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三重维度探析

2022-05-18牛丽莹乔学男韩敬瑜

公关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高校

牛丽莹 乔学男 韩敬瑜

摘要: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學过程,是培养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又是转化学生生命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以“融入理论要素维度”为基础,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完善生命教育的内容;以“融入能力要素维度”为动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以“融入价值要素维度”为保障,探寻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三重维度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生命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指引,能够促进其教学实效性的最大化。

关键词:生命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课

作为思政课教师应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秉持全面的育人观,即培养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塑造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新的环境之下,应用积极的生命状态肩负起伟大的时代使命。高校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又是转化学生生命认同感的重要手段。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实现的重要方面,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又符合教育的目的。通过以“融入理论要素维度”为基础,以“融入能力要素维度”为动力,以“融入价值要素维度”为保障的三重维度,是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

一、融入理论要素维度——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基础

1.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前提是来自于个体生命的存在,生命对于世界的存在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引下进行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于个体成长至关重要。针对如何把生命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存在有关“生”与“死”的相关论述。在《论语·卫灵公》提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思想当中认为“生死有命”要拥有“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重视生命的价值,追求的是一种至高的道德生命。在《庄子?大宗师》提及“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道家思想当中认为古代的真人,不因生存而欢愉,也不因死亡而恐惧,体现在对待生死问题时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去加以改变。立足当前,在“健康观”的指引下,要加强对于生命教育的紧迫感,推动生命教育的体系化建设。

西方对生命教育的探讨最早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围绕着死亡进行教育。20世纪 60年代,美国学者J.Donald Walters于1968年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美国于1976年就有1500所中小学已经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直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就基本普及了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生命教育,主要依托于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来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生命的内涵,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2.完善生命教育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教材中,就第一章中所涉及到的“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中就明确提出“正确看待生与死”,[ 1 ]但内容较为局限,不够全面。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围绕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突出其重点内容,完善生命教育的主体内容。生命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带领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探索生命的过程,感知生命的可贵。

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认识生命的教育、尊重生命的教育和生命意义的教育。首先,认识生命的教育,具体体现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人具备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人的本质属性。个体应该在正视与自身关系的基础之上,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其次,尊重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尊重自身生命的基础上,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生命。认识生命是尊重生命的基础,以此为契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的教育同时要加强死亡教育和幸福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最后,生命意义的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寻找生命的价值,在感悟生命的基础之上,能够敬畏生命。在认识生命和尊重生命的共同推动下,来提升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

二、融入能力要素维度——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动力

1.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从学生“身体”出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就发布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其报告中就呼吁世界各国教育要把目标聚焦在生存教育上,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

针对当前我国生命教育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就提高生存能力要做到以下三点内容:首先,培养学生的“自理力”,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学生都能自己发现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判断。自我的力量是成就学生的重要因素,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培养学生的“适应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环境不会因为个人而发生改变,要学会变通之法、自我调整,要学会适时而动、适时而变,要学会随机应变、相机而行。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最后,培养学生的“强体力”,强健的体力是一切因素的前提条件,具有强健的体力,能够提高学生抵抗危险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因此,教学当中应纳入相应的实践课程,带领学生接受艰苦训练,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2.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从学生“心理”出发。我国高校中频频出现学生轻生事件,其侧面展现了学生抗挫折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大学生抗挫能力较低的原因较多,高校、社会及家庭对于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都有责任,但在校大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所以当前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就落到了高校手中。

就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加强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其次,创新教育形式。立足本时代,说教的教学效果较差,不足以吸引学生,所以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应该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最后,倡导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逆境中成长,铸就坚强的意志品质,挖掘积极的心理潜能。

三、融入价值要素维度——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保障

1.探寻生命的意义。通过生命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生命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生命意义的探寻。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容易出现迷茫焦虑、意义缺失等情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因此,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需求,来呵护学生的生命情感。人与动物之间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并不断探寻生命意义之所在。每个个体生命的真谛就在于人们不断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生命的意义决定了每个個体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共情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充实生命情感,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生命的意义。

2.尊重生命的价值。在探寻生命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以实际的行动彰显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价值的升华。然而生命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给予人民更多地思考与警示,要不断增加生命本身的敬畏感,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背景之下,更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其中离不开对于生命价值观的引领,来发挥教育的最大合力,尊重生命的本身价值。在我国面对风险与挑战时,绝大多数的青年同胞勇担使命、勇挑重担,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自身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社会价值,最终实现其生命的内在价值。教师应积极拓展生命教育的维度,在学生思想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化解当前现实的生命困境,实现生命的价值与追求。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认识生命、提升能力、尊重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三重维度”入手,就生命教育的开展进行探讨。

(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2020-KYYWF-0570)阶段性成果。黑龙江工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构建“CDIO”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路径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序号8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节选[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3-5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生命教育高校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