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三级医院2016-202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22-05-16黄尹琦孙树茂

关键词:器官药师药学

宁 燕,陈 玲,黄尹琦,何 为,张 锐,杨 静,孙树茂

(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药学部,广东深圳 518067)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和上报是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或医院药学部门应定期对收集的ADR 报告进行分析研究[1-3],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本文对该院2016-2020年上报并完成评价的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切实指导,减少因ADR 所致治疗成本的增加,充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该院“不良反应管理系统”中检索2016 年1 月1 日-2020 年12 月31 日上报并完成 评价的ADR 报告(以省中心接收时间为准),利用Excel 电子表格统计分析该院ADR 类型、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分类、累及系统/器官、转归情况、报告人等。

1.2 判断标准

ADR 分类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附则中关于新的ADR 和严重ADR 的定义[4];药品分类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8 版[5];累及系统/器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累及系统/器官代码检索)。

2 结果

2.1 ADR类型

在系统中检索到该院近五年共有811 例ADR 报告,ADR 类型数量排序为:一般的>新的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严重的。近5年,该院新的和严重的ADR占比41.8%。见表1。

表1 该院2016-2020年ADR类型

2.2 患者的性别和年龄

811例ADR 报告中,女性比男性多11%,45~64岁患者ADR最多。见表2。

表2 该院2016-2020年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统计

2.3 给药途径

811 例ADR 报告中,由于部分ADR 怀疑用药不止一个,且用法可能不同,因此给药途径的例次数(977)大于ADR 报告例数。例次数排名前三位依次为静脉滴注、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其中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两项占比近85%。见表3。

表3 该院2016-2020年ADR患者的给药途径统计

2.4 药品分类

811例ADR报告共涉及26类药品,由于1例ADR 报告可能涉及1 种或1 种以上怀疑药品,故药品分类例次数(977)大于ADR报告例数。数量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和中成药,三者占比合计超过60%。见表4。

表4 ARDL 模型边界检验结果

(续表4)

2.5 累及系统/器官

811 例ADR 报告共累及12 种系统/器官,由于每例ADR 报告可能涉及不止1 种系统/器官,因此累及系统/器官例次数(1 041)大于ADR 报告例数。例次数排名前3位依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的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等;消化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神经系统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麻木等。见表5。

表5 该院2016-2020年ADR累及系统/器官

2.6 转归

811例ADR 报告中,好转586例,占比72.26%;痊愈181 例,占比22.32%;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死亡的例数(占比)分别为26 例(3.21%)、16 例(1.97%)、1例(0.12%)和1例(0.12%)。

2.7 报告人职业

811 例ADR 报告中,医师上报576 例(71.02%),药师上报152 例(18.74%),护师上报75 例(9.25%),其他人员上报8例(0.99%)。

3 讨论

3.1 ADR类型特点

近5 年,该院ADR 类型以一般的为主,占比超过50%。2019 年和2020 年该院新的和严重ADR 报告占比分别为31.92%和30.77%,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9 年和2020 年全国新的和严重ADR 报告占比分别为31.5%[6]和30.2%[7],近两年该院新的和严重ADR 报告占比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2017 年和2018 年该院新的和严重ADR 报告占比分别为62.60% 和53.75%,明显高于2017 年(30.3%)[8]和2018 年(33.1%)[9]的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可能是2017 年和2018 年该院一般的ADR 上报数量较少,导致新的和严重ADR比例增高。

3.2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811 例ADR 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为0.80∶1,女性略多于男性,与刘宝生的报道一致[3]。2020 年该院ADR 男女性别比为0.78∶1,接近当年全国平均水平(0.87∶1)[7]。近5 年,该院45~64 岁患者ADR 数量最多(占比36.00%)。2020 年该院45~64 岁患者ADR占比42.01%,略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35.4%)[7]。

3.3 ADR与给药途径

811 例ADR 报告共涉及12 种给药途径。其中,静脉滴注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引起的ADR 例次数最多。药物静脉滴注后不经过肝脏首过消除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为100%,更易导致ADR。口服给药是门诊患者常见的给药方式,引起的ADR 例次数仅次于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引起的ADR 例次数排名第三,但明显少于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该院ADR 给药途径的分布规律与胡晓燕[2]和席艳[10]的报道类似。

3.4 ADR与药品分类

811 例ADR 共涉及26 类药品。其中,抗微生物药引起ADR的例次数最多,与李享明[11]和李蓓[12]的报道一致,是ADR 监测工作关注的重点。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 中,一般的ADR 占比82.69%,均是较为常见的ADR。抗肿瘤药引起的ADR 中,严重的ADR占比82.00%。这类ADR 在抗肿瘤药说明书中标示较为明确,一旦发现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和上报。中成药引起的ADR 中,新的ADR 占比61.19%。张冰等[13]收集了1 618 份市售中成药说明书,81.7%的说明书不良反应项标示为“尚不明确”。中成药引起新的ADR 占比较高,提示中成药的安全性需要格外重视。为了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修订完善中成药说明书亟待开展。

3.5 ADR累及系统/器官

811 例ADR 报告共累及12 种系统/器官,ADR 累及最多的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何梅[14]与杨芝芳[15]报道了类似的结果。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临床表现最易观察和诊断,故上报率最高。累及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仅次于皮肤及其附件,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最为常见,通过患者的自述或表现可被发现。

3.6 ADR转归

811例ADR报告中,除有1例后遗症和1例死亡,其他预后均较好。除了少数未好转或不详,绝大部分为好转或痊愈。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上报,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ADR相关的后遗症和死亡。

3.7 ADR与报告人职业

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上报ADR 以医师和药师为主。胡晓燕等[2]对某三甲医院近5 年1 127 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药师上报547 例(占比48.54%),医师上报513 例(占比45.52%),药师上报例数多于医师。本研究结果与之不同,药师上报152 例(18.74%),医师上报576 例(71.02%),更接近2020 年全国平均水平(药师上报24.7%,医师上报55.3%)[7]。究其原因,从临床实际出发,医师全程跟踪患者的诊疗过程,全面掌握患者诊疗期间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能结合临床实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ADR 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是ADR 上报的主要人员;药师作为医师用药的监督者和指导者,可从药学专业角度对医师上报的ADR 进行审核和评价,是ADR 上报的辅助人员。各医疗机构可能由于管理运行机制不同,导致ADR 上报主体人员出现合理性差异。

4 结语

ADR 报告分析是医院药事管理和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坚持实时补充更新,定期回顾分析。根据临床药学工作需要,可针对新的或严重ADR、某类需要特别关注的药品以及重点单一品种引起的ADR 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定期梳理ADR 的发生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切实保障。

猜你喜欢

器官药师药学
这些器官,竟然是你身上的进化残留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器官也有保护罩
药师“归一”
类器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