜制陶。
3.2 制坯工具
泥条盘筑法和泥片贴塑法所需的制坯工具都不多,只需要简单的刮板、竹篾即可(图9右下角)。修坯时所用的锤打工具,置于器物内侧的是光面、凸出、圆形的抵手,置于外侧的是有把柄的板锤,其中有花纹的花锤用来打出简单的花纹装饰。
3.3 装烧工具
兴德村制陶常用的装烧工具包括装器物的匣钵(当地称“盆脚”)、撑泥和垫饼。匣钵上留有通风孔,这是为了让水汽能排出去,也给窑火留下通路,防止陶坯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撑泥前文已提到是普通湿泥,重要之处在于可以装烧隔离用具,能保证火力顺畅通过。垫饼只是拍打出的一张泥饼,垫在匣钵里用于装烧小件器物(图8)。
3.4 测量工具
除了现代使用的钢尺、皮尺之外,比较传统的测量工具就是鲁班尺了(图9,左边的木尺即为当地工匠常用的鲁班尺)。鲁班尺相传为鲁班发明,广义上指木工建造用尺,类似今天工匠所用的曲尺,是木工常用的测量工具;狭义上指丈量房宅吉凶之尺。兴德村制陶使用的鲁班尺只是一把有刻痕的木尺而已,属于营造尺。[6]通常来说,1市尺=0.8鲁班尺。另外塑料尺被当地匠人称为“板尺”或者“老板尺”。这些测量工具主要在制坯、修坯时测量器物口沿,一方面是测量尺寸,另一方面也是确认坯体有没有歪。
在兴德村,制陶的工具有一整套(表1),当然也不是每一个匠人都要备齐一套,也有只制坯而不亲自烧的,毕竟开一次窑烧制器物也并非易事,须有一定数量才统一烧造。
表1 兴德村制陶全套制陶工具(不包括开模工具)
总体来说,兴德村传统制陶的工具大多是农家自有用具或者工匠自制的木质、竹质小工具,比较现代一点的有使用塑料、钢铁等材料制作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尺寸没有统一的规格,以方便实用为宜。
4 兴德村传统制陶的器型和用途
4.1 储存用器
一般家庭以水缸、米缸、油罐最为常见,这些器物并没有固定规格,只是大致凭感觉制作大小不同的器皿供村民使用。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油罐的盖和器身上两个小圆形的标记(图10),这是因为手工制作可能有误差,器口不一定平整,盖子可能不是严丝合缝的,所以制坯时候就在盖和器物能扣合的地方做记号,这样在使用时就不会盖不严实了,这也是兴德村制陶匠人的生活智慧。至于盖上还有一个小洞,这是防止烧窑时爆裂而特意留下的气孔。
4.2 炊饮用陶器
炊饮器也是日常生活用陶器的一大类,但兴德村民窑生产的多是饮器,少见炊器。这是因为,一是他们出产的陶器不适宜大火炒菜;二是桂岭镇上已经有其他人做了。
4.2.1 茶罐
当地人也叫茶叶罐或者茶缸,是贮存茶叶的小陶罐,仅用来泡茶,不能煮茶。兴德村村民喜泡用山楂叶制作的茶,夏日冲泡清爽解腻,令人心旷神怡。更难得的是用他们烧制的茶罐泡的茶可以隔夜不馊,还清凉爽口,这应当是陶器透气性好的缘故。
4.2.2 酒杯
说是酒杯,其实也用来喝茶、喝水,非常小巧。20世纪80年代时小酒杯卖五毛钱一个,是当时较畅销的产品之一。近年来有年轻人新开发了文创陶艺,小茶杯就是最受顾客喜爱的产品。
4.2.3 药罐
药罐有一个较长的把手,是端药时防烫伤的。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一种器物可能有多种用途,比如上述的酒杯也能当茶杯。虽说兴德村民窑出产的陶器不宜大火炒菜,但还是可以文火煲药的,如果要炖肉则要注意火候,不能一开始就开大火,这样会使陶罐容易炸裂。这种陶罐还能在天冷时温酒,在冬日烤火的火盆上烫上几分钟就能倒入小酒杯浅斟低酌了。陶罐慢热,比铁锅更适宜温酒,酒的风味也不容易散失。
4.2.4 泡菜坛
广西人民喜食酸嘢,兴德村村民日常也会自己制作,这就需要泡菜坛子。兴德村民窑出产的泡菜坛有大有小,以满足不同泡菜的制作需求。
4.2.5 筷子筒
兴德村制陶业还生产一些厨房常用的小物件,比如以前几乎家家都有的油盐双联瓶,形制作用都很像现在的调料盒,但现在已经难以见到了。笔者走访兴德村多家村民,发现全家久家还有陶制的筷子筒(图11),是由一块陶板拼接半个陶罐制成,陶板上特意开了两个小孔,方便悬挂,曾经也是当地的特色器物,如今也不多见了。
4.3 特色器物
4.3.1 金坛
当地也叫“金塔”“金罐”,是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中相当有特色的器物之一。金坛实际上是丧葬用品,其主要顾客是周边市镇的客家人,因为他们有二次葬风俗。依照客家人风俗,逝者下葬几年后要拾骨二次下葬,二次葬的装骨器就是金坛。金坛是一个腹鼓口沿厚的陶罐,使用时在口沿里有一个二盖,这是放置头骨的地方,所以略微凸起。二盖上再加盖一个大盖,下葬时还要在大盖上盖上红布,意为丧事喜办(图12)。金坛也没有规定大小,笔者走访村民得知,他们制作时以大腿骨为器高,因为人的大腿骨最长,大腿骨能放下,其他骨头自然也能放下。
金坛跟前文提到的油罐一样,也有一个明显的人为标记,这个标记的作用是帮助下葬人确定尸骨面部朝向的,一般配合风水学说确定下葬方向。
4.3.2 命坛
同金坛一样,命坛(图13)也是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中的特色器物之一,它是用在婚嫁上的特色陶器,命坛通常是成对使用的。根据当地习俗,凡有婚嫁之事,男方要送女方装黄酒的命坛,现在也有装糯米的,待新婚夫妻有子女后送回。这是对新人的祝福,寓意幸福美满。
4.4 建筑用陶器
除了上述的日用陶器外,兴德村民窑也烧造烟囱、花瓦这样的建筑用陶器,满足村民的建房需求。
4.4.1 烟囱
烟囱是农村土房必不可少的结构,这也是从前全氏窑厂卖得较好的产品之一。现在农村建房也少用这种烟囱了,但还有些村民会购买。
制作烟囱有特殊的模具,这种模具是由一根根细竹条用绳子串起来的竹简,还要配备一个布袋(图14)。将制备好的泥料均匀糊在布袋外面,待稍稍变硬就能握住竹简的把手拉出模具,再把布袋取出即可。使用布袋,一是因为布袋较细软容易取出;二是布袋更易清洗,而不用经常清洗模具。
4.4.2 瓦当
一般称瓦当、水滴等,当地叫作“花瓦”,是以前盖瓦房经常用到的结构,主要功能是下雨时用来挡水,由于有的瓦当有精致的花纹,也能做装饰作用。“花瓦”也是兴德村民窑出产的特色器物之一。
瓦当实际上是一个拼接的产物,有花纹的部分是一个刻好花纹的凹陷的木质模具,只需将泥料填上,再用钢丝切割即可得到一个漂亮的花瓦片。而制作普通瓦片部分的模具与制作烟囱的是同一个,方法也类似,只是会根据所需尺寸切割成片状,再与花瓦片拼接成一片瓦片(图15、16)。
总体来说,兴德村用传统制陶技艺出产的器型品种多,基本能满足当地与周边民众的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和住房建筑等日常所需。从各种特色器型能窥见本地与周边市镇各族人民的用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田野调查点。
5 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的独特性
5.1 原始性
从原料上看,兴德村制陶所用原料多是就地取材,其中坯料更是只有一元配方,原料十分原始。从工艺上看,泥条盘筑法和泥片模制法都是传承自史前的原始工艺,是人类最初采用的制陶方法之一,现在其他地区已不多见。从制陶工具来看,多是农家自有工具或者竹、木等材料改造后的简单工具。从装饰方式上看,之前很少有装饰,或者只有简单的线、圈花纹,基本是朴素的原始风格。
5.2 地域性
兴德村生产的器物品类众多,“金坛”“命坛”等器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方性特征,蕴含了一方水土的特殊文化,也是多方文化频繁交流的产物。
5.3 技术交融性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贺州人民很早以前就频繁与相邻的湖南、广东进行技术交流,像全氏先祖主动赴湘学艺,或者广东人徙居贺州带来制陶技艺,近年也有年轻人在广东打工时学到先进技术带回兴德村应用。技术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兴德村别具一格的传统制陶工艺。
6 结语
泥条盘筑法、泥片模制法都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陶器成型手法之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可谓见证了人类最初制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兴德村传统制陶技艺传承了原始的制陶技艺,是一场史前与现代的对话。
贺州市桂岭镇兴德村是原始制陶文化的活化石,在这里既能找到史前的原始技艺,也能看到它的传承与流变,更能透过它看到曾经的制陶匠人的生产情景与生计方式。兴德村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制陶地点,它是与不同地区的陶瓷技术交流的结果,包罗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探究这样一个田野点,能在技术史上窥见陶瓷技术交流的一个缩影,能在民族学上见证数百年来当地和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历史,能在民俗学上体味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可谓以小见大,在众多学科上都能有所延伸。
数百年来,兴德村的传统制陶技艺被视为养家糊口的手艺,遵循族内传承,薪火相传至今。但在当今社会,却越来越留不住年轻人在此学艺,面临失传危机。归根结底,是传统手工制品固有的产量低、质量不均的问题,销量与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大批量货物相差甚远,吸引不了年轻人回乡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一味学习现代工业的先进技术或者专注于装饰精致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或许回归朴实大方甚至有些粗犷的原始风格才更能凸显兴德村的制陶特色,与同类产品有差别才更能吸引市场关注,也能活态保护兴德村的传统制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