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16李敏
李敏
摘要:在小学阶段,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困难问题,许多老师都感到习作课的难上。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传统的“习作”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因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習作”,以提高其学习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特殊思考活动,在初等教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规则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文章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思维导图”在初等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习作教学;应用
前言
思维导图能传达一个人的发散性思考,是一种极佳的绘图手段,在当今时代,它被广泛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生产力。在教育方面,运用了“思考”法,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果。在小学生的思想发展上,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简便、高效的思考方式,运用人们的发散性思想来进行图像思考,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在初等教育实践中运用思考法,使初等教育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以及其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人们通过感官去直接感受客观的事物以后,在脑海里折射出一种与图片内容有关的文字内容。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思维方式,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思维导图的结构层次环绕着主题这一个中心图形呈四处发散的状态。人们往往是通过自身的联想来分析以及牢记知识点。将主要的知识内容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然后四处散发的分支图片就会填补与其有关的知识点。这么一来,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联想能力,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更有效地记忆知识。其次是思维导图的分支一般都是采用主要的图形以及关键词合并而成的。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关键词牢记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采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形式,符合学生记忆知识的特性,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联想力,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意义
第一,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处于一个比较好动贪玩的年纪,如果想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是把文字与相关的图片组合一起呈现出来的,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了些趣味性,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习作教学中。第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刚踏入校园大门的小学生对任何陌生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时间段。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起伏不定,主要是由于每个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能力不一样。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从而有了成绩、学习能力的好坏之分,这些很有可能会让小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严重受挫。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化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建立起知识的结构层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1.定位核心,优质选材
要想写好习作,必须要明确习作的主旨,并且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资料,这样可以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根基。因此,“定位核心,优质选材”它是指导学生认知能力的第一步,这一过程与思维导图“由中心词向四周发散多个分支”的绘制理念大致相同,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也表明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定位核心,优质选材”的习作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操作中,老师要摸索适合的方法。
比如:我在讲授《中国名山大川》时,就要求同学们认识名山大川、中国的名山大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由每位同学举出自己觉得最有写作意义的名山大川。其次,将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名山大川,以此为“核心定位”,并在周边分散开来,比如:人文元素、风景元素、故事元素……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小插曲,而这些小插曲的部分,则是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和修改的。最后,每个学生都用画笔辅助画出了自己的“作文题目---多样化的分枝”思维导图。书本的素材非常多,可以为以后的创作提供大量的资料。
2.通过思维导图创新图示,激发写作兴趣
当前小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欠缺,所以普遍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很难抓住文章的重点,作文质量不高。而且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凑字数,将一些无用的素材全部填入到作文之中,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得文章缺少色彩,而且读者通过阅读作文也很难理解表达的意义。为此,教师应该通过思维导图去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重心,让写作内容衔接文章题目,提升作文整体质量。教师应该让学生自行去创新思维导图,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绘制属于自己的导图,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找到写作的重心,而且思维导图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二年级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题目进行写作时,学生创作了火车样式的思维导图,第一层的车厢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写作顺序,第二层是每个部位的特点,这样的思维导图呈现了小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就不再是难事。以这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导图的图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确立写作大体方向,规划写作内容,进而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写作活动如果总是按部就班地开展进行,很难凸显出创新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将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鉴于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思维导图可以通过一个点,引发出很多其他内容,从而有效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切实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促使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图,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比如在开展“我的朋友”这一主题的写作活动时,透过字面,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这一关键词进行延伸,“我的朋友”,既可以包括我的人物朋友、动物朋友,也可是实质性物体等。接着,再选定具体主题后,还可以继续向下延伸,比如在写到“人物朋友”时,可以对其特点、性格、外貌等内容进行具体描述,在描述过程中,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表达描绘,从而促使学生的文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4.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中,要扩小学生的想象力,而要提高语文作文的能力,就要运用好的想象力来扩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实践课上,应注重与生活的结合,运用思维导图来充实作文的内涵,在“难忘的...”习作课上,老师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把生活作为思考的核心,再从写作对象、写作时间、写作地点等方面展开。不同的书写要素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比如在阅读的目标时,他们可以在各个层次上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写人、写事、写风景等,从而使他们的创作变得丰富多彩。
结语
总之,在实践中,要从实践出发,探索并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语文写作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改变了以往死板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了语文作文的学习热情,拓展了语文作文的思考能力,提高了语文作文的表达能力。为初等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实践活动,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仇山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47-48.
[2]王爱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4):22.
[3]刘垚.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行动研究[D].辽宁:沈阳师范小学,2017.
[4]潘群兴.思维导学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12):178.
[5]刘颖.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8,15(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