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士人与古琴文化

2022-05-16何晓霖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士人苏轼

何晓霖

摘要:《杂书琴事》记载了三则琴乐故事,通过分析苏轼与琴友的交游、对琴人的评价,可以看出古琴在北宋士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寄托着文人的志趣,也是文人风骨的象征。

关键词:苏轼;士人;古琴文化

《张子野戏琴妓》《文与可琴铭》《戴安道不及阮千里》是《杂书琴事》中的三则小文,记载了苏轼与琴友的交游、对琴人的评价。本文爰就此略陈固陋,以期由苏子之琴事,窥得北宋士人与古琴文化关系的一隅。

1 以琴会友

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精通音乐及琴、筝等乐器。北宋许多文人都同时精于宋词和古琴。据《张子野戏琴妓》所载,张先与苏轼同去听琴,他戏谑歌姬古琴弹得不地道,便笑称“此筝不见许时,乃尔黑瘦耶?” 8028苏轼在另一篇散文《琴非雅声》中提到,筝与琵琶都是古人所谓的非“中华之声”。

虽然古琴历来与士君子相联系,但在有着良好传统文化气氛的宋代,民间也常有古琴的踪迹,苏张二人正是在民间乐坊论乐。南宋陆游的《听琴》一诗中也写道:“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340吴字牧《梦梁录》中也有关于官私妓女的记载,此“妓”或许可与“伎”同义,许是与“雅乐衰微情况下宫廷乐人流落民间以及宫廷与民间音乐文化之间的流动有关。” 76由此可见,琴乐并不只限于文人士大夫,它也有在市井、民间流传。苏张二人为忘年之交,常弹琴聚会。张先逝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作《祭张子野文》道:“人亡琴废,帐空鹤唳。”413这里用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的典故,也化用了《北山移文》的“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575之辞,表达了他对挚友故去的哀悼与空荡索寞之情。

《文与可琴铭》是在文同去世两年后,苏轼追忆故人,为其家中藏琴题铭,铭曰:“攫之幽然,如水赴谷。醳之萧然,如叶脱木。按之噫然,应指而长言者似君。置之枵然,遗形而不言者似仆。” 8034

文同,字与可,北宋画家,与苏轼是表兄弟,两人常以琴诗唱和、书信往来,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琴铭中,苏轼主要阐述了琴在不同指法中所呈现出来的音乐境界,尤其强调了那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之美。所谓“攫之”与“醉之”、“如水赴谷”与“如叶脱木”、有声与无声、“长言”与“不言”,以及审美中对琴乐的深远与愉悦、激荡与静泊不同的感受,都是由奏琴之指法谈及内心體验,以物喻之,以心感之。苏轼在这里把握的是“音乐审美中同一对象的两种美学性格,并视其为琴乐审美中不可缺少的审美特征。” 146因此,尽管他写的是弹琴的指法,但却表达出了那种幽雅的情致及人琴相通的音乐审美观。

文同逝于元丰二年己未(1079),苏轼作《祭文与可文》悼念故友。据《苏轼文集》所载:“维元丰二年,岁次己末,朔,五日甲辰,从表弟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州事骑都尉苏轼,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湖州文府君与可之灵曰:呜呼哀哉!与可能复饮此酒也夫?能复赋诗以自乐,鼓琴以自侑也夫?” 407文同与张先均为苏轼诗琴唱和的挚友,却先后逝去。两年后,苏轼遭乌台诗案之祸,在人生与心态上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彼时的他再次撰文提及故友,除了论述琴乐之外,或许还隐藏一丝落寞,如同他笔下的那株定慧院海棠、那只孤鸿一样。

2 琴人风度

阮千里与戴安道是苏轼诗文中常常提及的两位琴人。他在《戴安道不及阮千里》中说,阮千里善于鼓琴,且“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 8031,而戴安道则发誓“不为王门伶人” 8031。戴逵是东晋名士,为人简傲清高,琴曲《招隐》就是改编自王子遒乘兴夜访戴逵,及门而返、尽兴而归的故事。而阮千里(阮瞻)是阮籍之孙、阮咸之子,性格清虚寡欲,善弹琴,不论贵贱,皆为演奏。显然,文中苏轼更欣赏阮瞻以琴为心、不论长幼的态度,即只论修身养性而非执着于以琴事人,更能体现出琴道妙旨,也就是真正的“达”。而戴逵虽表面看来也很超然(“介”) ,但内心仍拘泥于功名束缚,其“介”远不如阮瞻之“达”更符合琴道精神。通过这样的琴事,苏轼表明了他对于琴道的独特理解,也是对于古琴美学境界的要求。此外,苏轼对“介”与“达”两种心境的论述,也体现了他个人的心态与品性。他更认可的阮瞻之“达”近乎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的境界,是一种超然而豁达的心境。在北宋党争纷杂的背景下,苏轼一生历经波折,数度被贬,却依然能保持“也无风雨也无晴” 175的自适心态。因此,苏轼认为鼓琴之人更需豁达,如同“神气冲和”8031,“识者叹其恬澹” 8031的阮瞻一样,内心恬淡平和、与琴同在、与乐合一。因此,琴乐之价值不仅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其背后君子之交的故事亦使人津津乐道。

3 小结

结合苏轼一生的事迹来看,他对琴乐的认识也反映了其由豪迈、孤寂到平淡、超然种种心态的变化过程。《杂书琴事》所反映的琴人苏轼形象,体现古琴与士大夫的紧密联系,它寄托着文人的志趣,是文人风骨的象征。因此,对文人与琴乐故事的探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古琴艺术的研究,还能构建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第19册文集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2]钱仲联,马亚中主编;钱忠联校注.陆游全集校注 剑南诗稿校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张艳著.万籁收声天地静宋代古琴之美[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

[4](宋)苏轼著;李之亮笺注.苏轼文集编年笺注诗词附8[M].成都:巴蜀书社,2011.

[5](清)吴楚材,(清)吴调侯编;张天来,王华宝主编.古文观止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6]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7]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04.

猜你喜欢

士人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壁画资料追考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