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合灸法及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2022-05-17张艳杰
张艳杰,杨 洋,卢 鑫
(1.漯河市中医院康复院区,河南 漯河 462000; 2.漯河市中医院针灸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黏膜下层与直肠,患者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统计研究[1]表明:世界范围内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为0.5~24.5人/105,该病在北美及欧洲患病率较高,发展中国家患病率相对较低。但流行病学研究[2]显示,我国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该病具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其中以中年患者居多[3],其病程绵长,可迁延数月乃至数十年,且伴有高癌变风险[4]。常规西医治疗采用氨基水杨酸抑制剂、微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合成与释放过程,对肠黏膜起到保护作用[5];虽然西医治疗能控制短时间内的疾病进展情况,但长期疗效不佳,且治疗过程中常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丰富经验,遵循内外兼治的原则,通过中药、穴位敷贴、针刺等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采用穴位埋线合灸法及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平均(50.14±5.27)岁;病程平均(3.06±0.68)年;病变部位属于直乙状结肠21例,左半结肠8例,全结肠11例;肠黏膜病变分级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7例。治疗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平均(49.72±5.18)岁;病程平均(3.12±0.75)年;病变部位属于直乙状结肠23例,左半结肠10例,全结肠7例;肠黏膜病变分级Ⅰ级13例,Ⅱ级19例,Ⅲ级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6]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①主要症状:每日排便次数≥3次,或伴有腹痛、黏液血便、里急后重感,可伴有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症状。②病理学检查:肠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质水肿等表现。③肠镜检查:肠黏膜水肿、充血,可伴有小溃疡、糜烂等症状。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辩证为脾肾亏虚证。主症:腹泻、腹痛、黏液血便。次症:发热、腹胀、里急后重、嗳气、食少纳呆等。舌脉:舌质暗淡,苔白腻,脉细弱。包含3项主症或至少3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进行诊断。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③年龄20~65岁者;④本人签署纸质知情同意书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肠穿孔、肠梗阻等肠道并发症者;②过敏体质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系统性疾病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3.3 脱落病例标准
①病历资料不完整者;②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研究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由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0728,规格 0.25 g),1次1 g,1 d 4次,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加减:黏液血便者,加大肠俞;脾胃虚弱者,加脾俞;脾肾阳虚者,加关元。操作方法:对以上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0号羊肠线置入穿刺针内,针尖朝下与皮肤形成30~45°夹角进针,平刺法,刺入皮下约2.5 cm处,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组织并缓缓退出针管,穿刺部位采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间隔15 d可进行重复埋线,埋线位点选取在原位点偏离0.1 cm处。联合隔姜灸,操作方法:取一新鲜生姜,洗净切成厚0.3~0.4 cm、直径2~3 cm的薄片,在姜片中间针刺6~10个小孔。将陈艾绒搓成枣核大小的圆锥形艾柱。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放置姜片与艾炷,点燃艾炷尖端,以患者皮肤泛红但不起泡为宜,每个穴位灸3壮,1 d 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5.1 中医证候积分
按照《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8]的标准,依据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①腹泻症状,每日排便次数1~2次、3次、4次、5~6次、>6次分别计0~4分;②腹痛症状,按照无痛、偶有隐痛、隐痛反复发作、疼痛难以忍受分别计0~3分;③黏液血便,按照无、少量、大量、全部分别计0~3分;④里急后重,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3分。评分越高提示对应症状越严重。
5.2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3 mL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5 cm),取血清液保存于-70 ℃冰箱内备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R-397,R-1389,R-822)。
5.3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
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GQOLI-74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4个维度共74个条目,评分越高提示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越好。
5.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对比。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9]相关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恢复正常,病理检查结果正常,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轻度水肿、充血,病理检查提示炎症介质浸润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肠镜检查提示肠黏膜偶见溃疡、糜烂,病理检查提示炎症介质浸润有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7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 分,
8.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CRP、TNF-α及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8.4 两组治疗前后GQOLI-74问卷评分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GQOLI-74问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GQOLI-74问卷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问卷评分对比 分,
8.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5。两组对比,经χ2分析,χ2=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5 两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9 讨 论
中医学中并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名,但按照其疾病特征可归于“痢疾”“肠癖”等范畴[10]。久病缠绵、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内生寒湿,流注肠间,导致泄泻。痢疾日久则损阴耗阳,脾胃亏虚加重累及肾脏,终至脾肾亏虚、肠络失和,病久则血肉腐败、肉溃成疡。可见该病病机在于脾肾亏虚,需治以温中健脾、行气升陷之法[11]。中医疗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手段较多,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取穴方面,多数学者取足三里、神阙、天枢、中脘等穴[12-14]。本次研究行隔姜灸进行治疗,中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具有回阳固脱、疏风解表之功。隔姜灸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益阳补虚、温散寒邪之效。取穴中脘,因其乃胃之募穴,可行助气运化、调节胃肠之功;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要穴,可调理脾胃、扶正培元;神阙位于脐部正中,与皮肤筋膜、腹壁相连,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灸之可补益脾胃、调理肠腑、回阳救脱。3穴配伍行隔姜灸法,可祛湿逐寒,温经通络。现代研究[15]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生长,促进消化液分泌,可以预见隔姜灸可以很好地强化针灸的疗效。
为了强化隔姜灸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联用穴位埋线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抑制机体的炎症变态反应。穴位埋线是指将羊肠线埋于穴位对应皮下组织,并通过生物理化变化,对经络传递一定刺激,以达到疏经通络、调理气血的目的[16]。穴位埋线是以针灸作为基础理论,结合针刺、穴位封闭、刺血等多种疗法于一身的复合型疗法[17]。本次取穴上巨虚属足阳明胃经,适用于调和胃肠;足三里通畅导滞、温养脾胃,二穴相伍可祛邪扶正、清热利湿,助破除瘀血、运行血气。天枢乃足阳明胃经腧穴,中脘乃脾胃疾病治疗要穴,募俞配穴,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相互调节,对调理阳证、阴证俱见的疾病颇有成效。穴位埋线是一个相对持久的治疗过程,初期刺激短暂而强烈,后期刺激持久而柔和,可以凭借以上刺激对病位进行不断的修复与调整[18]。穴位埋线选用的羊肠线属于异体蛋白,埋入身体后可不断刺激淋巴组织与巨噬细胞反应,并对穴位产生生物化学刺激,导致局部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从而不断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化治疗效果[19]。
临床研究[20-21]表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进展可能涉及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R-轻链增强(NF-κB)、STAT3等多条信号通路,疾病过程中炎症因子起到了重要作用。CRP是一种急性时向反应蛋白,在免疫反应与机体防御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TNF-α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进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炎症介质,可以参与调节凝血因子、黏附因子、降纤维增殖因子等表达过程。IL-6参与调节细胞免疫过程,可以通过调节STAT3信号通路推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进展。李敏等[21]研究表明:IL-6、TNF-α等炎症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提示以上炎症因子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进展与复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调,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GQOLI-74问卷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明显缓解。结合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中医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P<0.01)。其原因可能在于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通过给予机体良性刺激能够加强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此外,中医治疗相对于西医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等优势,因此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但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较少,且随访时间较短,未能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疾病复发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扩大样本数量并延长随访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能够强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疗效,其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