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

2022-05-17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朱春洁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作文活动

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 朱春洁

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情感淡漠。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这是传统作文教学中欠缺的。教师为了解决写作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创造性教学。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像作家一样在写作中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抒发情感,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抒发情感,选择哪些题材、如何确定写作方向,都需要教师的指导,否则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作文教学中蕴含着很多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元素,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掌握知识与个性化发展统一起来。

学生的年纪小,阅历有限,作文内容比较单一,为了充实作文内容,需要抒发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模式化,没有童真童趣,空话、套话较多,真情实感很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写作兴趣,不感兴趣就不愿意写,为了应付差事写出的作文自然没有新意。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只是将自己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简写出来,类似简单的课堂练笔,算不上写作,这种模式化的写作容易造成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枯竭。童年有多姿多彩的经历,学生从这些独特的经历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写作时可以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虽然文笔比较稚嫩,但是这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感受到童真的美好。

二、创造性教学法的依据

1.学生的行为和特征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教学理念,将这一教学理念转化为现实成果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行为以及特征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在帮助学生发扬长处弥补不足的同时,为因材施教教学理想的落实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个性特征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其分别为:(1)与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优势具有一致性;(2)能有效弥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足。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安排创造性作文教学活动需将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激发出来,并在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将因材施教原则全面地贯彻到作文创造性教学活动中,并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最终在获得信心的同时,产生写作兴趣,从而主动写作,为作文创造性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造性作文教学的目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小学作文教学目标为基础,运用创造性作文教学方法,在满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需求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良好的品质。在明确创造性作文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需重视以下几点:(1)创造性作文教学工作开展的目标需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2)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创造性作文教学需应用与创造力相关研究工作的成果,并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其主要可划分为真创造与类创造两大类。分开来看,真创造通常指科学家研究的对人类生活具有全新价值的科研成果;类创造则主要指个体产生的全新观念、思想等。学生创造活动的开展大多为类创造,但是这类创造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们通常将创造力当作对社会或个人具有首创意义的相关产品。(3)创造性作文教学目标的制定需重视小学生心理发展具备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进一步增强教学目标的渐进性。

三、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在体会到活动乐趣的同时产生写作兴趣,以便写作过程中抒发真情实感,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此外,在创造性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我的老师”这个文题,让学生将“老师”作为整篇文章的关键词,围绕这一主题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一边想一边将作文内容通过符号或者关键词的形式展示出来,思维得到发散后对老师有了较深的了解,平时老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的场景都浮现在眼前,然后整理和归纳,避免写作时逻辑混乱、思维不清,而且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提取自己需要的素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提升作文水平。此外,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刻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可以用赞赏的目光以及欣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以更好地激励学生,让学生建立写作信心。良好的心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也能为创造性教学打好基础。如果教学氛围比较压抑和严肃,学生就不敢大胆想象和思考,一切听从教师的安排,唯教师的观点是从,创造性思维会被抑制,不能进入到积极的写作状态中。

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认知,不注重情感教学,只教授学生写作知识以及写作技巧,不告诉他们抒发情感的方法,这种作文指导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说教,可以看出传统写作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比如,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得非常兴奋,可以让学生轮流扮演老鹰,比一比谁抓到的小鸡多。游戏结束,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游戏时的感受,“小鸡”是有情感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小鸡被老鹰抓住是什么心情,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游戏的最终指向是写作,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体会。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发明创造,并说一说实验原理、功能和作用,然后讲解实验的整个过程,写出有逻辑顺序的文章。还可以安排各种竞赛,最好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需提前准备好问题,然后根据采访内容写作。还可以利用讲故事等方法写作,让作文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

3.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学会构思。首先,在写作过程中要完成选取写作材料、构建写作思路、确定写作内容、精细加工等写作步骤,写作完成修改文章,包括自己修改、相互修改和教师修改。学生在修改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同学的文章时,能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提升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之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先让学生写下评语,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完善作文。还可以进行写作小练笔,比如扩写、改写课文、写读后感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出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推荐课外读物,以阅读课外书的方式积累写作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悟,从而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艺术性较强的影视作品,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4.安排实践活动

对于成人来说,从事某项活动需要动机和理由,学生写作也是一样。写作是通过书面文字的形式沟通交流,但是很多学生在没有明白写作目时就开始写作,感到迷茫,不理解为什么要写作,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写作理由就容易了。比如,将写作放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中,让学生重新认识写作,认为写作能激起自己内心的期待。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实用性,可以将写作训练和交往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能在交流中表现出高涨的写作情绪。比如,将“童年趣事”为主题的作文改成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制定采访提纲,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采访,采访之后整理好采访记录,然后说说采访活动的意义,根据采访材料拟定作文题目。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写作素材和建议,避免学生偏离写作方向。写作后,可以根据本次作文设计主题班会,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了写作兴趣,作文质量就有保障了。

5.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动机”在本质上指的是能在维持个体活动过程中,使人朝某一目标不断前进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性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动机维持。就心理学相关研究可知,动机对学生参加活动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1)在观察生活以及积累知识的过程中,能主动思考,并产生认识、见解。(2)在行文构思活动中,能主动思考选用合理的行文布局,并借助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想充分地表达出来。(3)在文章基本成型时,能自觉检查、修改。上述活动与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调动成效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为此,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活动需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明确写作目标,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6.将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

写作素材不足,学生作文内容干瘪,致使作文教学的效率不能顺利提升,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教师过于重视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写作时没有素材可用,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产生了应付心理,自然写不出好文章。

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利用书面文字抒发情感的能力,教师要拓宽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将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放课堂、写生活作文的最终目的。要重视以下几点:(1)应用多种文体安排写作训练活动。(2)指导学生将学校生活融入到写作中。(3)加强写作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4)将作文训练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在创造性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上述方法为创造性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蕴含着很多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元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知识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统一起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信息,创造性教学法应运而生。所谓创造性教学,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放在第一位,只有学生乐写爱写,作文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创造性作文活动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