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专”翻译硕士人才培养探究
2022-05-16谭燕保曾令宙胡子杨
谭燕保 曾令宙 胡子杨
[摘 要]为夯实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培养理念, 有必要对翻译本质及其产业需求进行深度探讨。从翻译的知识论视角及翻译产业市场需求之实际可推证在翻译硕士培养中施行“通”“专”并举的必要性。武汉纺织大学通过模块化课程设置、专业化师资队伍、过程化质保及必要的软硬件建设,将通用笔译与纺织服装特色相融合,在达成翻译硕士培养总目标的同时,构建鲜明的校本特色。
[关键词]通用翻译;专业性;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214-04
近年来,语言服务产业的爆发式发展不仅折射了国家对外交流的急剧增长,而且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我国于2007年开始设立翻译硕士(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简称MTI)专业学位。截至2018年,全国已有249所高校为语言服务产业输送了MTI毕业生累计3万余人。但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势必带来培养质量的良莠不齐。翻译硕士并非传统外语学科的延续和扩展,而是一个新的专业,它有自己的专业内涵、服务领域和基本要求[1]。为夯实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培养理念,有必要对翻译的本质、产业需求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武汉纺织大学MTI专业学位点于2019年开始招生,在充分研判学校学科特色及教学资源后,学位点以“通”“专”二字作为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以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将通用笔译与纺织服装特色相融合,并进行必要的师资培训、质保控制、实验室建设及教学研究,为“通”“专”结合的MTI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MTI“通”与“专”结合的必要性
(一)翻译知识之“通”与“专”内涵
海德格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深度描摹了陌生性横亘在理解之前的种种表现。而翻译横跨陌生性将一种意义置于另一种语境,其实就是解释。海德格尔认为,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2]。译者是克服双重陌生性的阐释者,他的翻译是选择,是解释性的再现,他会尽最大可能去除模糊与空白。译者是广义语言的跨界者,他的这种跨界性因与职业相关不再停留在个体层面,而是带有很强的公共性,此为翻译的第一外在属性。这种公共性既在广度上要求译者具备通用性知识素养,又在深度上要求他具备专业素养。
至于其内在本质,李瑞林在《关于翻译终极解释的知识论探索》一文中曾概述了近现代以来学界的种种探讨,但他认为从知识论视角对翻译进行终极性解释更能把握翻译的一般本质,因为越过翻译的语言转换表象,知识联结才是其内在本质。“翻译是译者以始发语的显性知识为起点,重构、整合、组织隐性知识资源,以目标语为依归,实现知识再语境化的过程”[3]。从知识论角度来看翻译,其对MTI的学科教育而言,具有一定的方便性,因为现代教育的特点就是知识的分门别类与再整合,在此基础上进行MTI的培养研究,具有很好的上手性,亦有利于翻译能力培养的去神秘化。
在对翻译所涉知识体系进行归总时,许钧和穆雷在其著作《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中曾指出:翻译活动不是孤立的,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4]。此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有两个维度的内涵。其一,它指译者在跨越陌生性时所必须具有的通用性知识素养,其二,指译者在面对某一具体翻译任务时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某个领域的专门学科知识。要完成译者的“中介”工作,二者缺一不可,且因译者跨越的公共性,他的双重陌生性不仅指向源语,亦指向目标语,因为他解释的明白性,使其必须肩负公共知识的传播。因此,译者之“通”既指他与源语相关的通用性知识,也包含其与目的语相关的通用性知识。专业性知識素养的要求与之同理。在MTI培养中,与此相关的双语能力正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
从知识在群体中传播的效果来看,通用性知识是译者在理解和传播时所涉及的更广普、基础性的那部分,或者也可说是百科知识;而专门性知识更具题材指向性和事件聚焦性, 是特殊性知识。通用性知识是基础,专门性知识是核心,对于译者而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一定程度上,这二者的划分又非绝对,所谓通用性知识与专门性知识又是相互转化、相对而言的。在MTI培养中,这两类课程的配比与衔接很关键。
(二)MTI产业朝向之“通专”诉求
在《改革开放40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中,何恩培、闫栗丽详述了我国的语言服务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萌芽到现在的繁荣及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重要基础设施之历程[1]。语言的国家战略之位为从业人员带来了机遇,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仍依赖于高校专业化的教育。语言产业高层发出了“高校翻译专业按照行业从业人员基本能力标准开展教学实践,行业标准与规范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5]之倡议。
与翻译学术型硕士不同,MTI从设立之初就有明确的产业朝向及实践要求。它的应用性与专业性规定正是响应语言服务产业诉求的结果。《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了MTI的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6]。高层次为入门与就业的必备条件,是基石,应用型与专业性为学科教育的服务方向。于语言服务产业而言,专业性意味着:其一,未来从业者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高阶翻译知识,具有高阶思维能力;其二,未来从业者已为未来职业做好了必要的经验与能力准备。前者是预备性的译前储备,后者则更多表现为事件中的适应性与策略性。
而语言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会不断改写专业性之定义。在产业发展初期,语言服务的量是相对小的,翻译从业人员也多集中在政府和事业单位,所承接的翻译任务也相对固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相对静态而单一。据统计,1980 年含有语言服务的企业仅有 16 家,1991年发展到767家,而截至2018年6月底,营业范围含有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增加到320874家,实际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为 9625家[7]。这种井喷式的增长既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旺盛需求、翻译人才市场的活跃程度,也提出了“翻译任务的多变性”这个问题。产业呼应的是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期性与突发性。因此,培养学生扎实的通用翻译技能,以不变应万变,是保底策略。培养学生在某个专业领域的专业翻译能力,以维持其职业优势是关键。事实上,MTI教育如何应对这种海量而又多变的产业需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愈加重要。为应对这种应用与专业性方面的多变要求,“通专”兼顾的培养理念须坚守。翻译的高级、专业性人才就应是“通专”兼顾的市场友好型人才。
在《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究:问题与出路》一文中,任文就新时代语境下翻译实践领域发生的五大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任文认为,一些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机构面对实践领域的变化时反应迟缓,翻译专业本科和硕士项目多属低端重复建设[8]。为破除此迷局,笔者以为,首先,MTI的教育应有通用翻译这一基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产业分析的地域性、本校学科优势或行业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专业翻译方向,从而培养既“通”又“专”的专业性人才。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这也是提高MTI学科教育效率、实现精准服务的有效策略。
二、政治纺织大学MTI“通”“专”结合人才培养实践
“通专”并举既然是MTI培养译者能力、适应产业需求的重要策略,学位点就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及体系设计的重要指导原则,认真分析MTI教育特点及规律,并根据本校资源来合理设计其培养模式。
武汉纺织大学是一所多学科性、特色鲜明的大学,也是全国十大时装名校,其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武汉纺织大学MTI教育既依托本校学科优势,又服务于学校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将“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学校”的培养理念落实到培养过程中。该校MTI设英语笔译方向,以纺织服装英语笔译为翻译硕士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整个培养体系设计中,学位点贯彻“通”“专”兼顾、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原则,将学科教育与产业需求相融合, 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时,着力打造校本特色。
为确保“通专”并举,武汉纺织大学MTI以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为基础,与之相匹配,专业化师资队伍、“过程型”监测及保障制度、技术化的翻译硬件情景建设构成了完善的保障体系。
(一)模块化课程设置
为培养既能适应一般翻译场景,又能在纺织服装行业独占鳌头的翻译人才,武汉纺织大学MTI课程构建了语言文化素养、翻译基础、纺织服装、翻译技术、实践实训五大模块+学位论文(见图1)体系。
双语能力的基础即双语知识本身既含语言又具有超越纯语言的文化素养要求,在培养体系中为通用性课程的第一部分,即第一模块语言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翻译人才应掌握一定的翻译基础知识,相对于第一模块“语言文化素养”而言,第二模块翻译基础为专门性知识,但相对于行业翻译而言,这部分又具有通用性,因此其既有通用性又有专业性。依托于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装优势学科并精准服务于纺织服装产业,该校MTI特色培养体现于第三、四、五模块。第三模块纺织服装是相对于通用翻译的专门翻译准备,以培养学生在纺织服装领域翻译的专业能力。第四模块翻译技术体现了服务产业与市场的亲缘性,将专门技术纳入MTI人才培养中。既“通”又“专”的MTI人才应是掌握一般翻译工具,又对某个领域、某类项目有一定专项使用能力和专攻的人才。第四模块翻译技术既有适应通用翻译的基础训练,又有针对纺织服装领域的专门技术培训。第五模块实践实训既有通用翻译,又包含纺织服装翻译实践,打通“通”“专”,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1.语言文化素养模块课程群(通用模块):中国语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英汉语言对比、跨文化交际、第二外国语、英语写作。本模块与学前阅读一起构成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即通用板塊,其目的是夯实语言基础,培养双语子能力及语言外的子能力。
2.翻译基础模块课程群(通用与专业模块):翻译概论、中外翻译简史、翻译前沿、翻译批评与赏析、笔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应用翻译、文学翻译、中国典籍外译、交替口译、翻译职业资格。本模块是相对语言文化部分的专业板块,但又是翻译的通用模块。本模块既涉及翻译专家性知识,又事关策略能力。
3.纺织服装模块课程群(专业模块):纺织科技翻译、服饰文化翻译、中国纺织文化。本模块与翻译技术及实践实训中的专业相关部分一起着力打造校本特色。
4.翻译技术模块课程群(通用与专业模块):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及本地化管理。本模块培养学生的翻译工具及翻译管理的能力,既有通用翻译软件及语料库的使用,也有纺织服装翻译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
5.实践实训模块课程群(通用与专业模块):学前阅读与翻译、笔译工作坊、纺织概况及实习、专业实习。本模块在教学和实践语料中嵌入通用与专业任务。
6.学位论文(通用与专业模块):本模块是整个培养体系的检测与收官部分。
(二)专业化师资队伍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理念的最关键因素。“通专”人才培养要求教师队伍具备通用性与专业性。与大多数高校一样,武汉纺织大学MTI学位点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接受过系统的语言文化熏陶和教育,能完全胜任通用性课程的教学。因而,为补短板,学位点在教师的专业化及专业性培养和发展上做出了更多努力。
首先, 所有任课教师均须完成两次“通专”转型。第一次转变是由语言文化通用型教师转型为翻译专业型教师。MTI学位点任课教师均须接受中国翻译协会组织的专项师资培训,以树立良好的翻译专业意识; 所有任课教师须对翻译及翻译教育有一定的研究, 撰写过一定数量的翻译研究或翻译教研的论文、著作;所有任课教师须参与翻译研究或教学方面的学术交流。同样重要的是,为呼应市场对MTI 的要求,任课教师本人须完成一定的翻译实践量。第二次转变是由通用翻译型教师向“通专”兼顾的专业翻译教师转变。MTI 学位点教师通过选修纺织服装有关通识课、跟听纺织服装专业教师的专业课、与纺织服装专业教师展开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关键术语,从而培养纺织服装方向的专业意识。2019年,MTI教育中心遴选了近20部与纺织服装有关的学术著作(其中大部分是武汉纺织大学纺织服装学科教师的国家基金或教育部项目的结项之作)入选中心翻译任务库。由MTI教育中心牵头,对MTI硕导与原作者实施双向选择,进行分批翻译,以帮助教师在翻译实践上做到“通专”兼顾。
其次,为弥补学位点专业性的不足,MTI教育中心还聘请了一批纺织服装专业教师、翻译行业从业人员任课或担任课外指导教师。为确保培养的学生“通专”兼顾,MTI学位点实行导师组制度,对应上文提到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教师须兼顾“通”与“专”课程,但在“通”“专”间允许有一定的倾向性。原有的MTI学位点任课教师与纺织服装方面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导师一起,取长补短,设立了课程组,以确保每个模块有一定的团队,便于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与互补,以做到循序渐进地专业化。
(三)过程化质保体系
“通专”人才培养的实现要靠有效的质保控制。“通专”兼顾之理念的落地,除了课程、教师,还需有相应的监控及制度保障。MTI教指委近年来加强了对各硕士点的评估和指导,要求各学位点在认真学习指导性大纲、达到翻译硕士通用性培养标准的同时,构建自己的专业特色、校本特色。此要求虽未写入指导性大纲,但已落实到每四年一次的评估实践中。彭青龙在《探索构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中深入分析了国家层面的翻译硕士教育评估思路,认为“创新翻译硕士人才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是服务国家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9]。国家层面严格的学科评估为确保“通专”兼顾的MTI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国家层面的评估更接近一种终结性评价,院校要有规范感,要自觉落实过程性评价与监控。
武汉纺织大学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质控落实到培养过程中。在课前质保与监控上,MTI教育中心召集制订了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每学期的课程教纲、硕导与任课教师选拔制度等。在课堂督查与质保上,学位点有完善的师生互动与反馈机制,教学督导、同行教师听课制度等。
为更好落实“通”“专”培养,MTI学位点将第一、第二课堂无缝衔接,尤其是对第二课堂的管理,MTI教育中心强调过程的指导性与实效性。如落实“通专”培养的“学前阅读与翻译”不仅对每一部分,如语言文化素养、翻译基础、翻译技术、纺织服装及翻译技术给予了指定书目,而且对具体数字进行了明确规定。
为促进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必要的教学研究是保障。MTI学位点在通用翻译及纺织服装翻译教学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四)技术化实践硬件
技术教育是“通专”翻译教育的有效内容,也是它的重要保障。武汉纺织大学MTI学位点在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中以培养方案为基础,将通专人才培养落到实处。MTI学位点对传统的语言实验室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自主学习软件和自我评估系统,供学生进行双语练习,以提高其语言文化通用性素养。在筹建学位点时,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建了专业的翻译实训室、同声传译室,并配有Trados 等翻译软件,以满足翻译专业教学需要。除了通用翻译语料库的建设,MTI教育中心还启动了纺织服装语料库建设,并着手对学生的实践练习进行专业语料分析。
除此之外,MTI学位点还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化程度更高、翻译项目更多的公司进行合作。学位点已建立的翻译公司实习基地既能承担通用性翻译,也有相当数量的专业翻译,尤其是纺织服装方面的相关实践指导为MTI学位点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结语
翻译的产业朝向性要求学生具备理论性与操作性,从“通”与“专”理念出发应是构建适应能力强,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人才的有效路径。各高校培养体系的设计既应符合学科发展要求,培养通才,又应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提供专才。“专”字对于地方院校及传统行业院校而言,既是存在基础,又是打造特色与优势的抓手。因此,武汉纺织大学在未来MTI的教学研究及管理中有更多可为之事与可深挖之潜能。
[ 参 考 文 献 ]
[1] 翻译教指委.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2-77.
[2] 海德格尔.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90.
[3] 李瑞林.关于翻译终极解释的知识论探索[J].东方翻译,2015(3):9-11.
[4] 许钧, 穆雷.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 何恩培,闫栗丽.改革开放40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J].中国翻译,2019(1):130-135.
[6] MTI教指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Z].2011.
[7] 何恩培,闫栗丽.改革开放40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与展望[J].中國翻译,2019(1):130-135.
[8] 任文.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究:问题与出路[J].当代外语研究,2018(6):92-98.
[9] 彭青龙.探索构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J].中国外语,2017(3):74-81.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