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咏诚《海滨音诗》之民族审美认同感
2022-05-16贾思卓
摘要:《海滨音诗》是秦咏诚先生于1962年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整首作品情景交融,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情、眷恋。《海滨音诗》的创作无论是情感上的天人合一,还是演奏技巧上的虚实结合都让整首作品在情与景、民族审美与认同上达到了非常和谐自然的体验。本文从音乐本体和乐曲演奏出发,简要分析《海滨音诗》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认同感。
关键词:秦咏诚;海滨音诗;审美认同
秦咏诚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有《我和我的祖国》、《欢乐的草原》、《二小放牛郎》、《海燕》等等。秦咏诚先生的作品直击人内心的深处,优美的旋律与富有民族气息的织体蕴含着他对于祖国、对于家乡的热爱,历久弥新,久唱不衰。本文共分为四点,第一点分析《海滨音诗》曲式中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趣;第二点分析《海滨音诗》在演奏上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意趣,第三点简要分析《海滨音诗》中的民族审美认同感,最后进行总结。
一、曲式中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趣
《海滨音诗》是一首采用了西洋曲式技法,把中国传统音乐素材融入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整首曲子分为三个部分,其结构图示如下:
(一)审美意趣之一——调式调性之使用
《海滨音诗》主旋律在A大调上进行,第一部分的三个乐句首尾呼应,中间乐句低八度进行。整个第一部分的三个乐句均是A大调,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创作,最终结束于主音la上,给人以“合”的感受。
第二部分的情绪在第一部分上有所推进发展,从A大调变成e小调,在情感上给人以向前推进的发展感受。第二部分以la—dol为动机展开,形成三段变化,并以五度向前发展,后又以四度进行叠加。谱例如下:
第三部分,采用五度叠加的方式不断的再现主题旋律,加深接受者对于旋律记忆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色彩,引起接受者民族审美意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谱例如下:
(二)审美意趣之二——旋律节奏之特点
《海滨音诗》第一部分主题是从贴近女高音的音区开始,这一音区是小提琴感染力最强、情绪表达最强烈的音区,这里的旋律的进行如第一点所说多有四度进行,在旋律音程进行上是四度、五度、六度、八度这样级进大跳进行,像是小波浪一般的旋律与在弓法上多用连弓的处理,使得乐汇与乐句极具起伏感和歌唱性。第二乐句(17—24小节)的发展是处于小提琴中低音区,以相同的旋律进行。这一音区的音色多浑厚稳重,适合于人声的吟唱,像是低沉的倾诉,又像是大海深处我们所看不到的水流漩涡,亦是民族所具有的对于这片土地的深沉眷恋。整个第一部分每一小句旋律的发展都是不断向上推进,然后返回主音;再继续向上推进,再次返回主音,三涨三落渲染海浪翻滚的景象。
第一部分在节奏上的特点是以9/8和6/8组成的混合节拍,这样的节拍在演奏起来的时候更加的自由活跃不受约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画卷感丰富,与音区相结合更使得其歌唱性更加明显,同时有着圆舞曲风格的三拍子隐伏其中,在旋律渲染着海浪起伏的同时给予了一丝轻盈感,给人以自由轻松的审美感受,谱例如下:
第二部分的旋律由la—dol为动机展开(见谱例1),为6/8拍的节奏,在保留着舞蹈性歌唱性的特点之外,速度上加快、情绪上呈递进趋势。旋律五度进行贴合中国传统调式特征。la—dol五度发展时进行了四度的和弦叠加,具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的描绘意义。
第二部分的56——64小节推向全曲高潮部分,旋律八度进行,节奏上极为宽广,情绪上极为昂扬,与第一部分的抒情性歌唱式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一部分引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之后,逐渐发展至第二部分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剧烈的审美与情感的冲击,使人的情绪与旋律融为一体,与整个乐曲所营造的海浪擊岸融为一体。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无论是在旋律上还是在节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样的差别形成了乐曲情绪与接受者情绪上的对比。秦咏诚在创作的时候利用了小提琴表现力丰富的高音区和浑厚的中音区银色的特点,首先把接受者带入这样的情感接受之中,形成共鸣,然后利用旋律递进和节奏上的变化引领接受者的情绪走向高潮,这是《海滨音诗》在旋律与节奏上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趣。
(三)审美意趣之三——乐曲结构之特点
“起承转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它最初应来源于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歌,在这样的结构之下可以使得作品的结构更为紧密,在表达情感的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了乐思严谨的逻辑性。《海滨音诗》的乐曲结构符合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海滨音诗》“起”为A大调,其色彩清澈安静,再与中国特有的传统调式相结合,让接受者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到了民族审美的共同感,与创作者的情感引起了共鸣,奠定下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是“承”,先以a小调进入,围绕la—dol展开后又进行了五度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情绪不断地推进,56小节进入C大调,达到了全曲的高潮部分“转”,纯八度进行,节奏平稳,与“起——承”的自由歌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更加宽广辽阔而富有激情、稳定踏实的审美感受。“起承”所塑造的是海边沙滩,石岩海浪翻滚拍击礁石的景色,而“转”则像站在甲板上放眼辽阔宽广的海面,海鸥嘶鸣翱翔,目光所触尽头海天一色,海风吹拂,打开心扉畅快自得。
第三部分是“合”,回到A大调再现主题旋律,mi—la—dol的主题在各个音区的不断反复加强了“合”的情感——从辽阔海面回归地面,脚踏实地。整首乐曲的首尾呼应,环环紧扣,整首乐曲在动静结合、起伏自由中毫不松散,在乐思的逻辑上清晰明了。同时主题旋律的不断反复再现加深了接受者的记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每一乐句的结束音都结束于主音,这不仅是理论上的要求,同时也有着“中心音”的意义。
《海滨音诗》在结构上按照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起承转合”来创作,贴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接受者可以在这样的结构之中找寻到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归属感,更加的亲切。
(四)审美意趣之四——乐队衬托之意境
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是一首独奏曲,但其乐队编配、和声织体进行同样具有审美意趣。小提琴本身的旋律就已经把人们带入到微风吹拂、波涛汹涌的海边,乐队的编制更加让《海滨音诗》中的民族共鸣之感如火山喷发汹涌澎湃。
本文以盛中国先生《情浓中国》专辑中的《海滨音诗》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的旋律特点是自由歌唱性,旋律声部较高,所以再次部分乐队的烘托的旋律深沉绵长,在小提琴旋律清澈明亮之中更增添了一丝来自大海的深沉。第一部分17——24小节用竖琴和长笛琶音的衬托可谓是天人合一——竖琴的音色如同山涧溪流叮咚淌过,与长笛金色明亮的声音相互映照。竖琴加以琶音伴奏,让这段中低音区适合吟唱的旋律栩栩如生的描绘出了海浪翻滚、生生不息的景象。第二部分56——83小节所描绘的是一望无际辽阔宽广的海面,这里的乐队与小提琴的节奏和旋律保持高度一致,把这片辽阔的海面描绘的更加壮美。第三部分的主题回归首先是由木管乐队来引入,小提琴主题再现时不再有整支乐队伴奏,而是选择了竖琴配合,依旧用五声音阶琶音与小提琴的主旋律交相辉映,音色干净清澈,透亮安静,体现着温柔眷恋的情感。
秦咏诚先生在西方乐器与乐队的编制中,体现出本民族审美倾向,尊重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运用了小提琴、竖琴的音色特点进行了民族化的创作,在配器的过程中不追求奢华,突出主题,与民族的质朴感贴合紧密,更加让接受者引起情感与审美上的共鸣。
二、演奏上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意趣
(一)演奏技法与润腔之碰撞
“润腔”与中国传统声乐紧密联系。董维松先生认为:润腔是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海滨音诗》的创作借鉴民族音乐技巧,在旋律上进行了适当的“润腔”,使其有了中国民族风味的音乐语言,在审美上更与中国传统审美习惯趋同。
從谱例中可以看出,《海滨音诗》的“润腔”方式多采用倚音(谱例3)、颤音、滑音、连顿、波音等,如主题旋律倚音的使用,自由舒畅的旋律之中有了一丝活泼俏皮;华彩部分人工泛音的使用营造出了海螺一般空灵绝妙的音响。第一部分第17小节最后两拍的指法笔者采用了三指的滑音演奏(如谱例4,不按照谱例上的指法),这样的演奏方式模仿民间戏曲中用于润色的音腔,婉转柔美,加强了旋律中的民族特色。
弦乐器有一种演奏技巧被称为“揉弦”,可以辅助乐曲表现多种情绪和色彩。在西方乐器演绎中国题材的音乐作品中揉弦的处理要非常精巧,不可相同速度、相同力度一揉到底,需要考虑到中国传统音乐中“润腔”的特色和语音的特点。如主题旋律三个乐句的结尾揉弦的动作要“音声停而揉弦不停”,好似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第二部分的揉弦要夸张宏大,动作要用“臂揉”,展现出更加宽广的音色变化,与这一部分所营造的意境契合。
《海滨音诗》在演奏技法上同样尊重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润腔”的处理方式,把《海滨音诗》的审美意趣朝着民族审美习惯又推进了一步。
(二)华彩部分与留白之意境美
“留白”本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营造意境的一种技巧,笔者认为“留白”也适用于音乐的意境之美。西方音乐创作常有华彩乐段,这些乐段大多作为乐曲一段极为自由的发展,同时也是炫技的部分。《海滨音诗》华彩乐段的前一部分正是整首乐曲的高潮“转”所在,在情绪到达顶点的时候乐队停止演奏,只留小提琴的音响,形成了“留白”,所体现出的民族审美意趣值得品味一番。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音乐中的“留白”理解为作品谱面上所标注的休止符,若仅把“留白”理解为休止符,那音乐就无意境可谈了。《海滨音诗》华彩部分的极致纯净与第二部分的极致热烈形成夸张的对比,如果说《海滨音诗》是一幅水墨画,那第二部分就是整幅画最为浓墨重彩之处,华彩部分则是最清丽淡雅的部分——小提琴琶音的行云流水、泛音的虚实结合、散板的自由不受拘束与第二部分的宽广激昂形成了以柔克刚的鲜明对比,有一种天人合一之后的返璞归真。
华彩部分的“留白”为第三部分回归歌唱自由的主题嫁接了桥梁,并且一直贯穿到了整首乐曲的结束,竖琴与小提琴的交相辉映、主题的不断再现勾勒出了《海滨音诗》这幅浓淡适宜山水画的绝美画卷。
三、《海滨音诗》中看民族审美认同感
《乐记》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同时也是声音的艺术,人的情感来自于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自于社会大熔炉的历练,更来自于本民族几千年来的里历史积淀。
秦咏诚先生出生于20世纪三十年代,正是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民族危机时代、新中国的艰难困苦、改革开放的朝气蓬勃,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包括秦咏诚在内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勒紧了裤腰带发展民族化的音乐,“民族”二字的分量格外的沉重而富有使命感。如果不是对于这个民族的热爱,不是对于这个民族审美的深刻体验,这样浑然天成的旋律又怎会广为传唱呢?
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完成阶段,接受者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衡量了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故创作者的创作,无论是基于使命感还是责任感,都要尊重民族审美认同。《海滨音诗》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音乐素材、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都引起了接受者的情感共鸣,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情感饱满丰富的,并且有意识的把中国民族色彩融入,接受者可以捕捉到作品内在的情感,会自然地联想到中国辽阔的海面、一望无际水天相接的景象,使《海滨音诗》具有了丰富的审美价值。
秦咏诚先生在《海滨音诗》的创作中演绎着诗化的音乐、诠释着音乐的诗化,它富有诗意的音乐旋律让接受者在其中找寻到了“乡音”。委婉、自由、含蓄、简约是《海滨音诗》的特点;情景相融,天人合一也是《海滨音诗》的特点,这些特点营造出了乐境、诗境、意境三者合一,也达到了民族审美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结语
各民族有着各自的审美倾向和审美习惯,无论在何时,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认同和归属感,在艺术接受时也同样需要民族审美认同。在历史长河中,永恒不变的是本民族留给我们民族审美认同感与归属感。《海滨音诗》的创作不仅仅代表的是秦咏诚先生对于民族审美认同的尊重,也代表一个时代艺术前辈们的创作追求。立足一个民族的历史,尊重一个民族的审美,追寻一个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就是《海滨音诗》为何广为流传、为何能与接受者产生情感共鸣、为何让接受者在审美上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鹏,《小提琴曲<海滨音诗>创作中的民族性探析》,《龙岩学院学报》,2012年6月,第3期。
[2]郭树荟,《诗境乐境意境——杨立青<唐诗四首——为女高音、打击乐与钢琴>初探》,音乐艺术,2004年第1期。
[3]董维松,《论润腔》,《中国音乐(季刊)》,2004年第4期。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5]高京伟,《乐韵“留白”:谈音乐休止的意境之美》,语言文学艺术研究,2019年,第10期。
作者简介:贾思卓(1997.10—),女,汉族,籍贯:山西晋城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系,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