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本都是相通的

2022-05-18储冬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4期

摘要:陈平原先生的《大学小言》谈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其中指出的种种问题,有不少在基础教育领域同样存在;阐发的种种观点,有不少对基础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学校管理中,过多的评选也是一种折腾;高品质的教学,要兼顾学生的才情与才能;教师的专业成长,宁静方能致远;对学生的培养,追求有才华却不可横溢;教育,应该回归常识。其实,教师的专业阅读不必过分拘泥于学段或学科,教育工作应该形成跨界思维。

关键词:《大学小言》;教育常识;跨界思维

一、 内容简介:从比较的视角思考中国高等教育

陈平原先生的《大学小言》谈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兼及“大视野”与“小感触”。先生从他熟悉的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入手,但是明显超越“校史专家”的眼界、趣味与责任。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就是努力走“平民路线”,努力挤掉文字中的水分,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据”。阅读这本书,我们教育人首先应该学习先生这种为文的风格。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媒体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文字泡沫”——看起来是“一套又一套”的,实际缺乏真切的思想,难以给人以真正的启迪。先生在这本小书中收录的大多是短小的文字,但是处处闪烁着思想的光辉,能给人以智慧。

阅读这本书,首先可以获得对内地和香港教育的一种直观认识。多年以来,先生游走于世界各地,因而有机会观察、感受各地的高等教育。其中,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是先生最了解的两所高校。仅以对两校学生的比较为例,就可以看出先生对两地教育的精准拿捏。在先生眼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气势如虹,很有精神,把才气都写在脸上,张扬,读书刻苦”;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勤奋且规矩,很早就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意识”。北京大学的学生意气风发,喜欢谈论理想、文化和政治;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很少谈论理想,课堂上“一旦脱离技术问题,听众便反应漠然”。

二、 阅读体悟:高等教育的不少问题在基础教育中同样存在

教育本都是相通的。先生在《大学小言》中指出的种种问题,有不少在基础教育领域同样存在;阐发的种种观点,有不少对基础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 思管理:过多评选也是一种折腾

先生在好多年前就撰文指出:学问是“做”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在先生看来,做学问不该是对抗赛,而应接近表演赛。若是前者,矮子里总能排出高个子来;若是后者,则要求每个人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很可惜,目前中国大学的职称评定及奖项评选大多采取前一种策略——即便评选过程“公开”且“公正”,也不能保证获奖者真的就成绩优异。

反思一下: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是怎样引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我们常常开展的也是对抗赛。难怪有教师说,参加很多评选,其结果不仅取决于“我怎么样”,还取决于“我遇到了谁”。实际上,教师发展、教育工作是复杂的“良心活”,很难简单衡量,而过多评选反而干扰了教师的尽情发挥。我们在“组织评”与“指导做”上到底应该怎样平衡?能否建构更客观的标准?……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一个简单的回答是,从语义区别上看,我们可以用“评论”代替“评选”,用“形成性”代替“终结性”,用针对个体的“观得失”代替针对群体的“分高下”,就像品评艺术品一样。

(二) 品教学:兼顾才情与才能

先生说,在北京大学给学生上课,他更注重“训练、才情与舞台”,因为北京大学学生的志向不用操心,缺点普遍是眼高手低——“眼高”没有问题,“手低”则必须修补。在香港中文大学,则更多讲述“学者的人间情怀”,因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勤奋且规矩,很早就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意识,必须打碎条条框框,勉励其重建志向,扩大视野与驰骋想象的空间。

判断教学品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程度。照本宣科的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只是从教学内容出发,一厢情愿,甚至自说自话。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特点,应该是教师实施高品质教学的重要前提。由此想到一种现象:有些所谓的“名师”拿着一个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以不变应万变”地在全国“巡演”,甚至每一年、每一地、每一遍都“惊人地相似”……全国各地的学生真的都可以这样教学吗?稍一思考,就让人心生疑虑。

(三) 聊教师:宁静方能致远

先生说,各大学的“高标准”“严要求”,常使年轻教师手忙脚乱、心气浮躁,根本没有时间深入思考问题或从容读书。他曾给北京大学校长建议:要善待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据先生自己回忆,当年刚留校,学校的一切都是“从长计议”的,系里给一学期时间,让他们好好听课、备课。不像现在,巴不得你今天报到,明天就走上讲台,后天就成为骨干。再好的苗子,也得用心栽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急功近利,是会出大问题的。

如何善待年轻教师呢?我们应该尽量给他们多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备课、听课、评课”上多用点功。不能打着锻炼、培养的旗号一味“压担子”,让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的“壮工”,整天沉溺于烦琐的事务之中,没有时间好好地研究学生、思考教学、反思教育。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不能简单地“压担子”,而要“搭台子”“出点子”“指路子”。入职初期的这段时光对每一个年轻教师而言,都是关键的人生转折点,要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安安静静地做教师,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底面越宽、根基越实,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四) 谈学生:有才华却不可横溢

先生回忆自己当年考北大,送论文给王瑶老师看。王瑶老师的评价是“才华横溢”。看到王瑶老师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先生也很高兴。可接下来王瑶老师的点醒则让先生出了一身冷汗:有“才华”是好的,“横溢”就可惜了。什么叫研究生教育?就是让你的才华不要随意横溢,而是积累起来,在预定的区域、按可控的方式,精彩地、恰如其分地呈現出来。什么是好的大学?好的大学就是让有才华的人善用其才华。

学生求学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找到自己的优势智能和研究兴趣。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的工作、学习与兴趣、特长结合起来,必将终身受益。倘若能够这样,那么很多所谓的辛苦都不再是辛苦,所谓的负担也不再是负担。教师最重要的价值是为学生学习、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果能指导学生在自己的兴奋点和闪光点上,有规划地、有层次地发展自己,更精彩地呈现自己,就更好了。

(五) 悟教育:教育应回归常识

先生所说的常识,不是孔子与柏拉图的异同,不是卢梭与杜威的高下,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贴近本原的基本判断能力。如,教育是有用的,教育是要慢的,教育是讲究积累的……而这些最简单的道理,在一个高谈阔论的时代,反倒容易被遗忘。大家总想找捷径,抄近路,然后一路凯歌、歌舞升平,这不是办教育的心态。教育是实践性学科,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需要的是良心、责任和本领以及情怀、勇气和担当。

对于教育常识,我们缺乏起码的敬畏,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找寻种种捷径,希望所有的改革都能立竿见影。看着教育领域种种口号的翻陈出新,再看看周围的学生、教师、学校、家庭,这么多年的改革实践,教育到底改变了多少?教育不需要那么多的暴风骤雨、大刀阔斧,教育需要水滴石穿、润物无声。教育变革的“最后一公里”在课堂,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这也是教育的常识。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没有所谓的“万能公式”,“包治百病的都是假药”。顾明远先生曾说:教育是极其复杂的事情,每个人均有可为之处。这前半句说明了教育的极端复杂性,而后半句则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只要立足自己的岗位,截取一个小的切面,就都可以有所作为,甚至可能大有作为。

三、 思考延伸:教师的专业阅读不必过分拘泥于学段或学科

其实,教师的专业阅读真的不必过分拘泥于所谓的学段或学科。试想一下:张奠宙先生、史宁中先生的诸多论述都是以中学数学为例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又何尝不能滋养我们的小学数学教育呢?我在思考自己的教学主张时,看到广西著名特级教师、南宁市第三中学校长黄河清在中学数学领域把“问题导学”研究做得风生水起,阅读他的专著《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法》,获得很多启迪。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都是教育数学(而非学科数学、生活数学),它们“在大道理上应该是相通的”。

十多年前,我的一篇论文《儿童的智慧在指尖跳跃——数学实验的内涵诠释与实践探索》获得省级征文评比一等奖。现在回忆起来,当时有不少灵感都来自对中学数学教育的参考和借鉴。

那一年,我教四年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个带有实验性的实践活动——“怎样滚得远”。对于这个实践活动,我发现,很多教师都搞不清教学的目的所在,组织不好教学的过程,甚至对实验结果的合理性都缺乏正确的判断。进而发现,“数学实验”这个专题对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俨然还是一个盲区。

当然,上面的认识只是一种从现象出发的简单推测,实际情况到底怎样?就此话题,我专门在几所学校选取了部分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于是,我便开始了对此问题的系统关注和初步实践。

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我發现,当时在小学阶段,教师对数学实验的关注的确不多,但是到了中学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就多了。于是,我找来中学数学实验的相关文献参考、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另外,当时我在学校教导处工作,分管学校的数学、科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机会经常参与科学学科的一些教研活动。我发现科学教师对实验的把握比数学教师更“专业”——并不停留在“实验似乎就是操作,操作俨然就是实验”的浅层次上。

在问卷调查、专题学习、学科借鉴的基础上,我对小学数学的实验教学到底该如何认识、如何组织,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于是,我从当时任教的四年级教学内容中又选取了几个相关内容开展案例式研讨,从而让思考更为明晰。

后来,我将自己关注和研究“数学实验”这一专题的全过程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便有了那篇获奖论文。思考和实践的过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真正成文的过程则顺畅多了,从动笔写作到修改定稿也就几天的时间。

在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有两点突出的体会:

第一,从纵向上分析,学科教学研究应该有一种跨越学段的视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可以向幼儿教育和中学教育学习。关注数学实验,我从中学数学教育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最近,我在关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又向幼儿教育借鉴了不少智慧。

第二,从横向上分析,学科教学研究应该有一种跨越学科的格局。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还可以向其他学科的教学去学习。现在,我们常常倡导教师跨学科听课、研讨,其目的就在于此。也许只有打破了学科的壁垒,才可能在更高处把握住学科教学的本质和方向。

不但要看一看其他学段、学科的书,而且可以多听一听其他学段、学科的课,在其他学段、学科中交几个挚友,和他们聊一聊自己的思考,谈一谈自己的困惑。或许,这样的交流更能够给我们以启迪。我有几个中学界的朋友,教语文的、教数学的、教英语的、教物理的都有,每次和他们畅谈,都有很多启迪,他们对学科、对教育的理解,常常会触及我的思维盲点。

一次,学校策划新年联欢活动,几天时间全校的学生都不带书包进校园,以项目学习为抓手开展专题研学活动。有一位原来在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到我校,她根据幼儿园校园布置的经验,为我们策划了全校的环境布置。在她看来一切都是那样的“驾轻就熟”,但是,她那些经济实惠的“创意”实在是让大家都为之叹服。

教育工作者倘若能有一种超越学段和学科的视野和格局,形成跨界思维,不必经常,偶尔能在学段和学科之间“窥视”一下,则可以“打开又一扇窗”,因为新鲜感、陌生感本身就容易给人带来灵感。(储冬生,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