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医校家联合模式中处理家长阻抗的探讨
2022-05-16康林
康林
摘要: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增加,引起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医院,心理机构和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以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在工作的开展中遇到诸多困难,其中之一为家长对自己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在积极主动配合上存在阻抗。本文就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医校家联合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其中家长为何出现阻抗,不能积极主动配合的原因做了分析。并依据相关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以增加家长的积极参与性。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联合模式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涉及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生的精神障碍,心理异常或其他行为和认知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项22省(市)的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12.97%,而2007年在全国21个省(市)39个城市开展的一项调查提示,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6%[1]。2017年一篇Meta分析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更多表现为厌学、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更出现日益严重的趋势。据《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报道,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4.6%,其中轻度抑郁占17.2%,重度占7.4%。同时抑郁随年级升高而升高,1成多高中生中度抑郁。各时段青少年睡眠呈下降趋势,分学段的分析发现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时长为8.7个小时,初中生为7.6个小时,高中生为7.2个小时。
除了精神障碍,在儿童青少年当中表现最突出的心理异常为网络成瘾。《中国青年报》早在2008年8月的一份报道中就提到,我国有400万“网瘾青少年”,沉迷网络,难以自拔。其他心理问题包括厌学,人际关系恶劣,甚至出现违规违法行为等等。加上这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人数会在30-50%左右。
大量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应对此重大问题需要社會上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并探讨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模式。目前国家层面提出了四个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即: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就具体的操作而言,当前一种体系建设的视角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个案提供服务,强调多学科联合模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医疗机构内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种视角则是基于家庭-学校-社区模型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强调建立和完善各类服务组织和相关机构,例如:通过医院-学校、医院-学校-家庭联合来共同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身支持,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指导各类社会机构的体系建设[3]。
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医院-学校联合模式开展较为普遍。最开始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机构是专科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专科医院具备的优势是有较强的医疗力量,对处理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但医疗机构对需要长期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的儿童青少年则无法应对。这些群体包括轻度患者和一些有心理问题但并没有诊断精神障碍的儿童青少年,还有中重度和重度精神障碍症状已经缓解的患者。这就需要大量的心理机构来接待这一群体,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来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心理机构在接待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时,心理咨询师要高度重视其严重性,一定要求患者配合药物治疗,这不可忽视。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逐渐对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对心理健康诉求开始增加。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例如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国家教育部又发布了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学校开始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阵地。例如成都市市教委在2008年开始规模性对全市各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宣教,而且对心理老师也加强专业性培训。学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一举措对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提早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儿童青少年进行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推进是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的重要体现。
经过十多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工作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尤其针对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患有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很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案例,学校心理工作作用有限。学校逐步意识到如果可以让这些案例能及时得到医院和心理机构的介入帮助会有更好的效果,形成了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医校联合模式。
一般医院-学校联合模式的工作流程叙述如下:学校心理老师发现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患有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有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案例及时由学校转介到相关有绿色通道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后的患者在门诊随访并在心理机构继续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后,患者再返回学校,并由心理老师跟踪随访。如果患者再次出现问题,再次进行转介。
医院-学校联合模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医院和学校双方均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家长的阻抗,家长拒绝参与或不积极主动配合。家长是儿童青少年的法定监护人,儿童青少年要去医院或心理咨询机构均需要得到家长的允许和陪同。如果家长拒绝配合,即使儿童青少年已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也可能无法得到帮助和救治,以致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就出现的问题,已有相关人士提出医院-学校-家长联合模式,对家长群体进行工作,把家长纳入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框架之内,希望家长能更好的参与其中,提高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效果。但是开展工作中家长的阻抗仍然存在,不积极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开展医校家联合模式不是一帆风顺。
分析家长拒绝或无法配合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长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心理健康内容不了解,对心理健康不予重视,而且本身就可能存在心理异常。2016年在天津市一项对11689名初中生家长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家长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以及焦虑3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15.95%和9.82%[4]。作为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有如此高的检出率,说明家长自身对心理健康都不了解。如果家长都没有基本的精神卫生知识以及对心理健康内容的了解,加上本身可能有心理异常或偏移,那家长主动配合医院和学校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防治就有很大的阻力。
2.家长对儿童青少年罹患精神障碍或心理异常有病耻感,常常否认。2021年心理与健康杂志报道《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障碍的病耻感依然显著存在。病耻感影响及时就医。有时患者即使特别痛苦,也拒绝就医,治疗依从性差,不愿服用精神科药物等,这些都和病耻感是有直接关联的。对家属也是同样的,有时候青少年父母比孩子的病耻感更强烈。文章提出:对家庭来讲,尤其青少年患者,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可能真的要经历一个很大的挣扎和颠覆,家长其实也是需要支持的[5]。
3.家长因具体本身原因无法配合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我国一直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为1289.7万人,2020年相较2019年减少94.7万人,其中小学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减少71.2万人,初中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减少23.5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全国在校生比例的8.25%,占比比2019年下降0.75个百分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0-17岁的城镇留守儿童已经超过了2800万,而且还在逐年增加。在1.33亿中国城镇儿童里,城镇留守儿童的占比高达21.2%。也就是说,每5个城市孩子,其中就有1个是城市留守儿童。虽然父母就在身边,却依然成了留守儿童。父母的缺失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重大影响,而且当其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配合参与防治工作。
以上是目前阻碍家长配合参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防治工作的几项重大原因。针对以上出较为突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議和措施供相关部门或组织参考。
其一,家长缺乏精神卫生知识,对心理健康不甚了解的情况要多进行心理健康宣教,提高精神卫生意识。这个可由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定期举为相关宣传活动进行心理健康大众化普及。比如定期请精神专科医院医生进行讲解精神卫生知识,对常见精神障碍诸如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等有所了解和初步识别。也可请心理机构心理咨询老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诸如厌学倦考,冲动易怒,人际关系恶劣等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有所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及心理健康内容的宣传也可以促使家长自身认识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情况,便于及早进行自身的精神问题的治疗。从很多的临床报道也可以发现家庭成员精神疾病得到治疗可以极大的缓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其二,一方面通过精神卫生知识大力宣教,提高全民精神卫生意识,让大众知晓患者精神障碍或出现心理问题就像患有躯体疾病一样是常见的普遍现象,以减少家长和孩子的病耻感。另一方面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的相关人员可以给予家庭更多关注,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服务。比如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筛查评估服务或者称为心理健康检查。对筛查评估的不同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所有人员都有机会深入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对并心理咨询和专业治疗也有更详尽知晓。只有每个个体都非常具体的知晓并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再加上社会各方面都给予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家长和孩子的病耻感才能下降,其配合医院和学校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对于留守儿童的情况,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留守儿童都需要社会各级机构和组织的介入关怀。对于具体的干预措施在目前的研究中提出了注意发展与中国文化及农村情景相适配的干预方案。因此在发展干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尽可能动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及力量。还要向留守儿童的相关照料者和相关人士进行宣教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及早的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6]。留守儿童的问题具体而复杂,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介入。在社会各方面协调都无法达成效果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考虑司法介入。通过司法机构进行精神卫生鉴定,确认儿童青少年需要强制实施医治的患者,可以动用法律力量强制执行。
围绕如何处理家长阻抗,让家长能更好的配合医校家联合模式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做了呈现,对医校家模式做了介绍,分析了家长对医校家联合模式产生抗拒和无法配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策略。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对缺乏,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群策群力。本文也仅仅从家长角度做了相应分析并提出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尚需要从更多的方面入手,提出更为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冉云梅,刘闵。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31(4):4-10
[2]丁文清,周苗,宋菲。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Meta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7,39(7):785-795
[3]骆宏。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与展望。[J]健康研究:2019(4):10-15
[4]张超,职心乐,谢娟。天津市初中生家长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疾病与控制:2016(3):20-24
[5]杨蕴萍,王向群,李子秋。当人们在谈论精神障碍病耻感时,人们在谈什么?[J]心理与健康:2021(9):15-20
[6]刘昱君,陆林,冉茂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J]科技导报:2021(18):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