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缅甸棱蜥

2022-05-16米小其杨天友

野生动物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鳞片标本缅甸

冉 辉 米小其 王 成 杨天友

(贵州省梵净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铜仁,554300)

2017年7月12日,于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坪山乡佛顶山村团山(27°21′30.2″ N,108°9′21.11″ E;海拔870.7 m)的一条山涧路边草丛中,采获蜥蜴幼体1号,生境为常绿阔叶林,林下枯枝落叶较多,阴凉潮湿。通过查阅相关文献[1-2],确认其为石龙子科(Scincidae)棱蜥属(Tropidophorus)的缅甸棱蜥(T.berdmorei),系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种[1-3]。标本现保存于铜仁学院动物标本馆(标本号为TRU201707001)。

1 主要鉴别特征

标本无上鼻鳞,鼓膜大而不下陷,颊鳞2枚,额鼻鳞完整,前额鳞分离,头背鳞平滑,顶鳞一侧与2枚颞鳞相接,上唇鳞6枚。

2 形态描述

标本背面和两侧呈深褐色,颈部背面有2个较大的铁锈色斑,背部两侧有铁锈色至黄白色交错排列的小色斑,背鳞和侧鳞起棱,鳞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鳞直向后方,侧鳞斜向上方(图1A);腹部和四肢腹面黄白色,鳞片平滑,多数有铁锈色斑点(图1B)。头长6.17 mm,头宽3.83 mm,头高3.56 mm,头体长47.40 mm,尾长56.80 mm,全长104.20 mm,眼径1.17 mm,前肢长12.30 mm,后肢长20.50 mm,腋胯距22.60 mm。

图1 缅甸棱蜥外形Fig.1 Habitus of Tropidophorus berdmorei 注:A.背面观;B.腹面观 Note:A,Dorsal view.B,Ventral view

标本吻钝圆,吻鳞宽大于高;鼻间鳞2枚,与额鼻鳞相接鳞缝略呈弧形;额鼻鳞1枚,完整,呈前宽后窄的菱形;前额鳞2枚,被额鼻鳞和额鳞分隔而不相接;额鳞鸢形,长度约为从额鳞前端到吻端距离的2.2倍;眶上鳞4枚,第1、4枚呈楔形,第2、3枚呈宽大于长的长方形;额顶鳞2枚,较小,外后方呈现后凸的弧形与顶鳞相接;顶间鳞1枚,较小,前端呈倒“V”形与额顶鳞相接;顶鳞2枚,内侧斜向包围顶间鳞,外侧与2枚颞鳞相接;颈鳞2对(图2A)。颏鳞大,有一横缝;后颏鳞单枚,宽大于长;颏片3对,第1对最大,彼此相接,第2、3对被小鳞分隔;头颈部腹面鳞片多数有棒状或成团白色斑块(图2B)。

鼻孔位于单枚鼻鳞的后上方,孔径约为鼻鳞长的1/4;颊鳞2枚,第2枚前下方有一白斑;上睫鳞8枚,被第4枚眶上鳞间断;眶前鳞2枚;下眼睑有4枚明显的四边形鳞片,其下有2行小粒鳞将它和上唇鳞分开;上唇鳞6枚,第1枚与鼻鳞相接,第2枚与2枚颊鳞相接,第5、6枚位于眼下面;2枚大的颞鳞与顶鳞相接,最后枚上唇鳞上方有3枚较小的颞鳞;鼓膜大而不下陷,前后径0.90 mm;下唇鳞4枚,第1枚最大;多数唇鳞有白色斑块(图2C、D)。肛前鳞4枚,中间2枚大,两侧各是1枚小鳞;尾下面正中鳞片大于相邻鳞片(图2E)。环体中段鳞36行;四肢短;第Ⅳ趾趾下瓣20枚。

图2 缅甸棱蜥主要鉴别特征Fig.2 The key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Tropidophorus berdmorei 注:A.头颈背面观;B.头颈腹面观;C和D.头颈侧面观;E.肛部;标度=1 mm Note:A,Dorsal view of head and neck.B,Ventral view of head and neck.C and D,Lateral views of head and neck.E,Anal region.Scale = 1 mm

3 讨论

依据《中国动物志》[1]棱蜥属种的检索,主要按颊鳞4枚(或2枚)、上唇鳞8枚(或6枚)、额鼻鳞完整(或裂为数枚)、头背鳞片平滑(或粗糙)、顶鳞一侧与2~3枚(或4~5枚鳞片)相接等主要形态特征进行分种鉴定。该标本颊鳞2枚,上唇鳞6枚,额鼻鳞完整,头背鳞片平滑,顶鳞一侧与2枚鳞片相接,其他鉴别特征也与《中国动物志》描述的缅甸棱蜥相同,由此鉴定该标本为缅甸棱蜥。但同时,该标本与《中国动物志》描述的缅甸棱蜥有以下差异:(1)此标本背鳞和侧鳞起棱,而文献记载幼体背鳞和侧鳞起棱,由此推断此标本为幼体;(2)此标本第5、6枚上唇鳞位于眼下面,文献描述第4枚上唇鳞位于眼下面,可能是幼体尚未发育成熟的表现;(3)此标本下唇鳞4枚且第1枚最大,而文献记载下唇鳞5~7枚,一般第2枚最大,这可能是棱蜥属的各物种下唇鳞存在个体差异所致,《中国动物志》描述的广西棱蜥(下唇鳞6枚,GMU-029号标本1侧为7枚)和海南棱蜥(下唇鳞5~7枚)的下唇鳞也都存在变异情况;(4)此标本环体中段鳞36行,而文献记载环体中段鳞32~34行,这应该是变异现象,《中国动物志》记载的其他标本也存在变异(中国云南3号标本32~34行;缅甸墨吉32~36行,丹那沙林36~40行,勃固40行,八莫1号标本32行;泰国北部32~36行)。

本次采集地为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石阡县西南部,处于武陵山脉与苗岭山脉主峰间,是重要的生物扩散廊道。保护区海拔500~1 869 m,面积12 634.54 hm2,地理坐标为27°15′~27°25′ N,107°56′~108°12′ E。当地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动植物物种为保护对象[4],其生态环境多样,雨水丰沛,气温较高,为爬行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冉辉等[5-6]曾采集到保护区的2种蛇类新纪录——龙胜小头蛇(Oligodonlungshenensis)和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latouchii)。本次在该保护区发现缅甸棱蜥,丰富了该保护区爬行类物种记录。《中国动物志》记载缅甸棱蜥生境垂直海拔240~914 m,水栖,标本都发现于小山溪中。该标本采集于海拔870.7 m的一条山涧路边草丛中,与文献记载一致。

棱蜥属在《中国动物志》记载有4种:分别是广西棱蜥(Tropidophorusguangxiensis)分布于广西(武鸣区大明山);海南棱蜥(T.hainanus)分布于江西(龙南)、海南(五指山、吊罗山)、广西(瑶山滴水);中国棱蜥(T.sinicus)分布于广东(广州、鼎湖山、罗浮山)、香港、广西(瑶山、龙州);缅甸棱蜥在中国仅记录分布于云南陇川县户撒乡,国外分布于泰国北部、缅甸和越南。近10年,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野外调查的深入开展,棱蜥属物种不断被发现,分布地逐渐增加,其中,广西棱蜥被发现在湖南(雪峰山)有分布[7],海南棱蜥被发现在湖南(莽山)[8]、广东(车八岭)[9]、贵州(三都县)[10]有分布。此次在贵州佛顶山发现缅甸棱蜥填补了贵州的空白,分布范围得到扩大,更重要的是将缅甸棱蜥分布北限向北推进约2.89个纬度,向东北方向直线距离延伸约1 080 km,区系、分布型等发生相应变化,对研究我国棱蜥属动物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鳞片标本缅甸
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及鳞片差异性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留在现场的血型标本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金钱龙
没有脚也能走路的蛇
缅甸记忆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