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2022-05-16嵇雅楠赵雪娇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胜任青年教师学习者

嵇雅楠,金 铭,赵雪娇

(内蒙古开放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一、引言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信息化教育2.0行动计划》指出:“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和应用模式。”智慧学习环境也称为智慧教育环境,是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持环境,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阶段,核心是启迪学习者智慧,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迭代变革对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探索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提出系统且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对新时期开放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均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何齐宗(2014)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高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发展历程,认为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主要聚焦于胜任力内涵界定、胜任力模型构建、胜任力现状调查、胜任力提高策略和胜任力应用研究五个主题,指出未来研究应不断拓展视野、深化研究内容并优化研究方法。颜正恕(2015)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了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和评价体系,包括6个一级因子和21个二级因子,并指出模型可以用于选拔慕课教师、考察评估慕课教学能力和培训慕课教师。任岩和任林茂(2017)在分析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胜任力培育平台、设立教学发展中心、丰富完善教学知识和提升教学能力四点青年教师胜任力提升策略。郭瑾莉(2019)聚焦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构建了包括项目驱动策略、分级管理协同联动和科学考核制定激励在内的教学胜任力长效提升机制。赵忠君等(2019)在评析回顾智慧学习环境和教师胜任力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行为事件法收集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智慧教学理念与动机、智慧环境使用与构建、教学组织、评价与反馈、教学提升五个方面,并通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胜任力优化策略。赵忠君和郑晴(2020)梳理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回顾了国内外智慧学习环境和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状,采用了STAR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对40个教师开展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得出4个维度24项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教师胜任力要素,并提出提升对策。综上,已有研究对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胜任力的探讨较为有限,并未将研究主体聚焦于开放大学教师。由此,研究将系统梳理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识别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所需关键胜任力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分析胜任力现状,进而提出富有实践参考价值的胜任力提升策略。

二、岗位职责履行与胜任力要素匹配

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是指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富有成效地履行工作职责所需具备的特质群,它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价值观和个人特质的综合表现,且这些特质能够被可靠测量或计数。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关键在于明确开放大学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与胜任力要素对应关系。依据工作内容,开放大学青年教师的岗位职责可被分为三个部分: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各部分工作职责均对胜任力要素提出要求和挑战。

(一)教学工作要求与胜任力要素匹配

一直以来,不同于普通高校的面授教学,开放大学更多采用远程教学模式。这为开放大学教师适应智慧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对教师胜任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开放教育学生在年龄、知识背景、工作经验等各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群体多样化,这要求青年教师能够始终秉承智慧教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智慧教育环境因材施教。

智慧学习环境在营造学习氛围、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支持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相比面授教学,智慧学习环境也带来了老师和学生时空距离感,青年教师需要展现更为鲜明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打破互联网隔阂,了解学习需求,进行学情分析,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有效表达和传递,这对教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大多非师范类专业毕业,且博士学位获得比例较低,无论专业知识还是教学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升。同时,相比教师规模,开放教育开设专业及课程较多,青年教师担任课程的平均数量和范围跨度较大。因此,在知识更新迭代不断加快的情境下,青年教师需要具备快速学习能力以应对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更新速度带来的挑战。

智慧学习环境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属性带来泛在、灵活和便捷的同时,对智慧学习环境的运用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开放大学中人文社科类的教师数量不在少数,对技术更新运用难免存在恐惧和抵触心理,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克服负面情绪,在工作中不断提升智慧教育平台的运用能力,获得自我肯定和教学成就感。

(二)科研工作要求与胜任力要素匹配

相比教师规模,开放大学开设专业及课程较多,平均每个专业教师数量十分有限,同一研究领域的教师人数极少。开放大学的科学研究基本处于团队成员杂、平台交流少、校企合作弱的状态。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缺乏专业指导、合作交流和实践把握,科学研究更多依赖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积累,不仅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需要青年教师具备坚持不懈的毅力。

(三)行政工作要求与胜任力要素匹配

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也承担较为繁杂的行政工作。有别于教学和科研,行政工作对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行政工作的多维度和系统性决定了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与领导、同事、学生、相关单位机构等进行大量的沟通交流,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事半功倍。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处理庞杂琐碎的行政事务要求青年教师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

三、胜任力模型构建

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担任开放大学教师这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时青年教师所需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该模型应当反映开放大学这一特定组织中教师岗位上影响青年人成功的所有重要知识、能力、特质动机和态度价值观。基于以上对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工作任务职责与胜任力要素的匹配分析,综合已有研究,提出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见表1。

表1 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

四、胜任力提升策略

(一)开放大学层面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开放大学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指标的设计影响甚至决定了青年教师时间精力的投入方向,进而决定了青年教师的素质成长和能力发展。因此,开放大学管理和激励制度的设计应当将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智慧教学设计实施、行政工作质量效率等胜任力要素纳入考量范围,与个人评优选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紧密关联。这不仅能够激发教师胜任力水平提升的主观能动性,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明确方向,也从制度层面保证了各项工作实效。

组织多维系统培训。开放大学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任务模块组织多维系统性培训提升青年教师胜任力水平。教学方面,可以围绕智慧教学资源建设、智慧平台使用、智慧课堂管控、在线教学方法、在线教学评价、远程学习支持和引导等主题开展系列培训。科研方面,可以围绕文献检索与阅读、学术论文写作、期刊论文投稿与发表、课题项目选题申报等主题组织培训。行政工作方面,可以围绕公文写作、人际沟通、时间管理等主题进行培训。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智慧教学技能大赛、学科优秀论文征集评选等竞技类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胜任力水平的提升。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加强教学团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智慧教学的重点、难点、痛点,促进教学过程分享和教学资源共建,基于团队对教学规律的实践探索,科学有效提升青年教师在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胜任力。搭建校际合作平台,使青年教师能够有效对接更有实力的学科专业团队,促进人才、学科和科研良性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优势学科专业行业企业及智慧教育行业企业的合作对接,为青年教师打开视野和思维。

(二)青年教师层面

学校层面的激励和支持必不可少,但胜任力提升归根结底需要落实于教师个体的进步与发展。

内化智慧教育理念。智慧学习环境是近年来由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逐步产生发展的新生事物,目前仍处于加快构建和完善状态。绝大部分教师即使是青年教师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并未对智慧学习有切身经历和体验,对智慧教学也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因此,青年教师应注重在工作中有效内化智慧教育理念,明确传统教学与智慧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异同,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

积极了解学习需求。开放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联络相对普通高校较为松散,这给入职年限短、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把握和了解学习者需求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挑战。因此,青年教师在思考明晰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职责使命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交网络平台了解学习者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智慧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同时在与学生建立联络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和服务意识,涵养精神气质和内在底蕴。

注重实现自我发展。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胜任力提升至关重要。青年教师应当注重通过多元方式汲取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在教学授课中不断反思和积累经验,积极向年长教师请教教学技巧、课程设计、资源渠道、科研方法,记录教学日记,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培训会议,观摩示范课,申请开展教研活动、直播课、学术沙龙,勇于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和评奖等,在点滴积累中不断提升智慧学习环境下的胜任力水平。

五、小结

在系统梳理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工作岗位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作职责履行与胜任力要素的匹配对应关系,构建了青年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分别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了胜任力提升策略。下一步研究可以通过实证方法探索识别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关键要素,也可以进一步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开放大学青年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胜任力模型应用情景等进行深入探讨。同时,通过对特定开放大学进行典型剖析,能够发现更多教师胜任力关键要素及有效提升策略,得出更具实践意义的结论。

猜你喜欢

胜任青年教师学习者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