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党性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22-05-16张秋娟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红色资源实践

[摘要]近年来,宁晋县以争创“一流县级党校”,打造“特色宁晋品牌”,建成“党员干部向往的地方”为目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创新党性教学方式方法和干部教育培训载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即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担负起领导责任;明确教学主线,把握党性教育的灵魂;大力开发红色精品课程,加强红色资源学习教育比重。

[关键词]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张秋娟,中共宁晋县委党校讲师,河北邢台 05555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4-0049-03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干部教育的优质资源。对县级党校来说,在党性教育培训中,要充分挖掘、研究和运用本土的红色资源,汲取红色资源的养分,不断提升干部培训效果。

一、红色资源概况

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2020年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宁晋县作为革命老区,党性教育资源丰富,更有利于对县域内红色资源统筹安排,集中整合,打造一流党性教育基地,创建区域“红色”品牌。

在红色资源方面,有宁晋县烈士陵园、纪昌庄抗战建国烈士塔等纪念地;有中共邢台市委党校(邢台行政学院)现场教学点黄儿营红色文化园、宁晋县委党校“四史”教育展馆、根治海河展览馆等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展示场馆。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宁晋县都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晋军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保家卫国,同心协力、英勇作战,弘扬了不忘初心、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灵活机警、勇于亮剑的冀中南平原抗日精神。在大杨庄战斗中,八路军129师缴获了一门日军山炮,这是129师进攻华北以来夺得的第一门山炮,现陈列在国家军事博物馆,此战得到了刘伯承的多次赞扬。邓小平曾经到冀南一分区视察滏阳河以北地区,并在宁晋县浩固村召开分区和东进纵队团营以上会议,指挥抗日工作。

据《宁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记载: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有1770名宁晋籍官兵血染疆场,为国为民立下不朽功勋。①涌现了孙增祥、米炎、何如之、赵辉楼、赵仁虎等众多革命人物。

60年代初期,宁晋人民踊跃参与根治海河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为根治海河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认识自然规律、不畏险阻、兴利除害、科学施治;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代代传承,永载史册。作为“九河下梢”的宁晋县在根治海河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印记和水利设施,比如: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艾辛庄枢纽,孙家口涵洞和九河水利工程等,根治海河展览馆保存着根治海河的大量文史资料。

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中,周恩来在重灾区东汪镇的“四一”抗震纪念广场慰问救灾群众并讲话,给宁晋人民带来了巨大鼓舞,宁晋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人民凝聚成一个个抗震救灾的坚强堡垒,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

进入新时代,在宁晋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众志成城、拼搏竞进、攻艰克难,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改革发展靓丽成绩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体现了广大党员干部万众一心的抗疫精神、向险而行的抗洪精神、事争一流的拼搏精神、敢于碰硬的斗争精神。

二、将红色资源运用于党性教育的创新实践与经验

近年来,宁晋县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創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干部教育培训载体,将红色资源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和专题学习内容,深化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一)挖掘整合红色资源,创新党性教育载体

一是筹建“四史”教育展馆现场教学点。宁晋县委党校与组织部等部门于2019年至2021年共同筹建了“四史”教育展馆。该现场教学点由主展厅、专题教育展区、学员现场体验区、多媒体主题教室组成。通过讲解员现场讲解和名师点评的形式进行现场教学,教师对党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刻解读,对孕育其中的红色精神进行深度剖析,给学员带来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打造了理论教学与实物实景参观学习相结合的特色精品课程和党性教育基地。

二是“一核四线十点”优化党性教育框架。宁晋党性教育基地总的框架体系是“一核四线十点”。其中,“一核”是引领,指“‘四史’教育展馆+烈士陵园教育基地”。“四史”教育展馆现场教学点与宁晋县烈士陵园利用地缘优势实行共建共享,有效整合红色资源,共同创建了“‘四史’教育展馆+烈士陵园教育基地”,作为宁晋党性教育基地的核心和统领板块,全面展示了革命先辈坚定信仰、忠诚于党、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四线”是支撑,指开辟了党性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四条党性教育精品线路。其中,党性教育教学线路为党校“四史”教育展馆—县烈士陵园—黄儿营红色文化园;生态文明建设教学线路为北部新区凤鸣湖、凤翔湖公园—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泄区文化产业园—“一定要根治海河”民间展览馆—艾辛庄枢纽、国家最美水站;乡村振兴教学线路为贾家口电缆小镇—小刘村草莓种植合作社—纪昌庄银杏特色小镇—换马店蔬菜小镇—大陆村农机小镇;重点产业教学线路为晶龙集团 —玉锋实业集团—童泰婴幼儿服饰有限公司—泥坑酒业产业园。“十点”是基础,指开发了“四史”教育展馆、宁晋烈士陵园、黄儿营红色文化园、“一定根治海河”展厅、金家庄抗疫精神主题教室等10个特色的现场教学点。

(二)“六维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党性教育,宁晋县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基础上,创建“六维一体”党性教育实践体系(即:在理论讲授式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案例剖析式、研讨交流式、现场教学式、沉浸体验式和素质检测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将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的党性教育知识以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课程形式呈现给学员,打造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互动性探究式的党性教育课堂。

理论讲授式是基础,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得大量红色资源相关内容和信息。宁晋县依托县域红色资源,研发了《铭记党史守初心,不改本色践使命》等精品课程,通过名师进行授课,弘扬党的光辉历程和光荣传统,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

案例剖析式是辅助。现场案例式教学根据教学主题和目标,将学员置身于具体的现场教学点,通过列举革命时期和当代的经典案例,使学员从中深受启发,坚定为民造福的信念,提振干事创业的激情。

现场教学式是主体。按照教学主题,优化组合红色资源,使学员置身红色资源营造的特定场景中,通过讲解员讲解和名师点评,使学员在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

研讨交流式是升华,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基础上,给予学员一定理性思考的时间,将情感体验进行梳理和归纳,进一步深化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其次对学员进行分组研讨交流,通过理论研讨和全面总结,思想体会得到分享,思想火花得到碰撞,精神灵魂得到升华。

沉浸体验式是强化。沉浸体验式教学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利用一些设备、灯光影像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为学员打造情境体验感更加生动、真实的学习平台,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学习热情。

素质检测式是评价。素质检测式教学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体系,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效果进行测评,为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奠定基础。

“六维一体”党性教育实践体系,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全面提高了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丰富红色资源利用方式

一是创办党员教育“云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方式,加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锻炼,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微课堂。打破党性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学员更便捷全面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创新理论。例如依托“四史”教育展馆和宁晋县烈士陵园开发了《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微党课。

三是开办“四史”教育流动学堂。将“四史”教育课堂设在干部群众家门口,以展板讲解、讲述红色故事、名师点评、观看红色实物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干部群众现场接受教育,带领大家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党的红色精神,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为民服务的初心。

四是丰富红色资源利用方式。在红色资源教学中根据教学任务和目标,采用唱红歌、看红色教育视频短片、敬献鲜花、扫墓、重温入党誓词、情景体验、聆听中国好故事等教学方法有效增加了教学环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党性教育的效果。

三、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中运用的成效

宁晋县干部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证明,充分挖掘、整合和运用好本地独特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具有独特良好的效果,全面提高了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一)丰富了干部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

习近平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②尽管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党性教育方面具有一般性和规律性,但是各级各类干部教育機构在办学特色、教学模式、资源禀赋方面各具不同。宁晋县委党校始终坚持党性教育的主课主业地位,把党性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基本课程和核心目标,宁晋县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尤其是近几年宁晋县加大红色资源开发保护、整合提升力度,红色资源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升级,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为开展党性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富素材。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学资源,使党性教育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接地气,因其独一无二而更加珍贵,因其地域性使学员倍感亲切。

在党性教育中,利用红色资源进行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等教学方法,打破了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促进教学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变革,带来党性教育形式的新颖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了干部教育的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运用独特的教学资源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学员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容易产生共鸣,提高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丰富和强化了党性教育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021年12月,针对红色资源运用于党性教育的状况,在宁晋县委党校中抽取了20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对于“目前党员干部迫切需要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这一观点,198人表示认同,2人认为难以判断。在评价参观红色遗迹对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的帮助有多大时,98%认为非常大或比较大,2%认为一般。普遍认为将红色资源运用于党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分别占比96%、88%。总体上看,党员干部比较认同当前的红色资源教育对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党性修养、学习红色精神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四、红色资源运用于党性教育的进一步思考与启示

宁晋县红色资源运用于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有很多未尽之处,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结合取得的成绩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担负起领导责任

红色资源的开发运用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复杂性的工程,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与支持。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充分重视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要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上予以倾斜,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本力量为辅。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党组织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大相关部门人力资源的整合运用,对本地红色历史、红色人物故事、红色精神内涵、红色资源景点进行统一挖掘、统一整合、统一运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促进红色资源的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并且在红色资源挖掘和利用过程中,要注重将本县与周边县域有关联性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丰富党性教育资源,使学员对红色历史有较完整的认识。

(二)明确教学主题,把握党性教育的灵魂

教学主题是党性教育的灵魂,明确了教学主题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③

通过综合考察宁晋近百年的历史和宁晋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展现的宝贵精神,可以凝练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闯敢赢、自强不息”的主题。在这一主题的统领下,将“敢拼、敢干、敢闯、敢赢”确立为整个党性教育过程中的主线,优化组合各类教学资源,呈现出革命时期宁晋人民不畏强暴、勇于亮剑的“敢拼”特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敢于拼搏、艱苦奋斗的“敢干”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敢闯”示范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敢想敢试、敢为人先的“敢赢”风范。在整个教学过程,着力打造独有的以宁晋百年革命史为基础,以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学习,使学员牢记宁晋县近百年历史,传承宁晋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自强不息、勇于奋斗的拼搏精神,为宁晋县高质量赶超发展和建设经济强县、美丽宁晋贡献力量。

(三)大力开发红色精品课程,促红色资源进课堂

将红色资源运用于党性教育,关键是要开发红色资源精品课程,促红色资源进课堂。对红色资源所凝结的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等教育素材,要进行全面的、深层次的挖掘和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设置红色精品课程。同时,要积极探索红色资源的利用方式,注重将红色资源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情感性与精神性相统一,增强党性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将红色资源蕴含的丰富的党性教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培训形式,启迪学员心灵,启发学员感悟,增强党性教育的震撼力。

[注释]

①宁晋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共宁晋县党史研究室.宁晋县革命老区发展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1:3.

②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J].求是,2016(09):3-13.

③张守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着力打造党性教育高地——安徽省金寨县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做法[J].党政论坛,2016(03):36-38.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红色资源实践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