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发展研究

2022-05-16欧婷玉王琪琪

旅游纵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

欧婷玉 王琪琪

摘 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文化强国,对文旅融合市场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而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实践路径。通过文献调研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进行基本介绍与梳理,运用网络调研获取湖南省15个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总结分析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活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图书馆应重视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深化与拓展文化旅游服务的内容与形式等策略,提升自身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文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原国家旅游局与原文化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文旅融合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業发展的现实方向。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肩负着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任。随着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研究的逐渐深入,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实践路径,以公共图书馆为研究主体,调研与分析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现状,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文旅融合时代的到来,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的创新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新热点[1]。金龙认为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属性,与研学旅游具有天然一致的理念,同时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研学旅游服务的信息与专家资源,并且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研学旅游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重要的发展方向[2]。郭生山、张莉和李霄提出研学旅游作为阅读推广活动中与旅游联系最紧密的活动种类,是当前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新的业务增长点[3]。曾敬通过调研国外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应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打造“区域性研学旅行资源库”;充分利用免费教育资源,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参与多层次、多维度的研学旅行服务实践[4]。张巧娜通过论证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总结出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的4大主要结构要素,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资源、服务方式、服务空间,并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5]。韦冬将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分为嵌入式参与和辅助式参与两种形式,其中嵌入式参与包括提供研学旅行学习资源,为主办方提供研学旅行决策信息、学生研究性学习“优智”服务、图书馆主题研学游服务、保存研学旅行成果资源;辅助式参与包括提供研学工具和场所、助力研学旅行生态培育和建设[6]。通过梳理相关概念,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提出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7],本文将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定义为以公共图书馆为旅行目的地之一,为不同年龄群体提供的将文化体验与旅游体验相融合的线下服务,包括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各类主题讲座、研学旅行、展览等活动。公共图书馆空间和资源体验式服务模式,即公共图书馆以所拥有的特色空间为活动场所,可在该场所内为服务对象开展学习、观摩、交流、游览、咨询等服务活动。公共图书馆组织拓展式服务模式则是一种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协同其他资源主体,如其他图书馆或博物馆、公园等,合作开展某一确定主题的相关活动,让服务对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与参与性的学习实践。

(一)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活动情况调研

通过网络调研湖南省市级以上15个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渠道情况,发现12个公共图书馆有对应的微信公众号,7个公共图书馆没有官方网站,仅有5个公共图书馆有官方图书馆微博账号。本文在调研湖南省15个公共图书馆2021年开展的活动的基础上,对湖南省15个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的模式进行划分,对文化旅行活动服务情况进行分类得到表1,表中“√”表示该图书馆拥有的服务模式的活动,调研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5日。

由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活动情况表可知(见表1),同时提供图书馆组织拓展式服务模式与图书馆空间及资源体验式服务的图书馆占比不超过50%。通过对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开展活动情况的整体调研可知(见表2),目前仅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举办的活动相比之下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化,举办频率固定有规律,其他图书馆举办的活动频次均较低。

(二)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实践模式分析

选取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二者开展的文化旅游服务活动内容,结果如表2所示。

(三)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1.文化旅游服务发展不均衡

通过调研可知,湖南省15个公共图书馆,除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外,其他图书馆的活动举办形式固定单一,且在每周的活动数量不超过1次,创新性服务活动如研学旅行服务更是少之又少,湖南省15个公共图书馆整体表现为文化旅游服务活动较少。15个公共图书馆中,仅有4个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旅游服务涵盖了两种服务模式,其中仅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表现较为突出,开展的活动类型丰富,这表明目前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旅行服务的发展不均衡。尽管当前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服务创新要求,相关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学旅行服务更是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实践路径,但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旅游服务整体频率并不高。且除省会城市外,地方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化旅游服务活动则更少。

2.对文化旅游服务的认识不足

结合表1和表2可知,目前各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旅游服务主要集中于图书馆空间和资源体验式服务模式。尽管公共图书馆本身具备旅游功能,但在调研过程中明显发现文化旅游服务公共图书馆更多是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一种拓展,并没有系统性地针对馆藏资源拓展自身的服务模式。结合调研结果可知,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组织拓展式服务模式的文化旅游服务活动较少,且与其他旅行资源结合不紧密,具体表现为多数活动都是属于利用自身的专家资源,在图书馆场馆空间内组织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系列讲座、展览、主题课程等,公共图书馆自身对文化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对文化旅游服务的定位不清晰是重要原因之一。

3.旅游服务活动模式单一

通过调研可知,湖南图书馆开展的湘阅童年、湘阅一生、百姓课堂、湘图展览、名人知识分享会、湘图外语角、古琴公益讲座、信息素养课等活动与长沙图书馆开展的成人读者活动、少儿读者活动等都属于文化旅游服务,但是湖南图书馆与长沙图书馆提供的文化旅游类活动中属于组织拓展式文化旅游服务的活动,如独步课堂、馆校共建、公益讲师培训课程等相对较少,3个活动次数总共不超过5次。总体表现出文化旅游服务活动模式较为单一,与旅游产业的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空间体验上,且活动时长多数表现为单次或短期,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厚度的长期性文化旅游品牌。

(一)提高公共图书馆对文化旅游服务的认知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创新研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湖南省公共图书馆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为此,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要想取得长期良好的发展,就要提高自身对文化旅游服务的认知,明确自身在文化旅游服务中的定位,抓住自身在文化旅游服务中的优势,有规划有实践地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要加强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关于文化旅游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丰富且完善的理论体系,推动国家层面明确公共图书馆在文化旅游服务发展方面的宏观目标,从上至下提升各公共图书馆对文化旅游服务这一概念的认识,使公共图书馆从观念上转变对自身服务的定位,从而让服务对象在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活动中更好地学习文化,体验文化,感受文化,满足公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对旅游休闲的期待。

(二)重视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人才的培养

公共图书馆提供文化旅游服务是其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相关人员的素养和业务技能决定着文化旅游服务的质量。目前,公共图书馆缺少拥有相关职业能力的工作人员,这意味着公共图书馆亟须组建相应的文化旅游服务团队,通常文化旅游服务团队需要有服务责任人、服务组织者、服务运营者、服务讲师、服务人员、安全人员以及志愿者等人员。第一,任命文化旅游服务负责人,使其负责了解最新政策方针,统筹规划并确定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的行动指导路径与主旨。第二,馆内选拔有能力的图书馆员担任服务组织者、服务运营者、服务讲师、服务人员和安全人员等。第三,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合作,外借相关专业性人才,对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升馆员职业能力,或者共同培养相关人员。第四,根据各职业需求,招聘专业性人才。第五,招募服务志愿者。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也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优秀的文化旅游服务团队,积极提升公共图书馆研学服务水平。

(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这要求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得到进一步提升等。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积极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与文化职能,使更多人民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针对公共图书馆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国家相关部门应紧跟文旅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大资金、政策、人员等支持力度,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等。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公共图书馆、文化机构应多沟通多交流,分享文化旅游服务的相关成功经验,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的发展。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自身要积极建设,优化管理,明确公共图书馆的相应权责,明确自身的发展路线,完成对自身资源与服务的有效整合与深耕。同时,各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化旅游服务相关工作,以为大众提供高质量且长期发展的文化旅游服务为目标。

(四)深化公共图书馆馆藏利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服务

文化旅游服务这一建立在文化与旅行有机结合基础上的服务性活动,需要图书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自身资源。公共图书馆是地方文化保存、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其收藏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实现良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公共图书馆应积极梳理和深入了解自身的馆藏资源,综合整理和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发符合不同读者群体需求的系列服务模式,以区域内的优势资源为主导,从自身特色寻找与文化旅游服务需求的契合点,与不同主体之间形成多元协同,优化文化旅游服务的内容,打造特色品牌化的文化旅游服务内容。具体可通过结合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的各个方向实现拓展,如以“吃”为基础,公共图书馆可通过对自身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归纳出当地关于吃的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地方相关特色美食企业或文化机构等资源,打造与美食相关的文化旅游服务,如美食推荐等信息服务、美食文化体验活动、美食文化课程活动、图书馆+餐饮书吧服务等。

(五)实现多元主体协作

实现多元协作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共享经济的带动下,公共图书馆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与其他主体合作,发挥各方主体的优势,从而实现多方合作共赢,使文化旅游服务得到突破性進展。公共图书馆要积极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旅游公司等主体进行资源协同融合,运用跨界思维,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拓展文化旅游服务的学习路线,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内容的高质量。例如,可与周边博物馆、文化馆、高校等拥有大量本地特色化资源的主体协同合作,围绕一个主题共同打造适应当地的文化旅游服务内容,协同各方主体的优势,实现文化旅游服务方式的拓展与深化,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1] 徐翠蓉,赵玉宗,高洁.国内外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20(8):94-104.

[2] 金龙.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5):123-128.

[3] 郭生山,张莉,李霄,等.文旅融合背景下阅读推广现状分析及模式拓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1(3):70-77.

[4] 曾敬.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9(4):131-136.

[5] 张巧娜.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模式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106-111.

[6] 韦冬.图书馆研学旅行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1(9):29-34.

[7] 公共图书馆宣言[J].图书馆学刊,1996(6):46.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