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拧紧思想的“总开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建设的重大创新与发展

2022-05-18戴立兴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总开关治党理想信念

文_戴立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将其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来抓,极大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一、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丰硕

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决定一个政党、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9—40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保持了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1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理论创新方面,我们党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将其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两个确立”,更加强调了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四个伟大”的顺利推进指明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二是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

用新思想武装全党,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引领,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理论研究跃上新台阶。为加大对新思想的研究、宣传力度,在建设好原有理论研究机构的基础之上,经党中央批准,全国先后分两批成立了18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理论研究再添“主力军”,有效带动了各类相关理论研究机构的发展。相继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等一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各级各类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国家、地方、高校等培训体系不断建立并完善。

二是党内学习教育呈现新常态。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五次全党集中学习教育或活动。尽管这些教育或活动的主题与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目标一以贯之,都是为了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上受到洗礼和锤炼,更好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树牢理想信念,达到补足精神之“钙”的目的,不断增强全党同志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

三是理论宣传掀起新热潮。为推动学习、宣传新思想工作落到实处,中央和地方上下联动,组织各级各类宣讲团队,开展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除了传统媒体,以“学习强国”为代表的一批网络新媒体凭借丰富的学习资源、新颖的学习方式,成为理论学习的“知识库”“资源站”“掌中宝”。同时,制作了一批反映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政论性电影电视作品,既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教育片”,也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必追剧”。

二、加强全党理想信念教育,拧紧共产党人“三观”的“总开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全党同志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布局。

其一,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能否坚定不移,是共产党人的情操、品德是否高尚、纯洁的重要体现。他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压舱石”,人生“三观”的“总开关”。他还指出,如果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压舱石”的严重动摇,随之而来的是“三观”出现大的问题,这对党的事业是极其不利的。其二,揭示了理想信念的核心内容。针对少数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共产主义迷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页)。其三,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到理想信念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德”强调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有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总之,“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奋斗”(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全党同志都要抓好党性教育、党性修养这一共产党人的“心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我们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说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41页)抓好道德建设,一是弘扬我们党大力倡导的以“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二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看待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苦与乐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观”问题,坚守道德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三是教育全党同志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用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信仰信念,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四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始终保持坚强的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有“看齐”意识,要自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这也是对党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为此,加强全党思想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同时,理想信念坚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8页)。

三、强化方向引领,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8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推动这一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

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无论是在对象、内容、范围上,还是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没有变,也不会变。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全面实施,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根本变化。

一是高度重视。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全党共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二是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我们党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理顺了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体制机制。三是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了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更加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一是阵地建设不断拓展。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持续拓展,一个多维立体的思想舆论传播大格局逐步形成。二是内容更加丰富。近年来,为了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我们党持续开展一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百年发展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三是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主流思想舆论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一是澄清了诸如“人民民主与西方‘宪政’民主异同”“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的关系”等一些模糊或错误认识。二是对于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等错误社会思潮、观点,进行了有力批判,实现了人们思想上的正本清源。三是大力整治网络乱象。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劣迹艺人以及流量明星乱象和畸形“饭圈”现象,开展强有力的整治,推动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注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大外宣格局,注重向国际社会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更加鲜明。

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推进党建理论重大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党建思想。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关系可以简要归纳为: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前者为后者提供价值引领,是后者的理论支撑;后者为前者提供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巩固前者的成果。两者有机统一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做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要坚持“软约束”和“硬约束”同向发力。第一,抓好“软约束”。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注重解决思想深处存在的问题,以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为着力点,坚定理想信念,夯实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坚实基础。第二,抓好“硬约束”。以强化制度的执行为工作着力点,用规范的制度约束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以“明规矩”破“潜规则”,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提供制度支撑。第三,抓好“结合点”。将“软约束”转化为“硬约束”,必须将党的思想建设的先进经验变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提高思想建设的制度化水准。第四,抓好“关键少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制度意识,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总开关治党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构筑教育强国梦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生成逻辑与推进思路
坚定理想信念 拧紧全面从严治党“总开关”
把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开关”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