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2022-05-17朱安奇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彩灯纹样多媒体技术

朱安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多媒体技术开始走进课堂,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工具。多媒体技术具有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觉进行知识的建构。此外,多媒体技术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教师应主动为学生引入多媒体技术,将美术知识与现代科技完美整合,以活泼、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呈现美术知识,促使学生在先进科技和丰富资源的支持下,积极地建构美术知识,真正实现美术素养的发展。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习力

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美术课程的不断整合,使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力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改良传统的教学形式,期望学生依靠自身的美术素养理解美术知识。而网络中不仅拥有丰富的美术资料,也拥有灵动的学习视频,能够有效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检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以便学生可以在自学中增强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效果,实现自学能力的成长。

例如,在教学《色彩的冷与暖》一课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开展自学活动。上课前,教师可先解读教材上的内容,明确“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冷暖的区分”等知识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围绕这些内容制作学习视频,同时设想课堂的教学顺序,合理安排视频中知识的出现次序。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情况,对视频的总体时长进行调控,避免视频过多过长对学生造成负担。在视频做好后,教师将其发送给学生,并布置“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色彩冷暖知识’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查找网络中相关资料”的任务,促使学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共享彼此收集的资料,交流彼此对视频中知识的理解,以便学生可以真正提高学习“色彩的冷暖知识”的效率。

案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制作学习视频,并引导学生在网络中自主检索学习资料,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助力学生完成自学活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理解力

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当教师采用传统口述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时,学生会因所学内容过于抽象,而降低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力,以至于美术课程的整体教育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学生的美术素养也得不到有效发展。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对抽象元素进行直观处理的优势,能够改变抽象知识的呈现状态,化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打造直观、灵动的学习情境,以便在有机整合图画、声音中,真正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效果。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纹样》一课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打造直观的学习情境。上课伊始,教师为学生播放适合纹样的视频,并为学生设计“美丽的纹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美丽的纹样有哪些形式呢?”等问题,促使学生基于视频寻找答案,更主动地进行新课内容的探索。然后,在为学生讲述适合纹样的基本外形、特点等内容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包含三角形、多边形等外形。接着,在带领学生学习纹样的表现形式和方式中,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设计的过程,真正提高学习的质量。

案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直观情境的形成,带给学生相对灵动的学习体验,从而在化解学生学习难点过程中,整体提升美术课程的教育实效。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想象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的生活经验较少,灵感来源较为匮乏,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现有的经验展开艺术创作,设计出鲜活的艺术作品。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根据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相关资料,补充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来源,以便学生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思维,实现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太空新居》一课时,教师就可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电影《2001太空漫步》,让学生对未来的建筑产生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十大现代建筑的图片,并设计“这些建筑的外形是怎样的?”“这些建筑的造型怎么样呢?”等问题,为学生之后进行自主创新设计积攒经验。接着,教师创建“自主设计太空新居”的活动,让学生从之前欣赏的现代建筑中获得灵感,逐步创作出带有个人特色的“太空新居”。在学生完成自主创作的活动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作品,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赏析和点评,以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了解他人创新想法的同时,获得多元化的点评意见,从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能够丰富学生的灵感来源,并为学生搭建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获得释放自己思维的空间。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彰显生活性

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間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然而,单纯依靠教材很难创建生活化的美术课堂,难以让学生立足生活角度理解美术知识。此外,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会加大美术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熟悉感,教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引入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场景,促使学生可以基于生活视角对美术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

例如,在教学《元宵节里挂彩灯》一课时,教师就可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生活元素,带给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与元宵节有关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视频中呈现的节日进行猜测。然后,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除了视频中出现的汤圆外,你还知道哪些与元宵节有关的习俗呢?”促使学生回忆自己过元宵节时的经历,说出“舞狮”“扭秧歌”等答案。接着,教师继续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透过视频上人们挂彩灯的场景,回忆这一民俗活动。最后,在学生围绕视频上的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时,教师适时为学生引入本课的主题,并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彩灯图片,为学生介绍彩灯的组成结构、灯身的样式等,增强学生对彩灯结构等知识的理解。这样,当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彩灯时,也可以基于本课的学习发现彩灯的美,真正地强化审美鉴赏素养。

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的界限,真正将生活中的元素带入课堂并营造生活气息,促使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美术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审美鉴赏习惯。

总之,多媒体技术能够真正改良传统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相对理想化的学习体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主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而打造相对灵动、直观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化解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难点,并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以便学生在精准理解美术知识中,实现美术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猜你喜欢

彩灯纹样多媒体技术
彩灯
元宵佳节点彩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