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肉鸡饲养管理的三大要素
2022-05-17广金钟
广金钟
辽宁省北票市娄家店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1300
笼养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很多,本文就笼养肉鸡生产过程中的饲料、饮水、环境温度等三大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因为饲料和饮水管理是肉鸡健康生长发育的基础,而鸡舍环境控制是肉鸡健康生长发育的根本,疾病防治是预防为主,养防结合,保障肉鸡的成活率和出栏率。所以要想笼养肉鸡的安全生产就必须重视饲料、饮水、环境温度、通风等四大要素的实施调控。
1 饲料的调控
笼养肉鸡的饲料分为三个阶段:在鸡雏入舍到雏鸡体重达到0.5 kg 这个阶段为1 号料;在雏鸡体重达到0.5 ~1.75 kg 这个阶段为2 号料;在雏鸡体重达到1.75 kg 至出栏这个阶段为3 号料。饲料厂把肉鸡饲料加工好后灌装到运料车中,由运料车运到笼养肉鸡场,把饲料投放到料塔里,料塔再把饲料投放到上、中、下料线供肉鸡采食。饲养员第一工作就是喂料和匀料,喂料要有规律,通过匀料刺激肉鸡采食,要做到每日净槽一次,每日固定时间记录全天采食量。饲养员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对饲料质量的随时观察和把控,如饲料的色泽、气味、有无结块、营养的均匀度、饲料的冷热干湿情况和保质期的界定等。其中在夏季高温天要注意检查料温、霉变情况,及时调整或缩短存储时间,防雨水浇淋,同时定期清洗料塔;而在冬季雏鸡开口料要提前6 h 预温,并注意防止舍内冷凝水污染饲料,造成饲料酸败或霉变,也要防止料塔霜冻。
在肉鸡不同日龄阶段对采食饲料的料位调整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在饲喂雏鸡开口料的时候,料桶均匀分布,并靠近灯光、与水位平衡分布,料桶距离笼门15 ~20 cm 为宜。需要注意的是,饲料由于采食时间长,受水污染而变得潮湿的问题,因此要把控好开口料的采食时间。其次是雏鸡料的过渡时间点,雏鸡入舍48 h 后即可逐渐过渡料槽,并根据采食情况进行匀料,这时候匀料的次数可以与加料的次数相同。另外一点就是中鸡料的饲料注意事项,饲喂中鸡料每次要吃光,并且每日彻底净槽一次,而日匀料的次数是每日加料次数的一半为宜,至于熄灯前后要保持料槽里的饲料充足。最后一点是肉鸡后期料的饲喂注意事项,肉鸡后期料的饲喂方法和要点与中鸡料的饲喂注意事项一样。
2 饮水的调控
首先是水线的高度调控,检查各层各列水线是否高低一致,是否上下波动,2 ~3 d 调整一次水线高度,直到35 日龄为止。然后再检查水线的压力情况,自吸泵压力是否在0.1 ~0.2 Mpa 之间,水位管水位是否符合日龄管理,刚入雏时水线的高度与雏鸡的眼睛同高,36 ~48 h 后以30°角饮水,以后每3 ~4 d 调整一次高度,至35 ~36 日龄鸡群以40 ~60°角饮水为止,如有腿部疾病与均匀度差等情况,可考虑从水线高度上给予适当照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时候不得低于15 cm,如果水线不平,水位高度不超过25 cm,对雏鸡影响不大,但要注意雏鸡洗澡,并随后期逐渐调整到35 cm 以上,即雏鸡日龄达到35 d 时。最后检查水线的出水量,方法是按压乳头检查出水量,用手按压时,15 cm 压力可形成连续水滴,20 cm 可形成0.4 cm水滴流,30 cm 可形成0.6 cm 水滴流,25 日龄后的鸡如果不能形成0.5 cm 以上的水流,必须要查找原因。同时还要检查末位水位乳头与压力,保证24 h 充足供水,及时更换漏水乳头和清理堵塞的乳头,一般末端乳头出水量为第一周25 ~40 mL,以后的出水量公式为(周龄×7+35)×1.1 mL/min。
另外水线要定期清洗,不用药期间每5 天用带压水冲洗一次水线,每次用药后与免疫前后要冲洗水线,并检查冲洗的水质干净程度,分群与免疫前要冲洗水线,并于4 h 前换水,出完鸡后要彻底冲洗水线,进鸡前要保证水线洁净无污。同时还要注意水温管理,适当的水温可以帮助鸡群健康与增加采食,雏鸡的理想饮水温度为22 ~28 ℃,如果环境温度25 ℃,则水温为23 ~24 ℃为宜。25 日龄后健康的鸡只饮水温度15 ~22 ℃,水温长时间在5 ~30 ℃之外将造成大的损失,但免疫时由于鸡只是处于口渴状态,给疫苗后其饮水量是平常的4倍以上,因此要保证水温在22 ℃以上,防止鸡应激性吐水。饲养员要定期对水质与微生物进行检测,有硬度、总固体、pH 值、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等,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数据记录等,每天固定时间与饲料量一起记录全天的饮水量。肉鸡的水料比和鸡群日龄以及温度偏离目标的程度有关,在目标温度的基础上升高1 ℃增加6.5%的饮水量。
3 环境温度的调控
肉鸡饲养成功的关键是体感温度的管理,这里包含三部分:总体冷热适度、空间温差、时间温差。其中时间温差的问题最难发现、最难合理控制的,它的秘密在于通风量技术以及通风方式。首先明确的是肉鸡的温度设置和通风量与湿度相关的,针对肉鸡代谢的通风量如肉鸡一般第1 周温度约下降4.2 ~4.4 ℃,第2 周由于分群的关系一般为1.8 ~2.1 ℃,第3 周下降幅度为2.0 ~2.2 ℃,第4 周的生长速度很快,是免疫空白期,下降2.5~2.7 ℃,第5 周是生理转折期,下降2.2 ~2.5 ℃,第6 周下降约2 ℃。而定期检查各层各列的温差及笼内外温差,可用面部感知或用红外温度仪检查笼内外温差,不要只看传感器数据,要检查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差距,当鸡舍换气量加大时(3 台风机或以上时),笼内外温差随之减小。
温度管理还要关注室外温度、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与温差,特别是高湿的夏季尤其注意笼内的热气。如运输车装雏前适宜温度为26 ℃,运输时温度要求不超过28 ℃,最适温度为25 ~27 ℃,放雏时的温度要低于目标温度2 ~3 ℃,放雏后的温度32.6 ~34.0 ℃为适宜、底板温度最佳不低于31 ℃,并根据鸡雏健康情况适当调整。另外还要关注体感温度,因为体感温度是肉鸡对外界环境的外感冷热指数,涉及气温、气湿、气流、鸡只体重、羽毛状态等几个主要因素,体感温度是笼养肉鸡饲养管理的核心。最后还要了解肉鸡体温与体温调节的特点,如雏鸡1 ~5 日龄几乎没有体温调节能力,直到21 日龄,体温调节能力才基本建立,但在34 ~35 日龄时才具备较强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所以日龄越小对于温度的敏感性越高,1 ~3 日龄体温在39.5 ~40.9 ℃,4 ~7 日龄逐渐开始建立在41 ~42 ℃之间,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总之肉鸡体温是维持鸡体内环境稳定、循环、代谢、神经内分泌以及酶系统等生命活动正常的必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