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2-05-16温慧静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双减课外阅读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工作,提升课后服务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结合双减政策背景和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从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丰富课外阅读形式、优化课外阅读评价等层面,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求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科普、阅读、文体、劳动等课后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发展素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课后服务,助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岁月中流传下来无数的经典书籍,为每个学生提供渊博如海的知识给养。然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未必适合熟读文学经典,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需求出发,结合语文教学大纲和阶段目标,从课堂教学适当延伸,为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减少学生重复、低效的学习负担,根据语文教材主题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优秀的课外阅读资源。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推荐与教材主题相匹配的绘本读物,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应推荐一些有深度、有内涵的书目。教师可以结合名师、学者的推荐,结合学生学段等情况,为学生梳理拟定课外阅读书目。

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配合,优先推荐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优质阅读资源。这样可以用课外阅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推荐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素养的阅读素材,通过课外阅读拓宽知识视野,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体验文化的魅力。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这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如果盲目阅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无法有效利用课后时间的价值。比如很多学生喜欢看绘本和故事书,但往往看完就忘记了,或是仅对故事脉络留有印象,对于语文学习未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工作,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在学习刚开始尝试课外阅读阶段,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首要任务,可以结合阅读内容设置悬念和问题,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或是从阅读资料中摘取一段优美的文字或感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在学生喜欢上课外阅读后,教师重在阅读方法指导,比如利用各种阅读符号对生字词、疑惑处、精彩片段进行圈画标记,批注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并撰写读书笔记等。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先粗读先精读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之前先浏览书本目录,粗略掌握书本的框架和思路,然后對书籍进行一遍粗读,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再精读文章中的字词句,摘抄喜欢的句子,对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对有感悟的地方写下感想。在精读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对觉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分析作者为何这样写,“我”想怎么写,不同写法有什么区别。可以将不懂的内容与同学讨论,或是咨询老师。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不仅要摘抄下喜欢的句子,反复品味书本中优美的文字,还要根据书中的人物、故事等内容,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读后感可以模仿阅读的文章风格,也可以对书中人物进行解读,或是对书中的思想情感进行赏析,以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想法。

三、丰富课外阅读形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自主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的作用,丰富课外阅读形式,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以引导和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高效进行。

考虑到小学生自制力较为薄弱,可以采用师生共读、同伴共读、亲子共读等课外阅读形式,带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读,或是为家长提供亲子共读的机会,指导家长阅读技巧和家庭教育方法。阅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活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陪伴、倾听和分享。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和文本、作者互动,还应有与老师、同学、家长互动的机会和空间,感受到被关注、被倾听、被赞赏。教师要观察学生课外阅读的状态和表现,关注学生与文本、他人的互动情况,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并鼓励学生与同学、家人分享个人的思考和收获,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温度和魅力,更加积极、深入的进行课外阅读。

为了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有趣的阅读任务,针对阅读材料设计有趣的问题和任务,并组织读书笔记评比活动,筛选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在课堂教学中分享,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经验和收获。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话剧表演、诗文创作等活动,围绕课外阅读书目开设朗诵会,以角色扮演方式对阅读资料进行演绎,以诗文创作等形式加深对阅读资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优化课外阅读评价

教学评价对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应对课外阅读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优化。要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互评,提升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在评价内容上,不仅通过读书笔记、续写、改编等方式考查课外阅读效果,还要观察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阅读方法,以及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等。在评价标准上,要避免采用统一化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纵向评价的方式,肯定学生个体的进步,少对不同学生进行横向对比,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

结语: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教学有助于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改善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丰富课外阅读的形式,并通过评价激励和指引学生,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双减"下的阅读"加法":课外阅读作业多元化设计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36):1.

[2]吴德芳.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2022(5):47-49.

[3]马秀兰.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抓好课外阅读的策略[J].学周刊,2022,8(8):145-146.

[4]刘彦岐.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学周刊,2022,5(5):95-96.

作者简介:温慧静,女,1976.10,广东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奥园学校,研究专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二级教师,从教二十二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多次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双减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