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即时通信系统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17曾小琴
谭 丹,冉 露,曾小琴
(1.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重庆 400037;2.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护理部,重庆 400037)
急诊医学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的高速通道[1]。急诊医学科常设有预检分诊台、抢救室、急诊住院病房、手术室、肌内注射室、急诊收费室、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多个区域,各区域较为分散且不集中,但在临床工作中,各区域医护人员又需要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如何改善急诊各个区域之间沟通模式,快速实现科内各区域和医护之间的高效协同显得尤为重要。
1 背景及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医院急诊医学科各区域之间的通信主要使用传统的座机或手机单线人工呼叫方式,各区域医护人员之间存在通信速度慢、呼叫单一、等待时间长、响应慢等缺陷,而各区域无法建立快速高效的内部通信机制时,常常引起信息的滞后和延缓[2]。传统信息沟通模式主体流程见图1,该流程存在以下问题:(1)需定时打印并张贴各区域值班表,当某一医护人员有变动时,排班表可能需要更改,增加了排班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在不断修改中还有出错的可能。(2)对于突发事件响应比较慢,当突发事件来临时需要手动拨号一一通知每个协作区域,花费时间较多。(3)值班人员手机无人接听时,需再次查询二线值班人员的联系方式进行再拨打。这种传统的沟通模式、排班方式费时费力,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较为低效,公共资源得不到最大化的利用,并且多次呼叫无应答或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可能引发相关的“医闹”或“医怨”事件,严重影响了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并且传统的排班管理和沟通模式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降低了对患者及相关家属的服务品质。这一现状对急诊救治工作时效性影响非常大,而各区域医护之间高效的沟通往往决定了对突发事件的响应和处理能力[3-4]。因此,建立一套实现动态排班、改善低效沟通模式、可对多个区域进行多方呼叫的通信系统尤为迫切[5]。
图1 传统信息沟通模式主体流程
2 系统研发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结合临床经验研发的多区域智能联动呼叫系统,集成了该院的“军字一号”医疗信息平台,以中控系统为核心,以自动排班为基础数据,实现了全面的无线通信的覆盖。采用智能语音识别、实时通信技术、人脸识别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平板话机硬件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健壮、稳定、软硬件相互结合的智能即时通信系统。该系统可结合多学科会诊等视频手段,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呼叫和快速响应机制。
该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同时采用Spring框架进行功能模块的开发。系统整体采用前后端分离技术和3层架构,即表现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6-7]。在表现层上实现动态的人机交互;业务逻辑层上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和相关流程等;数据访问层上用于屏蔽不同的数据库类型及数据库的访问细节。表现层通过Restful接口原则实现对后端业务逻辑的访问及数据的交互[8]。系统软件逻辑架构见图2,系统物理架构见图3。
图2 系统软件逻辑架构
图3 系统物理架构
多区域智能联动呼叫系统还创新地将平板电脑与电话合二为一,通过平板电脑拨打电话,可同时呼叫医院急诊医学科内33部平板电脑终端,同时可对座机、手机的拨打实现全程录音,实现了不同通信网络的全覆盖[9-10]。多区域智能信息沟通模式主体流程见图4。
图4 多区域智能信息沟通模式主体流程
另外,多区域智能联动呼叫系统采用了自适应多速率(AMR)语音编码器。AMR以智能的方式解决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速率分配问题,采用自适应算法选择最佳语音编码速率,自适应选择某种编码模式进行传输[8],并采用基于小波分析的语音通话信号自动去噪方法,提高了通话质量[11]。
3 应用效果分析
该系统于2020年年初正式上线运行,在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各个区域共部署平板电脑33台,人脸识别考勤机5台。系统采用线上排班代替传统手工排班,简化了排班流程,保证了班次的灵活调整;采用人脸识别方式进行考勤,便于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管理;采用平板电脑实现了医护人员间的高效通信,代替了经常更换的纸质版通讯录,大大缩短了呼叫时间,保证消息传输的及时性与可靠性,提高了各科室员工的沟通效率,建立了智能联动的通信网络。医护人员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效提高了医院职工和患者对急诊医学科的服务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了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12]。并且,该系统可以扩展应用到院前急救患者的管理[13],即院前患者通过急诊排班系统自动呼叫值班电话,而值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院前需求,有效将院前急救、急诊和专科进行衔接,从而实现专科向急诊前移,急诊向院前前移的目标,让院前患者在第一时间通过生命体征的采集和诊断,进入专病中心流程,从而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4 小 结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国内首先创新急诊各区域智能化沟通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真正做到为患者服务。多区域智能联动呼叫系统可根据值班表自动识别各区域当前时间段值班人员详细信息及实时在岗状态,可对各区域的智能通话终端进行多方呼叫[14],并根据需要自动转为拨打值班人员工作手机或自动呼叫当日值班二线人员,同时会自动录音通话内容并上传至文件服务器留存。该模式可在我国急诊医学科进行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