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康桥”探技巧,便引诗情到碧霄
2022-05-16张萍
张萍
【摘要】《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它是当代学子感受现代诗歌语言美、音乐美、建筑美的典型标杆。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诗歌借助意象、巧用修辞、以情动人等诸多特点。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普遍习惯于用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创作技巧、概括主题等传统思路来教授文本。本文试图通过“品鉴《再别康桥》,领悟诗创技巧”,让学生创作诗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品鉴诗歌;再别康桥;创作技巧
《再别康桥》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必要的鉴赏技巧,或者干脆“一读而过”。笔者大胆创新,试图让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领悟诗歌创作技巧,并运用相关技巧创作诗歌。笔者在知网上搜索“再别康桥”有980条结果;搜索“诗歌创作”有44条结果;搜索“学‘再别康桥,悟诗创技巧”有0条结果。
掌握基础的诗歌创作技巧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诗歌创作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集中体现,是思维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审美鉴赏与创作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有效策略。另外,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是诗情勃发的年纪。基于此,笔者相信通过“品鉴《再别康桥》,领悟诗创技巧”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抒发其丰富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发现,在鉴赏《再别康桥》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诗歌创作的三大技巧:
一、借用意象,化虚为实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一首诗歌没有了意象,便如同枯木毫无生机。《再别康桥》在意象的运用方面,值得借鉴。如第一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本段表达了作者与康桥告别,但是他并未直白地说“再见了,美丽的康桥”,而是说“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这一意象给我们营造了天高气爽、彩霞满天的唯美画面。这一场景,越是美丽,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越是浓郁。
这一意象作者选取的颇为成功,后人甚至觉得这里只能是“云彩”,而不能是其它,如“沟渠”“石桥”“栏杆”等,因为这些意象都不能让人头脑中勾勒出美好的画面。
同理,康桥之所以让人难舍,还因为“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这些意象化虚为实,为我们勾画出一个色彩斑斓而又美丽的康桥。
创作诗歌时,有意识地运用意象,化虚为实,是提升诗歌格调的有效手段。如,学生创作的诗歌中这样写到:“告别故乡/多年后/睡梦中模糊了故乡的模样/开始迷恋他乡”。该诗中“告别故乡”是比较虚化的概念,如何化虚为实?我们可以改为“挥别童年的炊烟/多年后/睡梦中终于模糊了故乡的模样/开始迷恋他想的阳光和细雨”该诗中加入了“炊烟”和“阳光、细雨”这几个意象,将故乡实体化,描绘出具体可感的美好画面,赋予诗歌以灵魂。
二、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如果说意象是“魂”,那么修辞则是“灵”,因为有修辞的巧妙运用,让诗歌变得灵动起来。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将“金柳”比作“新娘”,金柳的美丽可爱跃然纸上。又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这是拟人,生动形象。“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拟物。将作者对这里的留恋之情生动地表达出来。这种手法与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他身旁/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是移情。作者面对分别,万语千言,无从诉说,只能沉默。而他将这种浓重的感情转移到“夏虫”身上,令人回味无穷,诗意隽永。结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则与开头呼应,给人回环往复之感,让诗歌充满韵律之美,而这也恰恰是“新月派”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集中体现。
三、主题深刻,以情动人
一首好诗,绝不仅仅是优美辞藻的堆砌和多种手法的运用。它一定是以深刻的主旨为前提,传达出一种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创作诗歌时最忌讳的就是无病呻吟。
如,学生在创作诗歌的时候,这样写道:“我抬起头/夕阳刺入我的眼睛/它热烈开放/我不禁被它吸引/我走出课室/在走廊上看着夕阳/我一步/它一步/慢慢地/它走了/我也离开了。”暂且不说本诗语言运用上的匮乏,单是主旨之浅显便很难得到读者的共鸣。
大凡好的诗歌,无一不是用简练的语言,巧妙的修辞,表达深刻的主题。如:
“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卫青《我爱这土地》)
“你看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顾城《远和近》)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这些诗歌广泛传播并经久不衰,除了运用意象和诸多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表达出深刻的主旨。这些主旨关乎生命、爱情、价值、追求等,无不让读者反复揣摩、为之着迷。
当然,创作诗歌还有很多其它技巧,如,选题新颖、标题吸引、注重细节、韵律节奏等。但是能够把握本文阐述的三点,便已具备诗歌创作的基本素养。笔者在让学生创作过程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令人欣慰。如,《秋蝉喊我》(作者:朱栩桐):秋蝉在窗外喊我/“月亮出来了”/我抬头看到的月亮/像外婆生前的脸/月光如她的温柔慈祥/抚摸着我的手/我拿起笔画画/眼泪涌出来/淹没了纸上月亮。本诗借用秋蝉、月亮、月光等意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思念之情。又如,《霜秋》(作者:曾琦):两三只飞鸟/披着夏日最后几缕余温/划过天空,惊动一排排静谧的幽绿/连着惊动的,还有枝头的紫荆/花瓣飘落,流水无情/将更艳的花儿埋进深邃的光阴里/待来年,长出的/不是霜秋,是更加美艳的你。本诗借用飞鸟、夏日、紫荆等意象,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秋天和友人的热爱之情。再如,《看雪的约定》(作者:苏芷琪):从路过的风那儿得知/北方,下雪了/雪花纷飞,多像白蝴蝶/落在你我的发梢/我们并肩走过,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而路的尽头是诗意的天堂/我们看雪的约定终于实现了/可是当凌晨的星星把我唤醒/原来我身处南方/雪花只是一个残缺的梦。本诗借用风儿、雪花、蝴蝶、发梢、脚印星星等诸多意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雪的向往及想而不得的遗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我们要让他们心底诗的琴弦响起来。”在品鉴诗歌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提一些“过分”的要求,也许他们就会回馈你很多意外惊喜。正如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时,大胆引入创作环节,通过品鉴诗歌特点,揣摩创作技巧,学生情到浓时,便引诗情到碧霄。
参考文献:
[1]黄志浩,陈平.诗歌审美论[M].凤凰出版社,2012 .
[2]钱梦龙.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J].语文学习,2002(3).
[3]林平.现代诗歌创作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李海涛6042338F-E434-4528-BE7A-D95DB72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