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写出真情实感

2022-05-17江苏省高邮第一实验小学于新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章情感作文

江苏省高邮第一实验小学 于新源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痛,觉得没什么可写,为了完成写作任务,甚至胡编乱造,作文水平就不用想了。文章应以情动人,用心表达自己对人、事、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然而这种看似基本的写作要求并不容易实现。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从书上复制所谓的好词佳句,应该把真情实感渗透到每一句话中,用词准确得体,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动读者。

一、什么是真情实感

真实地记录所见所闻,不夸张、不修改、不歪曲,真实地反映生活。那么,所有文章都来源于现实吗?也不是,童话就是经过想象、夸张写出来的作品。但是它们都有现实依据。比如《皇帝的新装》,虽然不是生活中的故事,但它真实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愚蠢、虚伪和自欺欺人,既符合生活逻辑,也反映了现实生活。因此真实情感应符合人物的背景、身份、年龄、性格、特征等。

二、为什么难以抒发真情实感

1.作文立意过高

教师希望学生写出的文章含金量高,比如写某件事时,一定要得到有益的启发和教育。如果写人,必须写他高尚的品质。立意过高,很多学生感到困惑,很多时候绞尽脑汁也不能把故事中的深意挖掘出来,只好摘抄范文,东拼西凑。

2.教师选材单一

教师的选材单一,指导不够灵活。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按教材的要求,教科书规定应该写的内容就让学生写,该是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一丝不苟地执行,导致指导缺少创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想写什么和喜欢写什么的要求被忽视了,最终的结果是作文内容不具体,情感不真实。

3.学生无话可写

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再加上学习压力、繁重的作业,家长有任务,教师有任务,有时候忙得连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哪还有时间考虑其他事情呢?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当然无话可写,只能通过编造和复制完成写作任务。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教师很依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其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也会产生学习热情,用心写作,文章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了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让写作变得生动有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放松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体会、感受,从产生写作热情,抒发真情实感。

教师要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文学功底,还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2.多读多看多写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写作方法、结构、立意都值得学生模仿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阅读不同的书籍,可以是诗歌、童话、寓言,也可以是杂志报纸,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文学书籍还是科普读物,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感兴趣都可以阅读,教师不做过多限制。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摘抄本,遇到好词好句时,及时记录下来,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印象,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获取丰富的体验和感知,感受多了,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

教学实践至关重要,学生无论阅读多少本书,只有实践,才能获取直接经验。教师要打造实践平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大自然中,走进社会,认真体会和感受,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记录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还可以把平时和他人说的话记录下来,积累得多了,慢慢就能掌握写作的门道,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3.加深对生活的感受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令我们感动或者有很多感触的事和人,虽然学生每天的生活看起来雷同,但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生活里有很多值得关注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媒介。很多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不正确,认为一定要写立意宏大或者有意义的事,觉得生活中琐碎的事没有必要写。这说明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对生活没有真切的感受,所以看到题目,不知道该如何写,踌躇了半天,只能东拼西凑地凑够字数。

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让直接经验变成生活沉淀。生活是个宝库,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学生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但是由于学生观察能力不强,所以经常忽视这些细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回忆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人。还可以让学生在睡觉前,闭着眼睛回忆一天中记忆比较深刻或者有意义的事,思考应该如何将其转化成文字。可以将这种回忆作为常态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形成回忆的意识,并且结合自己的回忆谈一谈有哪些事情可以写成文章。

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关于生活感受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说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有些学生认为一件事如果没有意义,就不应该写成文章,这体现出了学生对有意义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事才能称得上有意义,但事实上只要对自己有帮助或者有影响的人和事,都算有意义。比如,今天出门看到了一只小猫,觉得非常开心,这件事就是有意义的;今天掌握了一个数学解题方法,获得了成就感,是有意义的;看电视时有个情节让自己感动,这也是有意义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情感变化记录下来,为文章注入鲜活的血液,打开学生思维的枷锁,让学生重新认识生活,体会生活,思考生活,让生活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都充满意义,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

学生年纪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更愿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游戏活动不仅能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爱上写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运用常态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定期写作,从而养成写作的习惯。要根据写作主题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放松身心,在活动中抒发情感和表达观点,借由沟通和交流获得更多写作视角,为写作提供真实的情感素材。

教师还要把握教学节奏,控制教学进程,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有的放矢地把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没有那么难。

5.写亲身经历

真情实感,首要条件是有“真情”,即要写亲身经历,只有写真实的故事,才能抒发真情,即使语言简单,也能让人动心。很多学生的作文像老生常谈,因为他们不注意挖掘生活,写母爱,要么写雨中送伞,要么写生病去医院;写友情就是同学主动借文具;写努力奋斗,就写自己糟糕的考试成绩,在别人的劝说下重拾信心;写自信,就写考试失败,并在父母或教师的帮助下,重获成功……这种“老资料”被无数学生使用,还能感动读者吗?

想要通过真情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挖掘让自己真正感动的素材,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6.精心描写细节

真情实感并不是凭空而来,必须以真实的经历为基础,还要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尤其重要,否则即使内心有丰富的情感,也没法表达出来。掌握了写作技巧,即使区区几个字,寥寥几笔,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描写人物,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而侧面描写是通过他人的言行等衬托人物,塑造人物的个性。写作时可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让文章有立体感,以吸引人阅读。

7.恰当运用语言

语言是展示人物个性的窗口,鲁迅的文风犀利,老舍的语言朴实通俗,汪曾祺的语言轻松自由……越是成功的作家,越不会使用晦涩华丽的语言,相反会选择舒适流畅的语言。很多学生的“语言通道”不通畅,要么过于生活化、口语化,失去了书面语言的文学性、简洁性;要么故作深沉,语言华丽、空洞,没有童真童趣。这两种语言风格都会让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比如说白话不能体现文学功底,40分的作文,一般能得32分、33分就不错了;花哨的文体,在评分中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少数教师喜欢,会得36分以上,但大多数教师认为花哨的文体是伤害真情实感的行为,给的分数很低。学生要不断练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感情抒发得更真实。

8.重视课外阅读

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广泛而高质量的阅读,什么样的阅读是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呢?什么样的文章对写作最有帮助?答案是阅读名家名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是精神养料,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抒发真情实感。人们脑海中想到的文学名著,要么是具有一定情节的小说,要么是出版了很长时间,描写的情景与现在相去甚远。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社会知之甚少,缺少情感共鸣,不能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相比之下,现当代散文家的散文和同龄儿童的优秀作文则充满了生机,阅读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生活,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抒发真情实感就容易了。

9.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

内隐内敛是很多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喜欢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写作时束缚手脚,只会用最通俗、最普通的方式写作。无论是选材还是语言,清晰地表达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了。写作是培养学生独特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那些习惯于在生活中表达自我的学生,能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幼儿很少进行议论文写作,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仍然很重要,大人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生活中问题的看法,如“学生应该带手机上学吗”“业余时间你是选择体育锻炼还是帮父母做家务”,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逻辑思维,让他们敢于在作文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抒发真情实感。

10.父母要乐于与孩子分享生活感受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成年人的思想通常比学生深刻得多。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交流观点和看法,让孩子也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样,写作时就不愁没有灵感了。生活是写作的沃土,爬泰山,看到勤劳的搬运工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观察搬运工走路的姿势,从而联想到在山顶喝水是多么珍贵,写作的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在“感恩”和“赞美劳动人民”这两个主题上。亲子沟通可以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敏感,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真实地记录所见所闻,不夸张、不修改、不歪曲,真实地反映生活,这样的作文才是最好的。“真情”的关键在于“真”字,不仅体现在作文内容上,还要斟酌用词。写作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学生要用心体验和感受,用心写每一篇文章。

猜你喜欢

文章情感作文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