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在对印自卫反击战战略时机选择问题的分析

2022-05-16邵伟志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

[摘要]对印自卫反击战是一场由边界争端引发的军事对抗,也是一场基于边界争端的复杂政治斗争。毛泽东在这次战争中运用了灵活的军事战略思维,体现了其高超的斗争艺术。从毛泽东当时的思维决策分析这场战争是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时机来出兵的,以及这场战争对未来对敌军事斗争有何启示。

[关键词]对印自卫反击战;战略时机;战略思维;坚持底线

[作者简介]邵伟志,航天工程大学研究生,北京 101416。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4-0004-03

中印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有限、持续时间不长的新中国边界作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并不多见的高寒山地作战,毛泽东称中印边境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国的政治和外交斗争,扩大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影响,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毛泽东在这次战役中所体现的军事战略思维,对未来对敌军事斗争有着重要启示。

一、案例详情

(一)战前态势。印度奉行的“前进政策”,是以武装入侵的方式,不断蚕食中国西南边疆领土,强行占领中国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2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试图将西部3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入自身版图以内,并在中国非法建立了军事据点。1959年3月20日,中国政府严词拒绝了印度总理尼赫鲁要中国将上述领土并入其版图内的非法要求。同时,前线部队按照毛泽东指示,针对印军的入侵,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坚持以和平的原则性态度解决边界争端。到1962年8月底,印度在中国境内陆续部署了100多个据点,同时中印哨所“面对面”的对峙,造成了多次中印武装冲突,双方互有伤亡,中印边境的不稳定状况加剧。

(二)战场环境。众所周知,西藏物产丰富,面积广阔,谁拥有了西藏就等于拥有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俯瞰周边的战略优势。中印边界分为东、中、西三段,全长约为2000公里。争议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部队的机动、指挥和协同作战,而且战线长,运输和补给困难。中印边境的东、中、西三面都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东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稍好,山高谷深,林木茂密,但也山势陡峭,可以部署多个建制师,而西部地区是高寒缺氧地区,雪深路滑,荒无人烟,地势险要,一般只能进行小部队作战。中段因处在喜马拉雅山口,有着高山冰川,时常大雪封山而不能通行,在此处作战的困难显而易见。因此,中印边境的东段和西段便成为中印边境作战的主要地域。

(三)决心部署。1962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印边境边防部队自卫反击作战全面开始。整个作战过程区分为两個阶段。

第一阶段(10月20日至28日,西藏军区有4个步兵团,新疆军区有1个团,兵力约1.3万人;印度方面有1个军部、4个旅部,共21个步兵营,兵力约2.2万人):10月17日、18日,入侵印军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挑起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第一阶段解放军的反击主要是在东段展开,即在西藏山南的克节朗、达旺地区作战。10月19日晚,解放军部队开始渡过克节朗河,向印军后方渗透。10月20日5时14分,克节朗战役(即达旺战役)打响。10月22日傍晚,克节朗地区的战斗基本结束。10月23日,中共西藏工委发出号召,全区全力赴前线支援反击作战。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结束冲突、恢复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点建议。10月25日,驻扎在达旺的印军渡过达旺河南逃。解放军收复了1950年以来被印度占领的西藏边境重要城市达旺。克节朗之战进入尾声。解放军收复达旺后,仅用22天时间就打通了一条可以通行的公路。这条公路使得解放军集结和后勤补给速度加快,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西段的新疆边防部队在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地区已经展开作战。10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对印度侵略军停止反击。然而,印度政府不甘心失败,拒绝了中国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建议,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决心继续扩大中印边境的武装冲突。

第二阶段(11月16日至21日,中国边防军有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兵力约2.6万人;印方有2个师,9个旅,炮兵、装甲兵各一部,兵力约3万人。):11月13日,考尔中将指挥印度第11旅在中印边界东段最东端的瓦弄方向对解放军发起进攻。11月14日至16日,印军又向整个边境前线发起进攻。11月16日,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奉命进行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自卫反击战继续分东、西两段进行。东段作战主要是对色拉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地区和瓦弄地区两个方向的印军进行反击。11月18日邦迪拉战役正式打响。11月19日15时,解放军攻克邦迪拉。11月20日,顺利拿下查库。印度第4师被完全击溃。截至11月21日,西藏边防部队乘胜追击并进攻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鹰寞山口一线和萨木维尔与金谷底,兵锋逼近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新疆边防部队在西段的部队彻底清除了印军入侵设立的全部据点,歼灭印军一部,收复了大片被占领土,迫使印军喜马拉雅第3师龟缩列城、东堤和楚舒勒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东、西线的胜利,迅速改变了战场上双方的态势。印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根本无法抵御解放军的进攻。解放军决定于11月22日零时起,主动停火。从12月1日开始,主动撤回至1959年11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的本侧20公里地区。

二、尼赫鲁的过分乐观,激发了他在西藏扩大军事行动的欲望

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美苏方面的压力以及国内右翼势力等因素,造成了尼赫鲁决定实施“前进政策”,另一方面尼赫鲁对中国战略判断的过分乐观,也激发了他在西藏扩大军事行动的欲望。

一是认为中国战略重心有所变化。尼赫鲁认为,中国的战略重心不是西部,而是东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过朝鲜战争,正值中国国际关系的严峻期和经济的衰弱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中国进行打压,东南台湾蒋介石“反攻大陆”的野心从未改变,他们成为中国对外的主要战略威胁。中国在边界争端中采取的克制态度和忍让措施,加强了尼赫鲁的判断。

二是认为中国综合国力下降比较严重。新中国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国家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同时,经历了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新中国,国家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相反印度经济发展却相对稳定。因此,尼赫鲁认为印度在综合国力上与中国相差不大,甚至还有部分优势。

三是认为中国国际战略局势较差。称赞印度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橱窗”的美国向印度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给予印度许多先进武器装备的支援,以遏制共产主义阵营,减轻中美对抗。①另外,中苏关系已远离“蜜月”,中国拒绝沙文主义控制,在许多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由此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走了苏联专家,并陈兵边界虎视眈眈。印度作为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望,许多主张可以得到多数国家的支持。②

四是认为中国部队规模小且战斗力弱。尼赫鲁认为,印度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一些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此外,印度轻松地收复了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地区,自认为战斗力很强,亚非欧等军队都不是对手。对比两国驻军,印度军队相对于驻守在西藏边境的中国部队具有规模优势。

五是认为中国在地缘政治上没有优势。西藏远离中国政治的核心区,利用达赖集团制造的西藏叛乱,局势有待控制,而且山高路远,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中国在西藏作战要克服许多严重的自然环境困难,而中印边境印度一侧的自然环境要优越得多,条件较好,因此有局部的保障优势,有利于印度增加驻军,维持较长时间的战争。

三、严峻的国际形势,不断制约着中国安全和发展

以上绝大多数情况,正如尼赫鲁所发现的那样,中国面临的形势确实比较严峻。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部沿海,主要的战略对手是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等,他们是中国安全和发展的头号威胁,相比之下,中印边境是次要战略方向。③开战后,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企图控制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以求开辟遏制包围中国的新战线。他们控制世界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印度,批判中国,在当时的世界政治形势下,为了避免落入国际斗争的“陷阱”,新中国的各项行动就显得非常谨慎。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让美国尝到了“苦头”,在朝鲜战场上使不可一世的美军签下了停战协议,也因此加深了美国的仇恨。此后成为美国省心省力的选择,那就是鼓励中印对抗,利用印度牵制中国。④美国和英国更是大力援助印度,并派出航母编队向中国施压。另外,中国和苏联虽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但苏联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大国沙文主义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也使得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在苏联内部,亲印派的观点逐渐增多。对此,毛泽东表示中国和印度的斗争,是复杂的国际问题,美苏都想利用中国暂时困难的机会,推中国上阵,整中国一下,让中国上他们的“圈套”。虽然面对印度的挑衅和侵略,毛泽东从大局出发,长期以来坚持克制忍让,但他也并非没有底线。一旦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受到严重挑战,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那么毛泽东就会选择武力强硬回击,不管对手是地区大国还是世界强国。⑤

四、毛泽东的冷静决策,赢得了军事上的主动和国际道义上的有利地位

印度侵占西藏的图谋已昭然若揭,严重触犯了中国底线,只有通过武力解决,才能粉碎印度进一步侵占西藏领土的图谋。同时也让印度见识一下解放军的实力,创造谈判条件,才能保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在边境不敢挑起争端,为以后经济建设的发展打好基础。毛泽东表示,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就只有反击,和平解决西藏边界问题才能实现。而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境问题是不行的。⑥其次,打击美、苏等的嚣张气焰,昭示中国人民不可欺、不可辱的形象和立场。先礼后兵,既然和平解决不了,那只能用胜利才能赢得敌对势力的尊重了,强硬的武装行动胜于任何形式的抗议。一味地退让软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只是一时的和平,也只能显示中国的软弱,国家终究会受到西方势力的欺压,未来也得不到和平稳定的局面,对此只能用军事斗争来解决国际纠纷。最后,印度对中作战只是一次美苏的“代理战争”,美国经历过朝鲜战争的失败,不敢再冒着死伤与中国开战。冷战中的苏联更不敢贸然对尚处同一阵营的中国有过激举动。

(一)精确控制,慎选战机,解决什么时候出兵的问题。中印边境冲突持续了多年,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在1962年10月发动自卫反击战,除了当时印度对中國领土的入侵升级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1962年10月,苏联和美国因古巴导弹危机而陷入僵局,美苏两国无暇东顾,而且相对弱势的苏联急需中国的支持。⑦苏联态度的转变使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得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持。同时,美国也专注于与苏联的“扳手腕”,没有太多心思支持印度。这就减少了中国面临的两个最大的国际压力,更容易控制中印边境战争中造成的国际影响。此外,毛泽东反复考量局势,认为尼赫鲁挑起边界冲突,不仅是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获取外援,打击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威信,而且尼赫鲁认为中国不敢反击。所以,选择在1962年10月开战,是毛泽东精准捕捉到的战略机会。

(二)且战且退,慎重决策,解决什么时候收兵的问题。毛泽东为什么在胜利的情况下且战且退,作战胜利后及时收兵并释放战俘和归还物资是有其战略考虑的。一是避免陷入美苏圈套。美苏冷战对峙,用印度遏制中国,企图通过中印两败俱伤,控制南亚和印度洋地区,开辟包围中国的新战线,其中利害关系印度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由于内外部因素驱使,以及尼赫鲁对形势的误判,使得这次“代理战争”成为必然。二是避免作战态势对中国不利。虽然随着战争胜利的推进,有可能战局不好控制,进入印度本土作战,这就拉大了战线,反而促使印度各方面作战条件愈发充足,使解放军作战态势会急剧恶化,导致胜利成果毁于一旦,并且进入印度作战与解放军自卫反击侵略的本意是有冲突的。三是台湾方面一直虎视眈眈。印度在作战的同时,也在伺机挑唆台湾反攻大陆,解放军不可能把全部兵力对印自卫反击,而且对印作战也不是中国的主要战略目的,对东南沿海的威胁防范才是对敌的主要战略方向。四是解放军综合保障能力弱。经历过战后和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基础差,百废待兴,难以支撑东西两线带来的巨大消耗,而且保障体系不完备,后勤保障能力弱,在对印反击战时很多情况是需要人扛畜驮的,并且很多情况下地方人员对军队的援助作用也很大。五是打开中印关系新局面。中印都是大国,人口众多,并且都受到过外国的侵略,两国人民都受到过深深的迫害,边界问题不应该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障碍,这也为以后深化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成为可能。六是树立好中国形象。胜利后主动撤军,在国际上是没有先例的。这样做既回击了印度及国际反华势力之前的污蔑言论,更加表明了中国力主和平的愿望,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同情和理解,赢得了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主动地位,给全世界树立了典范。

五、对未来对敌斗争的启示

在这次军事斗争中,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国家经济实力衰弱,军队战斗力骤然下降,当时中央军委、毛泽东针对各种复杂因素进行了仔细考量,准确地把握了国际形势,及时调整作战进程并制定了灵活的作战策略,对作战行动提出具体指导和要求,在控制战局中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粉碎了美苏的干涉和印度的侵占图谋,最终赢得了这场对敌军事斗争的最终胜利。

(一)找准时机,直击要害。对印自卫反击战役的发起时机正好是处在苏联与美国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处于对峙的状态,尼赫鲁也认为中国不敢反击,可以说是巧妙地避开了强敌的干扰,防止将美苏卷入战争,也打了印军一个出其不意。整场战争可以说是速战速决,历时1个月就结束。因此在未来的作战准备中,一定要找准作战时机,为确保战争胜利打下基础。

(二)坚持底线,不畏强敌。在未来的国际形势中,要坚持好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必须综合考虑好国际环境,既要表明中国的立场,控制好战局,同时面对多线对峙的不利局面,也要予以有力回击。另外就是不能忽视敌人,过分夸大和轻视敌人都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是要合理分析,理性作战。

(三)掌握主权,听从指挥。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中共中央、毛泽东根据战局的发展,对人民军队给予了正确的指导。在除印度外的其他强国介入的同时,人民军队毫不示弱,坚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斗争策略,坚决不容他国觊觎中国领土半寸,体现出异常高超的斗争艺术。前线部队官兵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做到了该打就打,该停就停,叫怎么打就怎么打、叫如何停就如何停,及时且准确地按照上级指示和要求实施作战行动,最终取得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四)利用手段,营造态势。战争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也并非最好手段,现阶段中国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仍是现阶段极为重要的。避免用战争手段解决是最佳选择。一方面,在战略威慑上,解放军要充分展示出强大军事力量和作战能力,使对手不敢与我为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政治、经济、外交手段,积极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对敌形成无形遏制,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势”。

[注释]

①②⑤⑦刘征鲁.毛泽东与对印自卫反击战[J].坦克装甲车辆,2017(20):51-57.

③④刘征鲁.毛泽东决策对印自卫反击战[J].湘潮,2017(08):4-9.

⑥王学军,赵力兵.试析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作战目的[J].党史文苑,2012(02):20-21.

[参考文献]

[1]苏振兰.罗瑞卿大将与对印自卫反击战[J].世纪风采,2017(06):22-25.

[2]张树德,熊涛.毛泽东决策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前前后后[J].党史博采(纪实),2007(01):10-15.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运用财务战略思维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
中国战略思维谋的是百年大计(纵横)
关于企业家、行业领导运用好战略思维的“五个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战略思维分析
战略思维提升咨询服务价值——以怀柔雁栖湖国际会都项目为例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论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领导艺术
“上海有前途、要发展”视阈下的毛泽东战略思维方法及启示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