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百科全书研究评述*

2022-12-14杨诗敏雷中行

关键词:类书百科全书研究

杨诗敏,雷中行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百科全书是用条目形式,编成一篇一篇文章,把各种知识、事物、人物原原本本加以叙述,把最新知识做系统的全面介绍”。[1]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主编的法国《百科全书》是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该书受到培根知识分类的影响,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始编纂,这是中国第一次编辑、出版综合性的大型现代百科全书。[2]然而早在19世纪20年代,百科全书的概念已经由新教传教士传入中国,[3]此后中国出版了一系列以当时日益全球化的新知识为基础,体例略仿西方百科全书,成书形式与传统类书和丛书区隔不大的近代百科全书。这些近代百科全书多是对西译书籍、报纸、期刊中文献的二次选择与编辑,内容丰富且数量庞杂。从当时报纸上刊布的广告推断,此类书籍的发行量很大,[4]成为近代中国接受和传播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中国近代百科全书产生于全球知识井喷与传统知识文化遭受冲击的背景下,展现出编者改造新知识以适应自身需要的历程,是研究知识史、概念史和科技史等方面的重要文本。

今人对近代百科全书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2]研究时间较长,内容丰富。学者研究多与自身学科背景相关,内容具体充实,以小见大,但涉及研究范围较广,分布分散,检读时非常困难。总的来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中国近代百科全书的总量远远不成比例①钟少华在《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列出42种晚清百科全书,《近代辞书指要》中介绍401部民国时期的辞典。近代史数位资料库中收录5部清末百科全书。此外,鲁道夫·瓦格纳在海德堡大学建立一个数据库,其中收录了他收集的清末百科全书。https:∥projects.zo.uni-heidelberg.de/leishu/.。一些综述性的文章[5]虽然注意到近代百科全书的研究,但未将其划分为专题研究。文章根据能够搜集到的材料,论述了近代百科全书研究概况,以期对将来研究有所帮助。

1 近代百科全书的概念提出

“钟少华是第一位系统回顾清末民间出版百科全书的学者”,[6]为该研究做了奠基性工作。1980年,姜椿芳称其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次编辑百科全书。[2]钟少华捕捉到该论述与他收集的清末百科全书之间存在关联。由此,他提出中国近代是否有百科全书的问题,[7]后陆续发表相关研究著作,代表性著作有《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书研究》[8]与《中国近代辞书指要》[9]。他认为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发源于晚清,并从产生原因、体例与类型、内容特点和作者等方面论述了清末42部百科全书,划分与此相关的研究领域及对象,开创研究近代百科全书之先河。此后,中国近代百科全书研究进入学界视野,并有相关专著和论文问世。

1.1 近代百科全书内涵研究

近代百科全书研究始于对其定义的讨论。钟少华对百科全书严格定义,认为“百科全书是由条目形式编成的对各种知识、事物和人物的原本加以叙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把最新知识做系统全面的介绍”。[8]27同时,在具体研究中,他对清末出版的符合定义特点且具体形式上混杂类书或丛书的书籍略作放宽,纳入研究视野。在此基础上,他区分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晚清百科:百科全书型、专门百科全书型、百科辞典型和过渡型。钟少华认为这几种类型中百科全书型比较符合近代西方百科标准,脱离类书条目的含混之处;专门型属于百科的某一类;辞典型重点在于说明词条的意义,并不解释字意;过渡型带有百科全书的形态但是体例上混杂其他类型书的特点。[8]53-75

虽然“百科全书”(encyclopedia)与中国的传统“类书”等书籍既有联系又相互区隔的复杂关系从晚清开始就有讨论①实际上20世纪初学者就关注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如颜惠庆(1877-1950)称:“是书与中国类书,类而不类,不类而类。不类者,此为有用,彼为无用;类者,同资参考也”。严复认为,“百科全书者,西文曰婴塞觉罗辟的亚,正译曰智环或学郛。……吾国《图书集成》徒为充栋之书,而不足媲其利用也”。[35]可见尽管西式百科全书的内容连同“百科全书”这一新名词已经在晚清引入中国,并有学者关注到其与类书的不同,但是对整个研究来说,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百科全书的内涵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些类书研究的专著也注意到二者的区别,[10]4,[11]1但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成为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金常政《百科全书编纂概论》[12]和姜椿芳《从类书到百科全书》[13]追溯了西方百科全书与中国类书的不同源流。秦迎华《类书与百科全书》[14]与冯以新《类书与百科全书的比较》[15]又比较了二者功能、体例、类型、编纂目的和分类原则的异同。李东林[16]《试析中国百科全书与辞书、类书的区别》和金常政[17]《百科全书·辞书·年鉴:研究与编纂方法》比较了百科全书与辞书、年鉴的区别。这些研究虽不以近代百科全书为研究对象,但澄清了西方百科全书与中国传统书籍的不同之处。姜椿芳《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2]和倪海曙《关于百科全书》[18]中提及了李石曾发起的世界学典运动,以及民国百科全书的编纂情况。王世伟在《中国百科全书起源考略》[19]中将清末百科全书称为准百科全书,视之为中国百科全书的发端。

1.2 晚清百科全书产生原因与作用研究

钟少华[20]在《清末百科全书与现代化产生》中将清末百科全书出现的原因归结为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出版家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认为教育改革确保仕途之路依然光明且打开了传播新学的缺口,出版家注意到了当时考生临时抱佛脚的心态,于是借用西方百科全书的编辑原则汇集中西文明新知识。此外,他还论述了百科全书作为中国现代化入场券的四个特征:饥不择食与拿来主义、宽阔的知识面、知识的科学与深度以及中国特色。[20]

1.3 中日近代百科全书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有着共同历史特征和相异文化特质,二者古代都没有“百科全书”的概念。在《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钟少华将近代中日两国百科全书的整体状况纳入视野,比较两国“百科全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他认为近代中日两国在西方文明影响下都产生了新型工具书,但由于文化特质不同,对出版百科全书的支持程度、数量、出版脉络、编排体例与检索方法、条目汇编性和权威性等存在差异。[8]148-153此外,他还比较了两国百科全书的编纂者,认为这些编者执行相似的编书任务,但是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文化地位相差甚远。日本编者多为名家,中国编者则多为小儒。[21]

总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近代百科全书研究尚属于提出基本概念的阶段,关于其产生原因与作用,与日本的比较研究等还未充分展开。百科全书与传统类书、丛书和辞书的比较虽源于晚清,但相关研究中较少涉及近代百科全书的内容。

2 渐受重视的近代百科全书研究

1996年以后,以《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专著出版为开端,近代百科全书研究一方面延续了前一阶段不同类型书籍的比较研究,[22]如刘辰《类书、丛书、百科全书及其比较》[23]中增加了对丛书的比较;另一方面专注于具体专著或人物的专精研究。

《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由黄摩西编纂,上海国学扶轮社印行,是清末影响很大的一部辞典,是此时期近代百科全书研究的重点。实藤惠秀[24]300最早介绍了该书,钟少华称其“内容广录博取,概念准确,重视新知,接近现代文明水准”[8]73,91。周振鹤在《黄人所著之〈普通百科新大词典〉》中认为其在“语言学与科技史研究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价值”[25]。李迪、郭世荣《中国现代第一部百科全书——〈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和《清末〈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及其学术价值》中论述该书“全面、新颖和中外对照”[26]的学术价值,并讨论该书的选词来源[27]。邹振环《近代最早百科全书的编译与清末文献中的狄德罗》[28]中介绍清末编译《大英百科全书》与《普通百科全书》的情况,并分析狄德罗与百科全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李石曾与世界学典运动》[29]中论述了李石曾及其组织的世界社对20世纪初中国百科全书编纂的作用。《慕维廉与中文版西方地理学百科全书〈地理全志〉》[30]中研究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西方地理学百科全书《地理全志》与其编译者慕维廉的相关史实。

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步走出传统书籍类型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研究中更突出“近代”的意味,关注于历史背景与编者和书籍之间的关系。

3 学术会议带来新趋势

2006年3月26-28日,海德堡大学召开近代中国百科全书“改变晚清中国的思维方式”研讨会;2007年10月,台北“中研院”史语所主办“中国近世的百科全书”国际研讨会。海德堡会议后出版了中英两版论文集①中文版《近代中国的百科辞书》由陈平原和米列娜主编,2007年出版。英文版Chinese Encyclopaediasof New Global Knowledge(1870-1930):Changing Waysof Thought(中国百科全书中的新全球知识1870-1930:思维方式的变革)由米列娜和瓦格纳(Rudolf G.Wagner)主编,2014年出版。。两次会议为近代百科全书研究打开了多元视角且层次丰富的新图像。

3.1 近代百科全书内涵再分析

钟少华以现代百科全书的定义作为参照标准,研究近代百科全书特性的方式也为其他学者所接受。例如,邹振环将《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28]视为中国第一次真正出版的百科全书。梅嘉乐以欧洲百科全书中的分类学(taxonomy)为标准,逐条考察《新文化辞书》的定位、自身职责和目的手段等问题。[31]195

然而,由于近代百科全书往往处于各种类型书的“中间形态”,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更宽泛的定义来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形。如瓦格纳认为钟氏的定义不能清晰区分深受西方影响与中国传统类书和丛书之间的界限,并且从实际成书的结果看“百科全书和丛书并无显著差别”。[31]35实际研究中,他采用“从著述预期达到的功用及其实际的使用情况”[31]37或“以信息表达的方式与目的为要领,而不仅仅是出版的形式或是其内在结构”[6]的功能标准界定近代百科全书。此做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西传统中分门别类编纂书籍以便人们获取知识的相同特点,同时又从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出近代百科全书蕴含新知与新知识标准的特点。

除了研究具体文本时遇到定义问题,晚清对Encyclopaedia、Encyclopedia的译文也涉及该词的认识与定义。邹振环[3]《近代“百科全书”译名的形成、变异与文化理解》中对此问题有详尽的讨论。此外,米列娜[32]的研究指出了汉学家用误用Encyclopedia来描述中国类书的历史渊源。

3.2 产生原因与发展研究的深入

阿梅龙(Iow Amelung)《晚清百科全书、〈新学备纂〉及其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中以量化的方法分析科举制度改革的几年时间里,考试内容变化与图书市场格局的关系。[31]114米列娜和瓦格纳总结了百科全书出版活动的内外因素,[6]内因归结为朝野内外文人等精英群体对现代知识认识的转变,以及拥有这些知识“成为评价官员的重要标准”。外因是书籍出版有市场需求、官方资助以及新闻媒介的宣传和推动。

外因中,政治与百科全书发展的松散关系成为研究新的关注点,瓦格纳《晚清新政与西学百科全书》[31]33中概述晚清西学种种资源,确立百科全书在其中的地位;通过分析著述出版年代探究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的相互作用。程波《〈新译日本法规大全〉与晚清新政》与张生《从〈列国政要〉看清末宪政》是以具体书籍分析百科全书出版与晚清新政的关系。程波将《新译日本法规大全》成书的原因放置在晚清新政和清末修律的背景下,既解释了当时许多出版机构积极刊行此类出版物的动机,又指出了出版本身对清末新政改革之意义。[33]张生比较了《列国政要》与《新译日本法规大全》的内容、发行及编纂者,讨论欧美各国与日本法政知识对清末宪政之影响。[34]

政治因素与百科全书的发展密切相关。米列娜和瓦格纳[6]研究了甲午战争后改革进程加快、“新政”和出台预备立宪计划与百科全书的三次出版高峰的关系,以及百日维新失败和义和团引发的混乱带来两次出版停滞期。此外,二人还从内容与概念发展的视角研究近代百科全书的发展轨迹。他们认为,日文百科全书是新政早期重要和现成的信息来源,[6]而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后,专业百科辞典的出版结束了第一代百科全书的时代。邹振环[28]将晚清百科全书概念演进分为西洋传教士对类书概念的利用、被搁置的早期百科全书的编译计划、日本译词的影响与中国学者的再创造四个阶段。

3.3 知识分类与学科知识研究

近代百科全书的产生与发展正处于近代中国知识转型时期,是不同知识体系相互碰撞的产物。书籍编撰形式与编写内容、知识特点和现代分科知识的关联等成为学界关注的主题。

其中,综合研究与当时百科全书的分类与编纂思想研究有关。瓦格纳依照编写形式将当时的百科全书分为系统陈述分类知识、综述特定主题的著述与混合类三种。[31]35-37对比钟少华的分类,瓦格纳的分类更关注知识内容而非书籍编写形式。米列娜与瓦格纳列举《洋务丛钞》《西学启蒙十六种》《西事类编》三部书的编者思想,认为百科全书中思维方式的转型与新知识的普及体现在实用性、重要性与相关性三个方面。[6]阿梅龙分析了晚清百科全书、西学书目和教育资料三种不同资料的分类情况。他认为,关于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学科分类通常没有种属之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缺乏物理学概念以及没有意识到哲学在当时西学里的关键性。[31]119这些研究将近代百科全书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尝试说明它们的历史意义,也为进一步的个案分析打开道路。

个案研究针对具体文本及学科知识。夏晓红《从“尚友录”到“名人传略”——晚清世界名人辞典研究》一文研究了晚清中国谱牒学传统向编译世界名人辞典过渡时发生的转变,以此为例回答辞典编写在书籍功能、内容选择标准和检索方法几个方面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知识体系。[31]1-27费南山(Natascha Gentz)在《“纠缠知识的范本”——〈纪闻类编〉研究》中研究了《纪闻类编》内容的编排方式与编写意图,通过分析文本中知识排次与知识内容的冲突,表明新旧知识观念的融合中新知识秩序萌芽的方式。[31]93-106邹振环《舆地智环:近代中国最早编译的百科全书〈四洲志〉》论述《四洲志》的版本、体例、内容、流传及其影响。他认为,《四洲志》虽为地理著作,但容纳军事器械、商业贸易、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等复杂内容,并且这样“世界百科知识”的汇编方式,成为后代许多百科全书式地理学著作如《海国图志》效仿的编纂模式。[35]

此外,对《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的研究除了延续上阶段关注编者黄人与其编写辞典的历史背景与贡献之外,也关注到其中具体知识的构成方式①2021年2月28日晚7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举办“翻译史讲座”,第二讲是“通过翻译,接轨世界:中国第一本百科全书的诞生”。讲座中陈力卫教授研究认为这部辞典的可能底本是富山房《国民百科辞典》(1908)。。米列娜论述了这部词典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定位、获取信息的权力、辞书的编排方式和材料的范围等四个现代性特征。[32]龚敏从黄人接触、学习西学新知和创办国学扶轮社编纂《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等三方面进行论述,还原他在西学东来的大潮下,应对新时代积极肩负启蒙者与传播者的重任以及他在文化方面的努力、成果与价值。[36]

陈平原认为,《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用“百科大辞典”的方式,让“文学”在新的知识体系中获得清晰的地位。[31]177在研究中,他将黄人的文学批评、辞书编纂以及教科书撰写三者结合,以文学为例,解读新知识系统构建带来的文学范畴变化以及不同科目地位升降沉浮的情况。甘进以《普通百科新大词典》中的“名学”为例,通过分析其在辞书中的设置和安排,回答知识分科、学科体系重新构建和编排背后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学科知识门类的划分不仅在于知识内容本身还在于知识话语权的角逐。[37]

以上研究定位在具体书籍或学科知识,旨在窥探近代知识转型历程中的种种细节,既丰富了近代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演进的内容,又打开了近代百科全书研究的新视角。其后,其他近代百科全书中也出现以具体学科知识为对象的研究。

咏梅等分析了《普通百科全书》《物理学问答》《物理学新书》《应用机械学》四本书籍,总结各书在体例、内容和术语方面的特色,认为它们对中国物理学的引入和消化发挥了各具特色的推动作用。同时她指出,前两部书缺少数学推理与民初数学引进速度缓慢、水平低下、教育普及度欠缺等有关[38]。

聂馥玲比较了碰撞问题在《时务通考》与《重学》中的区别,系统考察了《时务通考》在传播力学时,对其知识、体系和表述方式的重构。她认为,书中对力学知识体系的改写,反映了编纂者对西方力学知识体系和方法认识上的不足。[39]但是从知识传播角度看,《时务通考》的力学知识比较全面且有一定深度,其知识体系和叙述方式能适应当时受众的理解力与接受能力。[40]知识传播仅限概念层面的特点在《西学通考》《续西学大成》两部中也是如此,她认为这表明晚清知识分子对力学的理解与接受主要在基本知识层面,力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41]

燕安黛(Andrea Janku)《养民新法:晚清百科全书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以《养民新法》中的政治经济学为例,分析18-19世纪国家与人民从道德关系向经济关系的转变。她认为,这显示出《养民新法》的主旨是要将两者重新结合,以便建立一个经济更发达的国家,使国家可以以积极的方式参与市场,又可以保持独立。[42]395

叶凯蒂(Catherine Vance Yeh)《帮助吾人以共趋于文明之途:〈日用百科全书〉研究》以《日用百科全书》中展现的日常知识为对象。她认为,书中对常识的阐释显示出编者对新旧知识的审慎态度。这种态度保持适度的进步立场,将文明与个人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为其在社会文明变革中提供积极参与的角色。[42]395由此解答这一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百科全书在社会领域变革与观念变化中的作用。

3.4 中日比较研究的新进展

任达(Douglas R.Reynolds)在《日文百科全书对晚清百科全书有没有影响》中认为,日本不像晚清一样需要从一个以中国学术为主的主流范式转向一个陌生的、全新的全球知识范式。日本早在德川时代就积极接受新的全球知识,将之吸收和同化,因而没有经历中国知识转化时遭受的剧变和阵痛。[42]李静瑶与宁静以中日两国百科全书的形成和发展的相互影响为例,研究了两国“亦师亦徒”的文化交往关系。[43]石川祯浩《中日近代的编译百科全书》比较中日首次被命名“百科全书”的译著,论证“百科全书”这一译词的普及和接受情况,并探讨此类书籍发行量之间的关系。[44]320

综上,2006年以后的研究,一方面总结和深化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另一方面转向百科全书中各学科的研究,百科全书与新政等社会变革的关系,以及与百科全书概念形成与近代思维方式转变、文化转型之间的联系。

4 综合分析与评价

近代百科全书的产生和发展正值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转向现代,它的编撰与传统类书、丛书形式相似但本质不同。文章总结近40年研究的三个层次与成果,其一,考察近代百科全书的内涵、产生和发展脉络;其二,百科全书知识体系的转变,包括新旧知识分类方法如何纠缠交叠、西方百科全书的编纂方法及内容如何与中国传统的类书体式融合等;其三,将百科全书体例变化与社会和时代变迁视为整体看待,把握其在近代中国转型中的社会意义。

然而近代知识转型是一个很大的议题,现有研究还集中在个别影响大的书籍与学科,近代百科全书的体量与研究数量仍存在巨大落差。近代百科全书的数量与对其如何定义直接相关,学界对此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近代百科全书的内涵研究揭示出,处于发展阶段的百科全书在格式和内容上的游移而难以有精确统一的界定。综合而言,虽然“近代百科全书”在以往研究中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概念工具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各种百科全书承载的论述和思想不同,若要将其视为整体的“百科思想”,需要对每一部具体的书籍展开研究,并不断和已有定义中的原则和概念对话,方能修正既有近代百科全书的认知,建立深刻认识。此外,只有以坚实的研究为基础,才能从整体和长时段立论,进而追问近代百科全书的生命周期中,它的体例产生与传统书籍的关系、它的发展与时代动向及市场需求的关联、它的功能演化及后来的发展变化。

此外,对百科全书文化现象的研究,还有不少值得细探之处。首先,清末百科全书和报纸、期刊等近代新式传播媒体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若有,则有别于两者,那么百科全书的社会意义如何?百科全书、策问资料和经世文编,它们之间的异同亦十分值得注意。其次,百科全书对阅读大众的实际效应。作为晚清的畅销书,这些百科全书究竟对阅读者的影响层面有多深?就此方面而言,研究者或许可从精英阶层人物着手,理解编者和读者借由百科全书载体的之间的关联,目前这类研究尚未形成气候。[45-46]同时,这类大型资料汇编是一种文化生意,有其从生产到流通的既定过程。按此角度切入,也许能厘清百科全书在印刷、出版和传播等层面的课题,从而描绘出百科全书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最后,近代百科全书代表知识分类的一种形式,对反映近代知识观念与知识体系演进有独特的作用。以此为文本分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普及过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没有从条目解释的变化中进一步论证当时人认知的变化和重点。一些概念史的研究[47]虽然关注到这类文本,但并没有引起概念史研究的重视。百科全书作为研究西学在中国传衍和流布的重要文本,其价值仍有挖掘之处,是历史学、知识史和科技史研究重要的学术资源。以百科全书热潮为考察主体,有助于我们对西学传播的路径、接受程度和概念转变等问题重新省思。

近代百科全书包含了近代知识分子对晚清民国之际国家面临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他们或从西学中寻求解决方案,亦保有旧有知识的主张。这实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传统因素和现代性之间是断裂抑或延续的问题。百科全书与近代中国这个包罗万象的课题何时能在研究方法及成果上稍告完备,只期盼有志者能共襄盛举。

猜你喜欢

类书百科全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漫画少儿百科全书
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下)
类书编纂与类书文化(上)
宋代类书中的博物学世界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