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中继往开来
2022-05-17周一贯
周一贯
语文是人类生命展开思维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工具。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语文,人类才得以高踞万物之灵的宝座。中华语文由于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更有其特殊性。古代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古代汉语,并且凭借古代汉语这个语言工具创造了丰
富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汗牛充栋的宝贵的历史典籍和文学作品。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作为思维和社会交际工具的语文也不可能不作相应的发展。于是,古代文化逐渐成为现代文化,古代汉语也就演变成了现代汉语。虽然现在看来,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似乎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其实两者之间必然有着鲜明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直到现代我们还在受着古代文化和古代汉语的深刻影响。应当看到这种血脉联系完全是一种割不断、分不开的本质存在,特别是在我们更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今天,我们必然会呼唤古今汉语的这种时代融通。
古今汉语可以融通吗?答案是肯定的。这除了在古今汉语之间本来就存在着逐渐演化的血脉相通的本质关系之外,还决定于语文的学习方式是在接触和使用的过程中自然習得的,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需要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去按部就班地学习。诚如鲁迅所认为的:“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虽然学古汉语与学话不是一回事,但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学语言。从根本上说,语言是“工具”,“工具”离不开操作、使用,才能掌握到得心应手;语言也离不开接触、运用,只有在反复不断的接触和使用中,才会慢慢达到熟练掌握的水平。
当下全国使用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比较之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套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因此,对古汉语的接触,自然也就提升了相应的高度和密度。从孩子刚上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识字”就有《金木水火土》事关“五行”之说的典故,并且出现了古汉语的《对韵歌》。全册入编的古诗有唐代骆宾王的《咏鹅》等6首。三年级上册开始学习小古文。总观全套教材共入选古诗文100多篇,其中小古文就多达14篇(含“语录”)。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挑战:我们应当怎样在现代汉语教学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去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做的是,强化古今汉语的无痕融通并和谐推进,以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拟就此探究一些可操作策略。
一、从“单音节”到“双音节”的对应融通
在开始接触古汉语时,我们都会觉得古今汉语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这只是现象,从根本上看,古今汉语的词汇大体一致,语法也比较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多用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里大多已发展成为双音节词,而其中一个音节往往是相同的。如入编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选自古籍《宋史·司马光传》中的“群儿戏于庭”:“群”在现代汉语里意为“一群”;“儿”当然指“孩儿”;“戏”该指“游戏”;“庭”也就是“庭院”。连起来就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游戏”。一般来说,若能用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去通解大多只用一个词素的单音节词表述的古文,虽不能完全解决古今汉语的对译,但确实可以大有利于通解古汉语的篇章。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读解古汉语课文,实践证明是很受学生喜欢的。
《守株待兔》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古文。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数遍后,就布置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注意课文中带点的字,反复读一读想一想,注写出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学生不太困难地注写了:宋(宋国)、耕(耕耘)、触(触碰)、折(折断)、颈(项颈)、身(本身)、笑(耻笑)。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联起来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写出来。这时,教师着重提醒大家注意注写的地方,小古文中是单音节词,而我们注写的现代语言成了双音节词,而且其中的一个词素是相同的。显然,这样的练习会使学生明白,小古文中的不少单音节词在现代语言里很多都有相应的双音节词,而且有一个音节可能是相同的。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小古文的亲切感,觉得学习小古文并不很难,而且很有味道。
二、在“成语”海洋里漫游
尽管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似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从根本上说,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演化发展而来,这不仅有着内在的隐性的血脉相通,而且很多古代汉语仍保存在现代汉语中间,其中特别突出,而且比较常见的便是成语。正因为这样,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今天学习、使用的现代汉语里,也包括了部分古代汉语。
何谓成语?本来就是指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能独立表意,形式短小,一般为四字格式。其特点便是大都沿袭于古代汉语,约定俗成,所以结构比较固定,意义往往亦不限于字面。另一方面,由于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典故和古诗文,所以成语也就成了熟语的一种,被大量使用在现代汉语中间,便有机地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组成部分。如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写的《新华成语词典》(2008年版)收成语8000余条,也还只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到底有多少成语?应当数以万计。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古汉语依然存活在现代汉语中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在词句段的应用一栏里就有:下面成语有什么特点?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所以,我们在学习现代汉语的同时,也没有完全脱离古代汉语的熏陶和感受。
成语在一年级上册中就出现了,如“语文园地四”的“日积月累”中就有“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语文园地七”中则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至于在各册的课文中,随文出现的成语也是越来越多。学生读着这样的课本,实际上学习的不只是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古代汉语的内容。所以,古今汉语的融通本来就存在于今天的语文教学生活之中。记得笔者在带班教语文时,常常会有一些同学来问我:“我家旁边一个老台门的大门上方,在砖上刻着四个字‘紫气东来,是啥意思?”“‘竹苞松茂与过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春节家家要贴上这样的横联?”“我家隔壁的小张叔叔结婚了,其中贴的一副对联横联是‘鸾凤和鸣,这和结婚有联系吗?”……我很乐意对全班同学解释这样的问题,并表扬这些学生能够留心生活、敢于质疑,这是最好的学习。这说明以成语为最常见的古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只要我们是一个有心人,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和古汉语打交道,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学习古汉语的好机会。
三、从“语文园地”中与古汉语相拥
在各册教材中每单元都带着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正是在这种“拓展运用”中会较多地涉及一些古汉语元素,特别是“日积月累”这个栏目,更会集中安排古诗诵读、名言警句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自然更是学生可以较多接触古汉语学习的机会。
总观各册的“语文园地”,可以与古汉语相拥的内容很多。
一是入编了许多古诗词。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就有6首:骆宾王的《咏鹅》、汉乐府《江南》《画》、李绅的《悯农(其二)》、李白的《古朗月行(节选)》和李峤的《风》。总观全套教材,入选“语文园地”的古诗词就多达47首(含六年级下册的《古诗词诵读》)。这确实是不容小觑的一个内容。
二是入编了很多古代的名人语录。这些语录均选自古籍,全是文言语体。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不迁怒,不贰过。——《论语》”“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有些只具名,如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盛年不重來,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这些语录,同样都是文言语体。
三是一些用古汉语表示的格言谚语,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谚语格言,因为使用较多,相对就常见常闻,似乎并不陌生,但它们同样是以文言语体表达的,当然也就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识着古汉语。
四、于读文中激发诗情
尽管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基本上是用现代汉语表达的,但由于古今汉语的血脉相通,在读现代文时,常会勾起我们对相关的古代诗词曲赋名句的联想。这应当也是古今汉语得以在融通中继往开来的自然规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予以沟通强化,就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极佳效果:
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时,做了课文内容与已学诗词中的句子切换,让学生徜徉在现代文和古体诗的海洋中尽情品赏。请看学生的发言:
由“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我想起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从“夜鸟拍打着翅膀”,我想起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从“鱼儿跃出水面”,我想到的是“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那番情景。
从“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联想到学过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读到“稻谷就要成熟了”,我不由得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
当老师说到文中这样写:“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你能用诗句来作补充发挥吗?月光还照到了什么呢?”学生说得就更活跃了:
我想会照亮了春天的柳树,你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照亮了夏日的荷塘,放眼望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照亮了深秋的菊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照亮了严冬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应当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必然建立在古今汉语融通的这个基石之上的,这是因为古诗文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文化的存在,中国气派的存在。古诗文不仅保留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本色与活力,还是永不消亡的灵魂与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要时时留意它,处处点化它。
五、当歌词进入课文
近日收到肖绍国老师发过来的《雪泥红爪——〈红楼春趣〉课堂实录》,要我点评。这是一篇在“大概念”视界里《红楼春趣》的课堂实录,颇有新意。教学从中国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入手,再导读《红楼春趣》,体现了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文目标“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的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引入了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四首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敢问路在何方》和《枉凝眉》。这四首歌曲学生都比较熟悉,也都会哼两句,现在在课堂里重现了,自然特别有兴趣。但是是什么意思呢,可不太清楚。现在,教师把这四首歌引入到了课内,自然会使学生有新的思考和认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滚滚长江东逝水》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水里火里不回头。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好汉歌》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啊!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啊!啊!
——《枉凝眉》
笔者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列出这四首歌词,就在于你细细品读它就会与日常哼两句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教材中列出的只是“四大名著”中的一个小片段,但歌词却概要而雄美地概括出了“四大名著”的全貌。歌词的形美意深,确实令人能一唱三叹!好的歌词往往是融古今汉语的合璧之作,是语言美和情意美的无痕相融。把相关的歌词和课文的教学相融合呼应,确实也是让语文在古今汉语的融通中继往开来的可取之策。
六、课外生活中的古汉语
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里,学生的课外生活中更多地充斥着古汉语的踪影:许多孩子可能较早就在读《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旧时儿童的启蒙课本。在校园里,从“校训”到“校风”,从“校史”到布置的“对联”……都会见到古汉语的存在。在社区生活里,少不了有“名人故居”文化古迹的留存,那里也会有较多的古汉语元素。甚至在听戏、看电影和电视剧等活动中,也一样少不了古汉语的元素。所有这些都会给孩子们熟识古汉语带来机会,而且因为一直存在于耳濡目染之中,并不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但却一样是古汉语对他们的熏染和陶冶。
汉语文应当是融古今为一体的语文,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瑰宝。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的这种继承性、渐变性和发展性特点,在古今汉语潜移默化的一体化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系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