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北平坝区发展优质菜用型马铃薯的生产建议

2022-05-16饶丽萍余韩开宗刘丽芳沈学善陈年伟吴章东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皮薯块苗期

邹 雪,丁 凡*,饶丽萍,余韩开宗,刘丽芳,沈学善,陈年伟,吴章东

(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绵阳 621023;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66)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等优点,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四川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因地形多样,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可春、秋、冬三季种植马铃薯[1]。周年生产和供应模式使得四川省马铃薯上市时间长,除三州高寒牧区的收获期与北方一季产区相似外,其它地区收获的马铃薯少有集中上市的压力。其中川北平坝地区冬作早熟马铃薯可在5~6月提前上市,及时填补全省及北方新鲜菜用马铃薯的市场空缺,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

川北平坝地区2月中旬偶有霜冻发生,2~3月降雨少,春旱现象明显,而这一时期正是冬作马铃薯出苗及苗期生长阶段,农户种植的马铃薯面临苗期冻害和干旱风险。同时,这一地区传统种植的菜用马铃薯存在大薯率偏低、品质不高、薯块青皮等问题。本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通过集成创新,提出“补有机、增垄高、覆黑膜、留单株、提抗性”等适合该地区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关键技术包括:补施有机肥,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马铃薯肥料吸收、利用率;增垄高覆黑膜,解决薯块青皮问题;间隔固膜,改善土壤透气性;间苗留单株,提高大薯率;调控苗期植株发育,增强对寒潮和干旱的抗性;引入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和农户反馈,平坝区早熟菜用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平均产量48 t/hm2,单株结薯数4~6个,大薯率超过90%(单薯重≥150g),较农户常规栽培技术平均增产25%以上,增收1.2万元/hm2以上。通过间苗留单株,控制匍匐茎数量,大薯率提高13%~21%。增加垄高,覆盖黑膜并改全封闭固膜为边缘间隔压土固定,对比易青皮的材料,可使薯块青皮率和青皮指数分别下降69.15%和70.10,且薯皮光滑,皮孔小,提升了菜用薯的外观商品属性,较青皮中小薯的价格上升20%~60%。采用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成本4500~900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明显。2016~2020年连续5年邀请专家对在绵阳盐亭实施的平坝区早熟马铃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测产,平均产量超过49.5 t/hm2,按田间收购价1.6~3.0元/kg,产值超过7.5万元/hm2。文章介绍川北平坝区生产优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的关键技术,为提升川北平坝地区冬作马铃薯种植效益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1 选择合适品种和播种时间

连续3年比较了不同熟期品种在川北平坝区的表现(表1、表2)。早熟、早中熟品种如“希森3号”“兴佳2号”“费乌瑞它”“闽薯2号”等在收获时基本倒苗,块茎成熟,若无极端天气,产量在30 t/hm2以上,较适合在该区域种植。中晚熟品种“米拉”“川凉芋13号”“丽薯6号”在5月中旬收获时,植株均为绿色,“丽薯6号”仍在开花,迟结的薯块偏小,且未成熟,皮薄易破,同时这些品种的产量潜力也未能充分发挥。“青薯9号”虽然是晚熟品种,但由于该品种适应性非常强,薯块膨大迅速,所以收获时,虽植株仍是绿色,晚形成的薯块尚未成熟,但其产量表现仍非常突出,均在34 t/hm2以上,即使在2020年出苗时遇到极端霜冻天气,产量仍有35.76 t/hm2。但“青薯9号”在该试验点的中小薯偏多,商品率不如早熟品种,即品种本身的产量潜力不能在平坝区充分表现出来。

表1 2019~2021年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特征

表2 2019~2021年不同熟期马铃薯品种在平坝区冬作中的产量比较 单位:t/hm2

菜用型马铃薯要求薯形美观、表皮光滑、芽眼浅、食味优。同时,川北平坝区进入5月后温度偏高,日照变长,均不利于薯块膨大。综合考虑,建议选用优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并注意早熟马铃薯品种一般易感晚疫病,而川北地区4月进入雨季,高湿条件利于晚疫病发生,若种植早熟品种,要做好晚疫病防控工作。若是种植地区海拔达到500 m左右,那么适合马铃薯薯块膨大的时间则能持续到6月,可以考虑种植“丽薯6号”“青薯9号”等品种,这些中晚熟品种较抗晚疫病,可以减轻晚疫病防控压力。要购买正规公司生产的合格种薯,严禁引入带病毒以及土传病害如疮痂病、黄萎病的种薯。

川北平坝区冬作马铃薯在12月底至1月下旬播种,具体时间主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需要平衡后期高温、长日照不利于结薯和出苗太早遇霜冻后难以恢复两者之间的矛盾,前者需早播,后者需适当晚播。海拔400 m左右的平坝地区建议12月底播种,播种太晚不利于结薯。海拔500 m左右的平坝地区可适当延迟到1月底播种,以尽量避开苗期霜冻。马铃薯在出苗时遇到霜冻相对于苗期及之后遇到霜冻,更容易恢复生长。

2 地块与种薯准备

2.1 整地施药肥

在海拔不超过550 m的平坝区域,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前茬为非茄科作物,与马铃薯无共同病虫害。对土壤深翻,深度25~35 cm,旋耕,深度10~15 cm,耙地,深度8~15 cm。旋耕耙地2~4次,使地块平整,土块细碎。全田撒施有机肥,用量7500 kg/hm2。选用辛硫磷微胶囊剂或者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施地面或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粉剂(2×1011孢子/g)3.75~7.5 kg/hm2,预防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损伤薯块,降低外观商品性[2]。

2.2 种薯准备

种薯堆放位置要保证有散射光线照射,以利于形成健壮芽。单薯重20~50 g,整薯播种。单薯重> 50 g,切块播种,每个切块30~50 g,保证每块带有2个以上芽眼。切块时用75%的酒精浸蘸刀口消毒。切块建议用药剂拌种,如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杀虫剂噻虫嗪,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等。

3 适时播种

种植密度63000~67500株/hm2,用种量2250~3750 kg/hm2。选择马铃薯专用硫酸钾型复合肥,用量1200~1500 kg/hm2。大垄双行错窝播种,垄距90~95 cm,垄高25~30 cm,播种深度15~20 cm,株距28~30 cm,行距26~28 cm。可用马铃薯播种机(2CM-2C),或用手扶式田园管理机(3TG-5.5型)开沟,人工洒肥摆种,田园管理机两边覆土,再用锄头平整垄面。

4 提高外观商品性措施

覆膜能够有效促进马铃薯生长代谢,缓解干旱对马铃薯的生理限制,白膜由于良好的保温保湿效果,在川北地区的冬作和春作马铃薯种植中,特别是丘陵山区种植中应用广泛。禄兴丽等[3]研究了无膜覆盖、白膜覆盖和黑膜覆盖对宁夏南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生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黑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株高、冠幅和根系活力,而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降低,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较白膜覆盖和无膜覆盖分别增产17.85%和60.52%。以甘肃半干旱区推广应用的白膜覆盖双垄集雨耕作为对照,设置黑膜覆盖低垄、中垄及高垄处理,表明不同降水年型下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贮水量、土壤全氮全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都显著高于白膜处理,增产16.9%~19.0%,产投比提高12.1%~18.2%,认为黑膜覆盖垄沟与垄上微沟的叠加集水效应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马铃薯生长,改善土壤水肥互作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4]。黑膜覆盖除了提高产量,对降低马铃薯块茎青皮,提高商品质量效果明显。陈鑫昊等[5]以中早熟品种“兴佳2号”为材料,在冬闲稻田上研究白膜覆盖及覆土、黑膜覆盖及覆土、稻草、裸地等不同覆盖方式对春马铃薯的影响。其中黑膜覆盖和黑膜覆土的绿薯率只有7.85%、2.56%,而白膜覆盖的绿薯率高达16.46%。

川北平坝地区的土壤类型以棕色石灰土和水稻土居多,遇干旱,易成团块并板结,再加上块茎膨大作用,在垄面易形成缝隙,光线透过地表缝隙照射到块茎表面导致薯块青皮现象,影响这一地区菜用薯商品属性。本团队以易青皮的品系M16-14-8为材料,对比了覆盖黑膜对马铃薯产量和青皮的影响(表3),覆盖黑膜不仅能解决薯块青皮问题,而且有增产提质效果和防草作用,较覆白膜增产17.70%,块茎干率升高3.34%,可使薯块青皮率和青皮指数分别下降69.15%、70.1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表3 覆黑膜对平坝区冬作马铃薯的影响

因平坝地区入春后温度上升较快,所以将黑膜固定方式由传统的垄两边盖土压实改为每隔30 cm左右在垄两边间隔堆土,相对于两边全压土的固定方式,不仅省人工,收获时更方便揭膜,同时增加土壤透气性,避免皮孔粗大,影响外观商品性。除了覆黑膜外,出苗后15~20 d左右人工间苗,每窝只留1株,控制匍匐茎数量,减少无用小薯的形成和对营养的消耗,以保证大薯的营养供给。这一措施可使费“乌瑞它”“希森3号”等品种的平均大薯率超过90%(单薯重≥150g),相较传统种植方式下平均80%左右的大薯率,在对产量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可使薯块商品率得到显著提高。

5 除草追肥

防治杂草:播种后用乙草胺喷施垄面,并不在田间踩踏以免破坏药膜。间苗后垄间喷施精喹禾灵,防止杂草生长,注意不要喷到马铃薯植株上,以防伤苗。药剂用量:99.9%乙草胺乳油1.5~2.1 L/hm2对水750~900 L;5%精喹禾灵乳油750~1050 mL/hm2对水750~900 L。叶面追肥:植株封垄后,喷施0.3%~0.5%的硫酸钾3~4次,促进结薯,间隔7~14 d。

6 风险管理

6.1 严防晚疫病

植株封垄后喷施氰霜唑、代森锰锌。发现晚疫病斑,用氟噻唑吡乙酮配合代森锰锌防治。药剂用量:氰霜唑480~600 mL/hm2,氟噻唑吡乙酮450~900 mL/hm2,代森锰锌1350~2700 g/hm2。使用喷雾器,对水750~900 L/hm2。使用无人机,对水约45 L/hm2。选择晴天傍晚进行,整个生长季需防治4~5次,间隔7~10 d。

6.2 应对苗期霜冻与干旱

川北平坝地区冬作马铃薯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开始出苗,这一区域在2月中下旬偶有霜冻,同时1~3月降雨少,早春干旱问题明显,种植的马铃薯面临苗期冻害以及干旱风险。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其生理活性高,低浓度处理便能表现出明显的生理效应,如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种子萌发,提高作物对冷胁迫、干旱和盐碱等非生物逆境的抗性,并有缓解药害的作用,使作物快速恢复生长。研究表明外源喷施10~100 μg/L 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4 ℃冷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提高小麦幼苗的抗冷性[6]。将马铃薯植株放入10 ℃低温处理72 h模拟冷胁迫,与对照相比,喷施10 μg/L 油菜素内酯处理能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对低温的耐受能力[7]。团队长期试验表明在间苗后喷施油菜素内酯结合叶面肥,可以有效提高苗期马铃薯对霜冻、干旱、除草剂药害等胁迫的抗性以及受害后的恢复能力。建议苗期可以喷施芸苔素内酯(有效成分0.0075%)1~2次,用450~600 mL/hm2对水750~900 L/hm2叶面喷施,提高植株的抗性。

7 适时收获

根据马铃薯成熟度,结合市场需求,适时收获,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需要注意川北平坝区初夏光照强,午间温度高,薯块挖出后若长时间摆在田间,在高光强、高温的双重作用下,可能会造成薯块表皮及薯肉组织灼伤,造成后续腐烂问题,所以收挖薯块后应及时放置荫凉处。

猜你喜欢

青皮薯块苗期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马青皮养鸭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年少不信邪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的影响
年少不信邪
一碗面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