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振中脘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2022-05-16孙军
孙 军
(大同市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山西大同 037000)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期的一种饮食障碍,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为特征。推拿疗法对该病有确切疗效,但从临床报道来看,专科医生在穴位选取与操作手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1-4]。在临床实践中,笔者采用掌振中脘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有60 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 年5 月-2020 年12 月大同市中医医院小儿推拿科接诊,且符合小儿厌食症的患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3~9 岁,平均6.0 ± 0.36 岁,患儿病程1~7年,平均3.7±0.67 年;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4~8岁,平均5.8±0.17岁,患儿病程2~6年,平均3.5±0.33 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颁布的《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①小儿以厌食为主要症状,食量显著减少;②患儿体质量低于同龄正常标准;③厌食病程在4周以上;④排除其他疾病以及药物影响所导致的食欲减少。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为3~9岁;③病程在1~7年;④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存在其他先天性疾病及研究过程中不能坚持治疗患儿。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前准备
心理疏导:掌振中脘是一种推拿手法,需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治疗作用和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征求患儿、家属最大程度得支持与配合。
诊疗条件[6-8]:①诊室内温度23~27 ℃。②为3~5 岁患儿播放动画片,为6~9 岁患儿选取合适书刊,以分散其注意力,调节患儿情绪,以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多动等情况,协助医者完成治疗。③选用一次性医用中单,一人一单,避免交叉感染。④医者保持指甲干净整洁,定期修剪治疗手指甲,防止在治疗操作中划伤患儿。⑤治疗前后医者用医用手消毒液充分消毒手部,并将双手充分揉搓至干热。⑥选择患儿无过敏性介质。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
对纳入治疗组的30例厌食症患儿采用以掌振中脘为主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掌振法[9-12]:医者肩关节外展,前臂呈旋前位,手掌向下,以掌面为着力点,用前臂伸肌群和屈肌群作快速收缩产生振动,将该振动作用于治疗位置。
操作步骤:患儿仰卧在治疗床上,裸露脐至剑突周围肌肤,涂上介质。医师坐在患儿右侧,手掌放在中脘部位,以掌面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震颤。
治疗中时刻观察患儿变化,不适者立刻停止。
在第一疗程治疗中,不同年龄阶段掌振中脘的操作时间和频率有所差异,见表1。
表1 第一疗程掌振中脘推拿法具体操作
在前3 次治疗中,医者在操作频率上宜慢,操作时间上宜短,以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
在第二疗程治疗中,3~5 岁患儿以频率4 次/s、治疗10 min,6~9岁患儿以5次/s治疗15 min。
治疗期间忌寒凉、辛辣食品,饮食宜易消化,且少量多餐。
2.2.2 对照组
对纳入对照组的30例厌食症患儿采用以掐四缝穴疗法为主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在第一疗程中,每日掐四缝穴一次,左右手交替治疗。第一疗程结束间隔3~5 d后,进行第二个疗程。
治疗期间忌寒凉、辛辣食品,饮食宜易消化,且少量多餐。
2.3 疗程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10 d为一疗程,每日一次,疗程间间隔3~5 d。
2个疗程后开始随访。
3 疗效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6月颁布的《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食欲显著增强,进食量显著增加。
好转:食欲好转,食量略有增加。
未愈:食欲未见改善。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5 结果
5.1 第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结果见表2,数据说明掌振中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疗程疗效比较
5.2 第二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结果见表3,数据显示掌振中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二疗程疗效比较
5.3 随访
两组患儿均接受随访6月,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
6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较多。振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对操作频率和操作时间的要求很高,但其定义及其频率的规定目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振法的操作时间上没有具体要求,实际操作中从0.5 min 到30 min 不等,界定不一且均未有明确的实验数据支持。
在掌振中脘推拿治疗过程中,极少数患儿出现诸如胃脘不适、腹痛、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所以要特别注意掌振频率和每次治疗时间。
小儿推拿手法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见效较快等优点,深受患儿和家属青睐。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时,医者宜取补脾经,清大肠,补肾经,掐四横纹,摩腹,点足三里,捏脊等为主穴[9-12]。根据患儿个体差异,充分应用推、拿、掐、揉、摩、点、提等手法,具体操作中虽有轻微不适或疼痛感,大部分患儿能接受,但有少数患儿不配合。振法作为主要推拿手法之一,振幅小、频率快,具有消食和中、增强食欲、导滞通便、理气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振法的操作范围很广,常用于面部、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部,对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血瘀疼痛等症有明显疗效。
笔者将传统振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采用掌振中脘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观点。掌振法操作受力面积大。没有点法、捏法、掐法、拿法等刺激强的手法给小儿带来的疼痛或不适感,有助于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掌振中脘推拿法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上具有较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