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建设主要成就

2022-05-18李正华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党党章党中央

文_ 李正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过程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方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更加自觉坚定

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更加自觉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针对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关系党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他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就是一句空话。”(《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0页)他强调,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19年1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强调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理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意识、政治勇气、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政治品质、政治能力、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底线、政治上合格、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政治清明、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态、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执行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忠诚等一系列党的政治建设方面的概念,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将坚守正确政治方向作为重中之重,将紧扣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将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工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党员政治理想,提高党员政治素养;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展政治巡视,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整治党内存在的不良风气,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和话语体系。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逐步形成了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融为一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党的建设新格局。

二、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就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至关重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选举习近平同志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拥有一个有能力的中央和全党公认的领袖,是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条件。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对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四个意识”。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的整体战略要求,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立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2017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党中央还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如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报告工作,中央政治局同志每年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书面述职,健全一系列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机制等,这些制度举措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高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力保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效提高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党的政治建设,根本是要防范化解思想涣散、纪律松弛风险,使全党自觉而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针对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始就反复强调要警惕“七个有之”。他指出,“七个有之”本质上是政治问题,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形成利益集团,妄图攫取党和国家权力;一个是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作祟,大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为了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五个必须”,强调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存敬畏之心,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之弦。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尊崇党章并不断完善党章,对于建设一个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重大。党的十九大审议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首次在党章中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具体化,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制定、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还制定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工作规则,建立完善巡视制度,并把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作为党内监督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八后,开展学习教育成为常态。特别是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党内教育由“关键少数”扩大到全体党员,将学党章党规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2021年,党中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史学习教育等结合,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2020年12月,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三力”既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不断净化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生态这个概念。随后,他又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大批大案要案,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提高了党的威望。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政治生态走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认真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强化政治把关,确保选人用人工作的正确方向,注重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坚决把政治上的“两面人”挡在门外。实施“强基培苗”工程,夯实基层基础人才支撑,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育力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严肃查处任人唯亲、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努力确保干部队伍纯洁。

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前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12个方面作出规定,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通过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以顽强意志正风肃纪,在“打虎拍蝇猎狐”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压实管党治党责任,积极营造讲政治的良好风气。制定科学严密的制度规范,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一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主体和党内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在党内生活中磨砺党性。充分利用党的组织生活载体,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创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方法,激发党内政治生活的生机活力。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为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讲党性不讲私情,努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不断增强。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7年第1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不断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党中央积极营造健康洁净的政治文化,构建反腐败协同工作机制,营造“山清水秀”的从政环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挖掘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营养和思想精髓,继承弘扬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巩固党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甄别外来政治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外来腐朽政治文化的侵蚀。党的十九大把“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写入新修订的党章。

五、把紧扣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

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党章中的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果有了自己的私利,那就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30—31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将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由人民来检验,生动诠释了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党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的历史,也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在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揪心事上,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有效赢得民心,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始终把人民的期盼变成党的奋斗目标。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实际,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标准里。“堵漏洞”“补短板”“固底板”,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严惩腐败分子,以零容忍态度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以良好作风取信于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猜你喜欢

全党党章党中央
时局图
爷爷是个“党章迷”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从“看齐”说开去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关于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