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面点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5-18赖清清常青谢晓华
赖清清,常青,谢晓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福州 350004)
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卒中的发病年龄已逐渐趋于年轻化[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经救治后多数患者可存活,但通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构音障碍即属于其中一种较为典型的后遗症。卒中后构音障碍属于运动型构音障碍,是由于脑组织损伤后引起延髓麻痹,导致所支配肌肉发生收缩性改变、麻痹、运动不协调等,主要表现为言语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音调、速度、节律等发生异常,可伴有流涎、吞咽困难、强哭强笑等症状。目前,现代医学针对构音障碍患者主要采用康复训练的手段,中医主要侧重于针刺疗法。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舌面点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9~70岁,平均(56.87±5.69)岁;发病病程15~58 d,平均(32.29±10.03)d;构音障碍等级,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25例,极重度3例。试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0~69岁,平均(57.89±4.95)岁;发病病程17~61 d,平均(31.62±10.88)d;构音障碍等级,轻度6例,中度12例,重度23例,极重度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加入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2]及《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结合临床症状并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表》[4]中a等级评分<27分;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楚可配合治疗;年龄在40~70岁之间;发病病程在6个月内。排除标准:伴有失语症或发病前存在交流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命体征不平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包括控制基础疾病、降颅压、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神经保护等。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语言康复训练,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下由康复师进行一对一教学,具体如下。(1)放松训练: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做到言语亲切、声调平稳,患者取放松体位,闭目,使全身肌群处于松弛状态。(2)呼吸训练:对于自主体位患者,协助其取坐位,躯干挺直,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保持90°,用鼻吸气、嘴呼气,并尽量延长呼气时间;对于被动体位患者,协助其取仰卧位,同样用鼻吸气、嘴呼气,在呼气末,治疗师用手推压患者腹部帮助其延长呼气时间。(3)构音改善训练:舌唇运动训练,面对镜子练习唇开合、舌伸缩运动,可使用冰块摩擦唇周,2 min/次,3次/d,以增强肌肉敏感性;发音训练,从元音→辅音→元音加辅音加元音→词语→句子→文章,循序渐进练习;言语速度训练,治疗师轻拍桌子,患者随着节律进行训练,言语速度由慢逐步加快。(4)克服鼻音化训练:训练舌后部音,如ga、gei、ka 等;引导气流,练习吹哨子、吹纸张、吹蜡烛等;刺激软腭,使用冰块擦拭软腭5 s 后嘱患者发元音。以上所有训练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每天训练30 min 左右为宜。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面点刺法治疗:嘱患者清洁口腔,随后张口伸舌,对于伸舌困难的患者,操作者使用消毒纱布轻拉舌体以方便针刺;以操作者的左右为参照,从舌尖到舌根分为三段,以舌中线为界,将舌体分为左上、左中、左下和右上、右中、右下6个区,针刺顺序为聚泉穴→左上→右上→左中→右中→左下→右下,使用规格0.25 mm×40 mm 的毫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垂直进针3 mm,待所有针刺完毕后同时拔出,使用棉签压迫针刺点数秒。
所有患者均于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痊愈为言语清晰或接近正常,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表a等级评分在27~28分范围内;显效为流涎、吞咽症状、言语清晰度明显改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表提高2个或2个以上等级;有效为流涎、吞咽症状、言语清晰度有所改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表提高1个等级;无效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表评分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及最大数数能力(maximum counting ability,MCA):最长声时指深吸气后发“a”的最长时间,最大数数能力为深吸气后一口气连续数“1”的最长时间,两个指标各测试3次,每次间隔数秒,取最大值为最终结果[5-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MPT、MCA 比较
治疗前,两组MPT 及MCA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MPT 及MCA 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PT、MCA 比较(s,±s)
表2 两组MPT、MCA 比较(s,±s)
注:MPT 为最长声时,MCA 为最大数数能力
组别 例数 MPT t P治疗前 治疗4 周后对照组 45 3.98±0.78 6.00±1.38 -8.250 0.000试验组 45 3.87±1.14 6.91±1.52 -11.453 0.000 t 0.539 -2.976 P 0.591 0.004组别 例数 MCA t P治疗前 治疗4 周后对照组 45 4.84±1.21 5.84±1.20 -4.062 0.000试验组 45 4.62±1.25 6.49±1.58 -5.560 0.000 t 0.859 -2.179 P 0.393 0.032
3 讨论
口语表达需神经、肌肉以及多个系统共同参与完成,当人体有说话意愿时,大脑皮层接收到信号后产生神经冲动,指挥气管、肺、声带、口腔、鼻腔等器官协调运动产生言语,完成构音过程。卒中后构音障碍是由于脑组织损伤造成与发音相关的肌肉群发生收缩性改变、麻痹、运动不协调等,属于运动性构音障碍,西医治疗以语言康复训练为主,但尚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因此,十分必要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针灸治疗学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通过针刺或艾灸刺激腧穴,疏通经气,调节人体阴阳归于平衡,从而进行病症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构音障碍属于西医疾病名称,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舌本病”范畴,部分中医医家将其描述为“言音不正”“舌暗”等,主要临床特征为舌体强硬、言语不清晰。语言康复训练通过纠正身体姿势、肌力、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性来促进言语的改善,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病病位在脑与舌咽,舌“上通于脑,下达于脏腑”,舌面脏腑分区与经脉循行理论相关,遵循“近部取穴”“循经取穴”的原则,快速点刺舌体特定部位,可调节经络,理气通窍。聚泉穴是舌面主穴,针刺此穴具有开窍通络之功效。舌面具有丰富的末梢神经感受器,针刺可促使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兴奋,促进舌咽运动恢复,还可反射性增强中枢神经兴奋性,激活语言区的正常功能。有研究指出,舌针刺激可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增加受损神经的血流量,促进受损脑促织恢复[7]。陈杰奎和刘振寰[8]通过基础实验证实,针刺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大脑血管新生,改善大脑微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舌面点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提高对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MPT 主要反映言语呼吸质量,是衡量言语呼吸支持能力的指标。MCA 是反映呼气与吸气协调性以及言语时呼吸稳定性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4周后,两组MPT、MCA 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呼吸支持能力及呼吸与发声功能协调性,且辅以舌面点刺法治疗后效果更佳。综上所述,舌面点刺法结合语言康复训练可提高对缺血性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利于改善其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