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构建

2022-05-17张玉红王倚闻

大众文艺 2022年9期

钱 钰 张玉红 王倚闻

(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鞍山 114005)

一、背景

2020年6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内容,并对各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将价值观引领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乐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我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基础(一)(二)、幼儿歌曲演唱、幼儿歌曲弹奏、幼儿歌曲 即兴伴奏(一)(二)八门课程,其中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基础(一)(二)为必修课,幼儿歌曲演唱、幼儿歌曲弹奏、幼儿歌曲即兴伴奏(一)(二)为选修课,八门课程的开课学期贯穿于一、二、三年级的六个学期。本教学团队根据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特点,分析了音乐技能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指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会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以专业课为依托,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尤为必要。

(二)可行性分析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音乐技能课本来的属性,而是要充分发挥音乐技能课的育人功能,挖掘音乐技能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在音乐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一,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必须以情感的激发为前提,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音乐教育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学生在这种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其二,人们具有追求美的自然属性,对美的追求往往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音乐通过其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不同要素有规律的组合发出美的音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课程思政建设更加顺利。其三,在音乐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一种软力量,音乐教育不是以说教灌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而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点滴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接受教育。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科研成果匮乏

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高级检索栏中,以“课程思政”“学前教育”“音乐技能课”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检索出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文献共22篇,仅占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发表的社科类课程思政文献18941篇的1.16‰,且22篇文献中仅有2篇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科研成果,其余20篇均为中职或高职院校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科研成果十分匮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部分音乐技能课教师自身思政素养匮乏,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教师多数毕业于音乐院校,技能课教师更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教学上,自身具备较高的演唱或演奏能力,但是容易忽视对自身思政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音乐技能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持消极态度,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具备课程思政意识,但自身思政能力不足,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融入思政教育难度较大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是以传授学生演唱技能、弹奏技能、即兴伴奏技能为主要内容,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项音乐技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数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这些技能,五线谱不熟悉、键盘位置生疏、手指灵活度不够等等,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音乐技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课上有限的时间仅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融入思政教育难度较大,音乐技能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相融合。

(三)思政元素挖掘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在教学中往往侧重对学生弹唱或弹奏技能的培养,忽略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思政内容严重不足,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分离的现象较为普遍,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音乐技能课教师要广泛学习,积累丰富的思政素材,深度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价值,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找准音乐技能类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

课程思政不是把思政课的内容照搬到专业课程中,不是专业课“思政化”,而是要对专业课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挖掘、认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内化为品德修养。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找出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巧妙地将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以下分别从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建立多元的评价方案四个方面提出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议。

1.修订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大纲中融入思政元素,以纲领性文件为指导可以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传统的音乐技能课是以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音乐修养以及幼儿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强化学生的幼儿歌曲演唱、弹奏、即兴伴奏等技能为主要目标,缺少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课程目标。2021年,师范认证专家组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工作,本教学团队以师范认证为契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准对音乐技能课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以课程“幼儿歌曲即兴伴奏(一)”为例,以下是我们教学团队在修订该课程教学大纲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幼儿歌曲即兴伴奏(一)”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选修课,大三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大一、大二的基础学习,此时正处于明确自己职业方向的关键时期,专业课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关于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教学团队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有关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学习目标。该课程涉及思政内容的课程目标具体表述为“掌握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基本方法,在幼儿歌曲即兴伴奏实践中逐步提高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形成一定的艺术底蕴。深刻理解从事幼儿音乐教育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行为举止符合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场景要求。”

2.完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从教学内容中找出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要素作为切入点,音乐技能课可从音乐题材、音乐风格、音乐理论、音乐情绪、音乐表演形式等部分挖掘思政元素。其一,从音乐题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幼儿歌曲中有很多爱国题材的歌曲,如《快乐的中国娃》《学做解放军》《共产儿童团歌》,在讲授这些歌曲时从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内容,传递作品的思政价值,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其二,从音乐风格中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演唱或演奏少数民族的幼儿歌曲,如《草原上》《我是彝家小娃娃》《箫》,加强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域风貌、习俗文化的了解。其三,从音乐理论中挖掘思政元素,如讲授调式音阶时,向同学们介绍我国明代音律学家、数学家朱载堉最先用数学的方法发明了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难题,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其四,从音乐情绪中挖掘思政元素,这里提到的音乐情绪指的是通过音乐诱发个体所产生的情绪,音乐根据其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不同要素的组合,会使听者产生或柔和、或激昂的情绪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践积极向上的音乐活动,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其五,在音乐表演形式中挖掘思政元素,以《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这门课为例,幼儿歌曲即兴伴奏表演是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一项音乐活动,伴奏者除了需具备一定的即兴伴奏能力,还需具备与演唱者互相协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为多人一组进行幼儿歌曲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明确彼此分工、互相协调,经过演唱者和伴奏者对同一首歌曲的反复磨合,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课程思政

各种教学教辅网络平台为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多种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体验。课前通过共享网络优质课程资源,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课上就学生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学习,掌握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的扩展。课后要求学生将每节课的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视频作业进行点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主练琴时间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练琴的积极性。

4.建立多元的评价方案

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因此评价应注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我们教学团队在学习通网络平台上创建了作业、讨论、观看视频等任务点,学生定期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通过可视的过程性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时通过向教师、学生发放课程思政评价表,以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间接了解课程思政的达成情况。

(二)运用第二课堂,增强学生价值体验

音乐技能课教师应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音乐活动平台,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价值体验以达成育人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契合党和国家重大历史事件节点举办文艺汇演,例如举办建国七十周年文艺汇演、建党一百周年文艺汇演,将政治性、思想性融入活动中,使同学们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情怀。其二,“以赛促学”,开展幼儿音乐竞赛活动。音乐技能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为学生搭建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使同学们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其三,联合见习实习单位在幼儿园开展幼儿音乐展演活动。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幼儿音乐活动的编排、展演、道具制作及舞台布置等工作,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幼儿音乐展演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拉近与见实习单位幼儿以及幼儿教师的关系,从而获得良好的见实习体验。

(三)提升教师自身思政素养

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以下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回归教育初心,积极践行《纲要》的各项要求,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二是教师要不断拓宽视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入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通过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积累丰富的时事资源,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培训讲座,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三是教师要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道德上的合格者,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以德立身的榜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上的引路人,更要做学生品德修养的楷模;四是教师要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作出合理性反思,要善于总结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反思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观察学生的课堂互动是否良好,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五是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思政需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教学团队结合学生需求、课程特点推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在实践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将思政教育寓于课程教学之中,力图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合一体,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更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