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2022-05-17戴钰张忍杨爽梁小娣申艺玲万海涛陈家兴王姝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戴钰 张忍 杨爽 梁小娣 申艺玲 万海涛 陈家兴 王姝

摘要:探索小生境的类型和数量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间的关联,为研究小生境异质性与植物生长、适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以贵阳花溪公园典型喀斯特区域为目标样地,调查区内不同样地小生境类型、数量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分析不同样地各类小生境数量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小生境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各样地之间,小生境总数量差异不显著,特征表现为石沟、石缝数量较多,石洞数量最少;(2)小生境对植物群落特征有显著性影响(P<0.05),石缝周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3)小生境的数量和多样性与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总体不显著,小生境数量与Ⅲ的灌木多样性指数正相关,小生境多样性与Ⅱ的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正相关。研究表明,喀斯特小生境特征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喀斯特生境物种;小生境特征;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Q948.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2)03-0080-06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22.03.012

喀斯特是雨水和地下水作用于碳酸盐岩基岩而产生的独特地形。中国喀斯特地区面积接近344万 km2,占世界喀斯特总面积(2200万 km2)的15.6%[1],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分的亚热带山区,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泛的典型石灰岩喀斯特景观[2]。喀斯特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共同导致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3-4]。

喀斯特地区环境因子的时空异质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5]。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条件差异鲜明的石面、石缝、石沟、石洞、石槽、土面等小生境在狭小的空间上常常交错分布在一起,呈现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6-7]。喀斯特生境具有以下特点:(1)水平空间上的高度异质性:水平空间和土壤有效水分的高度时空异质性[3-4,8-9];(2)垂直剖面上的多层次性[9-10]:具有地表地下垂直剖面上的“二元三维”多层空间的储水结构,地表水漏失严重[11];(3)土壤富含钙和有机质,但矿质养分总量不足[12-13]。其中小生境的高度异质性是喀斯特生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不同类型小生境之间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差异很大,并且降雨后不同时间小生境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变化,导致对植物分布与生长的制约程度有差异[14]。小生境类型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15-16],与一般土壤相比,不同小生境类型与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等环境的关系也不同[17],不同小生境的土壤质量也有差异[18],生境类型和数量可能通过影响植物种类和分布范围,进而影响喀斯特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相关研究分别聚焦于喀斯特小生境的异质性和喀斯特生境植物群落特征[5,19];然而,小生境异质性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关系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典型喀斯特地区小生境特征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关系,为研究小生境异质性与植物生长、适应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试验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花溪公园喀斯特发育最充分、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的麟山为研究地点。公园所在的花溪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水资源丰富,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花溪公园占地0.53 km2,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1.5%,平均海拔1140 m。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气温为14.9 ℃,年雨量1178.3 mm,无霜期平均246 d。麟山是花溪公园主峰,喀斯特地貌保存完好,喀斯特面积占比较大,小生境类型齐全,虽然基岩裸露率非常高,但区域内植被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高。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公园内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以碳酸盐岩石纯质石灰岩为主,形成的土壤是黑色石灰土,山上主要树种有朴树、蚊母树、腊梅、石楠等,几乎被林木覆盖,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野外调查

1.2.1样地选择和小生境调查

选择典型小生境和植被丰富的喀斯特生境区域,设置5个20 m×20 m的大样方作为重复,分别是Ⅰ、Ⅱ、Ⅲ、Ⅳ、Ⅴ;在每个大样方中设置4个5 m×5 m的中样方,在每个中样方中设置5个1 m×1 m的小樣方(五点法)。

于2019年7月对不同样地中每个中样方的喀斯特生境类型和数量进行调查,采用朱守谦[6]对喀斯特小生境类型的划分标准,分为石面、石缝、石沟、石洞、石槽、土面等小生境进行调查。

1.2.2植物群落调查

于2019年7月,在大样方中调查乔木层;中样方中调查灌木层,其中矮于5 m的乔木计入灌木,小样方调查草本层;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等指标。此外,为研究小生境与植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在每个大样方中的六种小生境类型,每种类型随机选取5个重复,记录小生境内部或周围50 cm×50 cm范围内植物种类和数量。

1.3数据收集与分析

用公式(1)[20]计算不同小生境Margale指数(R1,物种丰富度),公式(2)[20]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多样性),公式(3)[20]计算Pielou指数(J,均匀度);同时用公式(2)计算小生境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R1=(S-1)/lnN(1)

H′ =-∑PilnPi(2)

J=H′/lnS(3)

式中:S为物种数;N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之和;Pi=ni/Ni代表第i个物种数ni占所有个体总数Ni的比例。

数据分析用SPSS 21.0进行,作图用Origin 2018软件。对小生境数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小生境类型之间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重比较用最小差异显著(LSD)法。对不同类型小生境数量、多样性指数与植物数量、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2结果与分析

2.1小生境与植物物种多样性

不同样地所有类型生境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可以看出,在每个样地中石缝、石沟数量都是较多的,石洞最少(图1),石面、土面和石槽的数量差异不大,Ⅲ比其他样地有更多数量的石槽(P=0.03);除了石槽,其他类型小生境数量在不同样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不同样地之间,灌木、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差异(表1),不同样地间的小生境多样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图1)。在灌木层,Ⅴ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显著大于Ⅱ和Ⅲ(P=0.003,P=0.023),并且Ⅱ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小于Ⅰ(P=0.017);Ⅱ的草本的多样性指数显著小于其他样地(P=0.006)。

2.2小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

小生境对应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在不同类型小生境之间有显著差异(P=0.03;图2),石缝周围物种丰富度最大,其次为土面,石槽和石洞最低。石沟的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小生境(P=0.04)。综合来看,石缝周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不同样地之间,小生境特征与灌木、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2)。小生境数量与Ⅴ灌木层、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分别呈边缘显著正相关(P=0.066)和显著负相关(P=0.023),与Ⅲ的灌木多样性指数边缘显著正相关(P=0.059);小生境多样性与Ⅱ的草本物种丰富度显著正相关(P=0.023),与Ⅴ的草本物种丰富度边缘显著负相关(P=0.088)。

3结论与讨论

3.1小生境特征

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的形成是地质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7],在本研究中,不同类型的小生境数量差异不显著,但在每个样地中,石沟、石缝的数量较多,石洞的数量最少,不同样地的石槽数量差异显著,这主要与小生境的形成有关,不同类型的小生境形成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异,在喀斯特地区,石缝和石沟较易形成,化学侵蚀会导致碳酸盐岩岩层的孔隙和孔洞发育[21],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非常强烈,岩溶裂隙易发育,所以形成的石沟、石缝的数量较多,而石洞在小生境的研究中是一种较罕见的生境[22],所以石洞在每个样地的数量最少。

3.2植物物种多样性

喀斯特地区不同小生境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显著[23],不同小生境在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接受以及贮存、蒸发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分布的制约程度也不同,使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别占领与其特性相应的小生境[24]。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类小生境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差异,说明喀斯特小生境之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这是由喀斯特小生境空间的高度异质性造成的[25],各类型小生境由于微地貌的差异,水分的蒸发、保存都有差异,土壤水分的盈亏会直接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发挥,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6],聂鲜钰等[27]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显著影响宽叶缬草的生长。本研究中,各类小生境之间的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因为即使在同一样地内,也有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不均,或者是其他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分布起着主导作用;也可能是因为某生境一定范围内的植物不是只受一个生境的影响,而是同时受到周围几个生境的共同影响,并且即使是同类小生境,小生境的长度、宽度、深度、土层厚度和持水能力等因素都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微地貌、微地形形成了不同的小生境气候特征,导致了生境的异质性,为不同生长习性的物种提供了生长条件[28]。植物对小生境又有选择性,杨婷婷等[29]研究发现八角莲更偏爱土面和石缝,在这两种小生境生长更好。植物的分布格局是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植物的出现充满了随机性,所以各类小生境的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本研究中,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石缝周围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可能是因为枯枝落叶在石缝中积累,导致土温升高,并且可以截留水分,使石縫的微环境更适宜植物生长。

3.3小生境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可以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在本研究中,可以发现小生境数量和小生境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系数没有明显规律,这是因为小生境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不同类型、数量的小生境组合会给植物提供不同的生存条件,即使是同类型的生境,也会产生不同的生态有效性[30],比如土面生境上,土层厚度的变化范围很大,这也会导致土壤水肥的变化,不同的样地拥有的小生境数量和类型都有差异,所以小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波动较大。其中,小生境数量主要与Ⅲ灌木植物多样性指数正相关,小生境多样性主要与Ⅱ的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说明小生境特征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群落分层有关。喀斯特森林中各种小生境交错分布,使森林内环境条件变得更复杂,从而为植物提供更多生态位。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Ⅱ的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显著小于其他样地,因此,Ⅱ的草本可能受乔木和灌木的影响较小,所以小生境多样性对草本的作用更明显;而在Ⅴ时,灌木的多样性指数增大,草本受到来自灌木郁闭度等的影响,小生境特征便不再对草本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而小生境数量对灌木表现出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区内,不同类型小生境的数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石缝由于微环境的影响,周围物种多样性最高。小生境特征对植物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决于群落分层。

研究喀斯特小生境及其环境因子变化与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喀斯特地区植物的适应性有重要意义。植物群落的特征主要是由气候、土壤、小生境差异及其相互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31],小生境类型和数量对喀斯特植物的适应性有一定影响,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小生境环境因子异质性如何影响植物的生存、生长和种群持续发展。未来研究可以在喀斯特地区选择多个样地调查小生境及更多生态因子,例如尺度、人为干扰、坡向、微环境、水热条件以及土壤颗粒等如何通过小生境影响周围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深入探讨喀斯特小生境与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責任编辑:胡吉凤)

参考文献:

[1]Jiang Z C,Lian Y Q,Qin X Q.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impacts,causes,and restoration[J].Earth-Science Reviews,2014,132(4):1-12.

[2]Wang S J,Liu Q M,Zhang D F.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geomorphology,landuse,impact and rehabilitation[J].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2004,15(2):115-121.

[3]朱守谦,祝小科,喻理飞.贵州喀斯特区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J].环保科技,2000,6(1):31-35.

[4]李阳兵,谭秋,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基本构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3):27-34.

[5]Cahill J F,Mcnickle G G,Haag J J,et al.,Plants integrate information about nutrients and neighbors[J].Science,2010,328:1657-1657.

[6]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III [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38-47.

[7]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I [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3:52-62.

[8]Xiong Y J,Qiu G Y,Mo D K,et al.,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auses in karst areas:a case study in yongshun county,hunan province,China[J].Environmental Geology,2009,57(7):1481-1488.

[9]周运超,潘根兴.茂兰森林生态系统对岩溶环境的适应与调节[J].中国岩溶,2001,20(1):47-52.

[10]李安定,卢永飞,韦小丽,等.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不同小生境土壤水分的动态研究[J].中国岩溶,2008,1(27):56-61.

[11]张军以,戴明宏,王腊春,等.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植物选择与生态适应性[J].地球与环境,2015,43(3):269-278.

[12]张信宝,王克林.西南碳酸盐岩石质山地土壤-植被系统中矿质养分不足问题的思考[J].地球与环境,2009,37(4):337-341.

[13]Du Y,Pan G,Li L,et al.Leaf N/P ratio and nutrient reuse between dominant species and stands:predicting phosphorus deficiencies in karst ecosystems,southwestern China[J].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1,64(2):299-309.

[14]程晶,刘济明,熊华,等.喀斯特中度石漠化不同小生境的植物群落特征[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0,3(38):272-279.

[15]吴求生,龙健,李娟,等.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39(3):1009-1018.

[16]吴求生,龙健,廖洪凯,等.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小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108-116.

[17]廖洪凯,李娟,龙健,等.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类型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12):2429-2435.

[18]喻阳,秦仕忆,钟欣平.贵州喀斯特山区花椒林小生境的土壤质量特征[J].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1):2340-2347.

[19]Miao S,Zou C B,Breshears D D.Vegetation responses to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sequence matters[J].American Naturalist,2009,173:113-118.

[20]张承琴,王普昶,龙翠玲,等.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石漠化等级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6):48-52.

[21]张信宝,王世杰,曹建华,等.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J].中国岩溶,2010,29(3):274-279.

[22]杨瑞,喻理飞,安明态.喀斯特区小生境特征现状分析: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6):168-169.

[23]刘方,王世杰,罗海波,等.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J].土壤学报,2008,45(6):1056-1062.

[24]魏源,王世杰,刘秀明,等.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中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遗传多样性[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0):1083-1090.

[25]安明态.喀斯特土壤水分和养分格局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26]张丽,张兴昌.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氮素、光照的互作效应[J].干旱地區农业研究,2003,21(2):43-46.

[27]聂鲜钰,陆春云,文大成,等.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长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39(1):73-77.

[28]李芹.白云岩喀斯特山地生境特征与植物物种多样性——以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29]杨婷婷,兰洪波,蒙惠理,等.不同喀斯特微生境中八角莲生长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28-30.

[30]宋同清,彭晚霞,曾馥平,等.喀斯特木论自然保护区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98-104.

[31]龙翠玲.不同地形部位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以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岩溶,2007,26(1):55-6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arst Microhabitat and Plant Species Diversity:A Case Study of the Huaxi Park in Guiyang

Dai Yu,Zhang Ren,Yang Shuang,Liang Xiaodi,Shen Yiling,Wan Haitao,Chen Jiaxin,Wang Shu

(College of Forestr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nich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y,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che heterogeneity and plant growth and adaptation.Taking the typical karst area of Huaxi Park in Guiyang as the target sample,the types and quantity of niches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urvey area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various nich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ies were analyzed,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ich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iches among various plots,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more stone gullies and cracks and the least number of stone caves;(2)The nich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community (P< 0.05),and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of plants around the stone fissure was the highest;(3)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niche and species richness,evenness and diversity index of plant community was not significant.The number of nich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hrub diversity index of Ⅲ,and niche divers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rb species richness of Ⅱ.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nich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Keywords:karst species;microhabitat characteristics;species diversity

猜你喜欢

物种多样性
小麦—苜蓿邻作带步甲科物种多样性及其时空动态
关于我国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探讨
山东棉田杂草组成及其群落特征
增益生防在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江西大岗山木荷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纳板河保护区不同林分群落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用固定样地法监测银瓶山阔叶林物种多样性
辉腾锡勒风电场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研究
桂南地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林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物种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