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研究报告

2022-05-16谢燕玫鲍善恩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5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谢燕玫 鲍善恩

【摘要】本研究通过探索如何将文化意识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整理课例并归类,为初中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参考。在教学中通过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英语学习的能力,进而塑造中学生的文化品格,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一、研究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新课标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一起被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能通过学习习得的,为適应个体全面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5 C:自信(Confidence),创造(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同情(Compassion)。

文化意识是指对中西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学生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在其起源和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模式,思维价值取向,表现为积极开放或消极保守,兼收并蓄或排斥异端。

语言学习过程就是培养文化意识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有对语言输入的机械操练,也有输出环节的灵活运用,适当渗透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与思想的载体,英语学习能促进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关怀,提升学生内在的素养、气质与个性品质。基于丰富的英美文化,在教学中渗透和感知,建构知识,多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礼仪文化,对开阔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很有意义的。有人说,一个人会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生活。

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素养的重要性。本课题重点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营造和谐英语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跨文化意识,对中西文明都有理解并吸收精华,成为我国需要的优秀国际人才。

二、研究目标

在以课本为载体的基础上把文化意识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文明和谐发展为立足点,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把准时代脉搏,及时汲取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使教育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开放、综合、选择、实践性;坚持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多元化,评价人员、方法、手段的多样化,积极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教育机制和育人环境。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将文化意识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1.通过钻研教材,巧用教材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话题涵盖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个人情况、日常活动、学校生活、人际交往、节日习俗、健康饮食、安全救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教材的文化意识强,内涵丰富,既介绍外国文化,也宣传中国文化,并把所导入的中外文化内容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联系起来。英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整合教材,在平时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素养的培养。

九年级Unit 10介绍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巴西、法国、瑞士、哥伦比亚等国家初次见面的打招呼方式、时间观念、餐桌礼仪等文化意识的差异。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现场演示、情景剧表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不同的区域俗文化,学会尊重各个国家的文化,养成入乡随俗的良好行为习惯。

2.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现实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事件或氛围等。真实的情境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真实的环境下,学生更容易理解,更乐于接受,更善于思考。

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Unit 7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假设这样情景:“我”的朋友开了一家服装店,新年来临之际,为了搞促销活动,请同学们为“我”朋友的服装店写广告词,如果广告词被征用,能得到一份精美礼品。“我”还把朋友服装店的照片给学生看,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兴致勃勃,思维活跃,积极参与。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3.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体现于不同的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多方面、多层次地渗透文化。通过课外阅读,做调查报告,唱英文歌曲,欣赏英文电影,讲英语小故事、开展英语演讲,表演情景剧,举办辩论会等活动,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让学生在不同气氛、情景下接受礼仪教育与文化熏陶。

例如,上完八年级下Unit 4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关于after-school classes for children的辩论赛,学生通过准备资料,不仅复习了本单元的重点短语和句型,还深入了解中国和外国课外辅导班的情况;通过辩论,学生敢于表明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应变能力,增强自信心。情景剧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每学期上完新课后,笔者会组织一次情景剧表演大赛,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本学期的一个话题,自己编一个情境。为了把情景剧表演好,学生必须理解所选话题的文化背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文化意识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平时,教师也可引领学生看《书虫》《英语世界》等书籍杂志,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之一。

4.通过节日文化

节日文化是学生可以感受乐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不同背景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西方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和主要庆祝方式。如,九年级Unit 2 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嫦娥奔月的凄美传说,及西方的圣诞节故事Christmas Carol中的吝啬鬼经历过去、现在和将来灵魂的拷问,有了愿意和大家大方分享的顿悟,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Sharing is caring分享即关爱。

5.通过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八年级上册Unit 5 专门讲到文化一词。美国文化著名的标志之一就是卡通画。这是一篇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美国的文化知识。Walt Disney沃尔特·迪士尼, steamboat Willie威利号汽船、Mickey Mouse 米老鼠、 Hollywood Walk of Fame 好莱坞星光大道。新教材渗入了更多的中国文化,Beauty in common things则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天灯sky lanterns,剪纸paper cutting,泥塑和泥人Chinese clay。

(二)研究在各种课型中融入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在词汇课、语法课、听说课、阅读写作课等课型中的融入。

1.在词汇课中融入文化意识

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有七不问:年龄、体重、学历、信仰、婚姻、收入、住址等都是比较私人的,所以通过用谈天说地的办法来打开话题是比较安全的话题。

2.在语法课中融入文化意识

语法规则虽然说是一些程式化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但也包含有文化的成份。例如,英语中的格、数、性、体、人称、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范畴都有强制性的运用规则,而汉语的语法则多是非强制性的,有时可以省略,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虽然这些解释对于实际运用英语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甚至可以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趣味。

3.在听说课中融入文化意识

心理学家沃尔夫森:“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是比较宽容的,与此相反,违反了说话规则却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模拟情景,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英语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以免出现交际中的语言错误。

4.在阅读写作课中融入文化意识素养

在语篇结构的衔接中,英语中运用多一些连接词,而汉语比较少。句与句的连接方式一个是“形合”,另外是“意会”。从文化内涵来讲,有人认为英语民族在分析思维上,能够擅长理解语句成份之間的关系,因为他们会充分依赖这些词来表情达意。如果教师在语篇教学时能够很好地说明差异及成因。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技能是积极有效的。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渗透的文化意识素养

初中三年的课程按话题分类,可用表格归纳为:

(二)相关课例

1.谢燕玫:2021年11月,作为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送教到阳江市奋兴中学,分享了中考话题课例The Power of Language 的示范课,展示语言的魅力。

2.朱妙芳: 2022年4月, 《基于英语绘本的语法复习课例—— Infinitive 》河源市东源县初中英语示范课。

3.卢伟英:2021年11月,《“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活动开展”以人教版七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读写课为例》。

4.顾奕文、吴春梅:2019年9月18日,《中考专项听填信息训练——Fight for our dream》,市级公开课。

5.周小青: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听说课

6.鲍善恩:课例人教版九年级《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写作课,获市录像课一等奖。

7.赖碧芳:《阅读课课堂环节文化意识融入的思考与具体操作——以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10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为例》。

四、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归纳法等。

五、创新之处

本研究借助国内外文明礼仪的教育,重点营造初中良好英语课堂文化氛围,从课堂管理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凸显英语课堂特色和文化底蕴,做得“学语言,启心智,懂文化,爱生活”。努力避免课堂教学模式化、僵硬化,避免“千人一面”的课堂,加强各种课型的实际运用研究,突出课型特点和教师特色,彰显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与风格。

参考文献:

[1]刘雄伟.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

[2]王春华.挖掘英语课本,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2016.

[3]孙优荣.文化素养提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