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练对小学跳绳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

2022-05-16陈庄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
关键词:跳绳小学

陈庄明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以赛促练对小学跳绳训练效果的影响,收集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跳绳比赛成绩(各年级男生16名,女生16名),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所收集的数据与常模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中,三年级男生跳绳次数142.31±22.94与常模126(100分)、四年级男生跳绳次数146.50±16.55与常模137(100分)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它对比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各年级中,男生女生都能达到良好(85分)以上,比赛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跳绳能力。

【关键词】小学;以赛促练;跳绳;常模

随着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模式也引进了体育课程。在小学中,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去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也成为一个难点,而以赛促教、学、练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竞争的积极性。以练代赛,以赛代练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效率,磨练小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更健康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成长。本研究分析了以赛促练对小学跳绳比赛训练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小学生的跳绳模式提供实践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以广州市某小学以赛促练对小学跳绳训练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跳绳比赛三至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各年级人数分别为男生16名、女生16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万方、教育网等中已有的关于跳绳、以赛促练方面的文献资料来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数据统计法

采用spss25.0软件所收集的数据与教育部所颁发的2021年小学体测跳绳常模,进行单样本t检验,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各组的跳绳次数情况以X±SD表示。*表示P<0.05为差异性显著,**表示P<0.01为差异性异常显著。

(一)三年级跳绳次数与常模对比分析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绳次数142.31±22.94与常模126(100分)对比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跳绳次数134.75±26.20与常模132(95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在以赛促练中三年级男生有95%的概率接受平均次数(成绩)高于126(100分)。从跳绳成绩看,以赛促练的男生达到有优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达到优秀(95分)的水平。

从表3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绳次数146.50±16.55与常模137(100分)对比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跳绳次数129.56±29.41與常模127(85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在以赛促练中四年级男生有95%的概率接受平均次数(成绩)高于137(100分)。从跳绳成绩看,以赛促练的男生达到有优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达到良好(85分)的水平。

从表4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绳次数150.00±20.00与常模148(100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跳绳次数149.25±23.77与常模144(90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比分析中,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95%概率平均次数(成绩)高于常模。从跳绳成绩看,以赛促练的男生达到有优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达到优秀(90分)的水平。

从表5中可以看出,男生跳绳次数168.87±23.90与常模157(100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女生跳绳次数165.00±14.36与常模159(95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比分析中,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并不存在95%概率平均次数(成绩)高于常模。从跳绳成绩看,以赛促练的男生达到有优秀(100分)的水平,女生可达到优秀(95分)的水平。

在与常模对比分析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三至六年级男生的平均成绩基本维持在100(分),而女生平均成绩则在85分至95分之间。从常模中可以看出,女生的常模次数往往比男生的要高,也是导致平均成绩不均等的一个因素,况且男生女生的体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四年级男生中出现显著性差异,而其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其可能原因由于在选员中出现报满名额的状况,从而导致跳绳质量的下降。

在各年级的平均成绩中都能达到良好以上,说明学生的跳绳能力水平较好。在三年级男生平均次数142.31±22.94可以达到四年级137(100分)的水平。除了体育课跳绳训练外,以跳绳比赛的方式也能很好地让学生主动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学会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以趣味性为主的跳绳小比赛,才能更好地与以赛促练形成合力,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跳绳运动。

以赛代练虽是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但毕竟开展比赛的次数较少,这时也需要体育教师很好地设计跳绳内容。如,花样跳绳,既激发学生跳绳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跳绳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在以赛代练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原有的体育课堂教学。以赛代练只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跳绳练习的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体育课堂。过度的强调以赛代练,学生处于名次竞争的心理,也会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度的以赛代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跳绳运动能力的提升,才能使跳绳融入达到学生心理,从而达到掌握一门运动技能。

四、结论

1.在以赛促练中,三年级和四年级男生的跳绳成绩与常模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对男生的积极影响较高。

2.在以赛促练中,各年级的平均成绩都能达到良好(85分以上),说明了以赛促练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跳绳训练的积极性,提升跳绳的能力。

3.以赛促练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不能一味强调以比赛的方式来让学生不断地练习跳绳,而是应该在比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不同形式的跳绳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跳绳的兴趣,这样才能发挥以赛促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卓慧.“以练促赛,以赛代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6):162,164.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26/content_5602164.htm,2021-04-19.

[3]侯淑云,姬军.花样跳绳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性研究——以荔湾区华侨小学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7):142-143.

[4]王景.跳绳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116-117.

[5]王海英,马云慧.跳绳的现代转型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14(8):49-52.

[6]焦佳欣,庄洁,丁超.12周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3):279-281.

[7]杨小凤,李建国,林承德,等.花样跳绳对13~15岁少年健身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68-70.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跳绳小学
跳绳的起源
明明的帮助
NO.10 跳绳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