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2022-05-16唐春花王烨嘉

旅游纵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广东省

唐春花 王烨嘉

摘 要:本文将立足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理论,结合旅游产业的服务属性,梳理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定义,并基于广东省沿海各地级以上市旅游发展情况,依据高等级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以上)与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等相关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现状、产业链现状与空间分布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海洋旅游产业;广东省

中圖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东产业集群研究项目。

(一)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定义

国际集群协会(The Cluster Consortium)最早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在1990年提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机构在地理上呈集聚现象,并因共同的发展目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得到区域内的整体竞争优势。美国学者戈勒布(Gollub)等人认为旅游产业集群主要由3个集聚层次的价值链构成:第一个层次是产出层,也是最高层次,由目的地旅游产品及事件组成;第二个层次是供给层,由目的地旅游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组成;第三个层次是投入层,由目的地人力资源系统、产品与服务创新系统、财政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信息基础系统、商业氛围、基础设施的环境质量和营销系统等组成[1]。国外学者唐纳德(Donald)等人提出了“旅游竞争集群”概念,认为旅游竞争集群是旅游目的地所有单位以提高目的地的竞争力为目的,协同作用由有效的旅游供应链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2]。

国内关于旅游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与定义研究、旅游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研究等方面。旅游产业集群概念与定义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及相关部门、企业及旅游核心吸引物等因共同目标而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使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或保持继续优势的一种现象[3-7]。旅游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方面,王成志对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不断发展演变形成的、对利润追逐而形成的、基于旅游产业特性形成的[8];王润等认为资源禀赋(资源吸引力)、客源市场(游客需求)、政策因素(文化与制度因素、)产业链(供应链要素)等因素是影响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9]。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主要包括3个层次:一是旅游核心景区或核心吸引物,是旅游集群的核心;二是旅行社业、餐饮饭馆、酒店住宿、交通运输等外围经济体,主要满足旅游者食住行等需求;三是旅游目的地区域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对前面两个层次起支撑服务作用的供应商以及有关组织团体[10-11]。

关于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较少,马丽卿等基于波特集群成长需要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及企业竞争与战略等4个因素的密切配合形成理论基础,从市场因素、产业内部因素、区域环境因素、旅游资源因素4个方面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成因并提出了基于目的地建设的集群核心竞争力打造策略[12]。

综上,产业集群最核心的特征是地理集聚与产业关联,其中产业关联主要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的产业联系,纵向上的上下游关联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横向上的关联产业以服务业为代表。基于这两大核心特征,提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以提升海洋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力为目的,以海洋旅游吸引物为核心,围绕游客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需求,形成海洋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关联产业的高度集聚,产业配套设施、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的产业空间。

(二)海洋旅游产业构成与海洋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结构

基于产业集群的特征,海洋旅游产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其产业关联集中表现为横向的关联。本研究结合《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明确海洋旅游产业构成与海洋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结构。

如表1所示,海洋旅游产业包括海洋旅游餐饮业、海洋旅游住宿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购物业、海洋旅游娱乐业、海洋旅游设施设备制造业、海洋旅游研究与教育业、海洋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业、海洋旅游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旅游团体等相关产业。

(一)沿海地级以上市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数据显示,近5年(2016—2020年)广东沿海地级以上市旅游接待人数(见图1)与旅游总收入(见图2)总体呈增长趋势(根据《文化和旅游统计制度》修订要求,2020年度数据口径调整,与2016—2019年数据口径不同)。旅游接待人数方面:2019年,广州、深圳领先,突破6 000万;珠海、汕头、江门、湛江、惠州、东莞、潮州、揭阳突破2 000万;茂名、阳江、中山突破1 000万,汕尾低于1 000万。旅游总收入方面:广州2019年突破4 000亿;深圳2019年突破1 500亿;珠海、汕头、江门、湛江、惠州、东莞2019年突破500亿;茂名、阳江、潮州、揭阳、中山、汕尾近5年旅游总收入均小于500亿。整体而言,珠三角沿海地级以上市旅游接待人数比粤东、粤西沿海地级以上市多;粤东地区汕尾旅游接待人数相对其他地市偏少;粤西湛江旅游接待人数大于阳江与茂名;除广州、深圳外,其他沿海地级以上市旅游总收入普遍偏少。

(二)沿海地级以上市旅游细分产业发展概况

从图3可以看出,近4年(2016—2019年)广东14个沿海地级以上市平均旅游餐饮营业额与旅游住宿营业额之和占旅游总收入百分比分别为44%、39%、36%、37%(由于2020年旅游总收入数据统计口径改变,旅游餐饮营业额、旅游住宿营业额统计口径尚未变化,所以没有统计2020年旅游餐饮营业额与旅游住宿营业额占旅游总收入百分比),其中深圳、珠海、湛江、茂名、汕尾、东莞、中山7个地市甚至突破50%,旅游餐饮营业额与旅游住宿营业额之和在整个旅游总收入中占比偏大,說明旅游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购物业、海洋旅游娱乐业、海洋旅游设施设备制造业、海洋旅游研究与教育业、海洋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业、海洋旅游服务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旅游团体等相关产业规模较小。

(三)沿海地级以上市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发展概况

广东省14个沿海地级以上市的全部、距离海岸线3 km以内的高等级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及以上)的数量、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数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高等级景区主要集中在广州、惠州、东莞、江山;距离海岸线3 km以内的高等级景区主要集中在珠海、深圳、惠州、汕头、湛江与阳江;旅游度假区数量普遍较少。

(一)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现状与不足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在于目的地高等级的旅游资源。随着高等级的旅游资源逐步开发,旅游要素逐步完善,推动旅游产业及其细分产业的集聚。根据各个地级以上市距离海岸线3 km以内的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占整个地市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的比重,结合各个沿海地级以上市海洋旅游总收入(见图4),对各地市的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规模进行推断。结果显示,深圳、珠海、湛江、汕头、广州、阳江6个地市的海洋旅游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市,具有打造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的巨大潜力,其他地市海洋旅游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整体来看,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规模有待提升。

(二)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现状与不足

正如前文所说,全省14个沿海地级以上市近4年(2016—2019年)平均旅游餐饮与旅游住宿营业额之和在整个海洋旅游收入中占比较高,7个地市突破50%,最高达到90%,而作为基本要素产业的旅游商品、旅游服务、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娱乐占比偏小,旅游研究与教育、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旅游设施设备制造、文化旅游、旅游团体等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其他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较为薄弱。深圳、珠海、湛江、汕头、广州、阳江6个海洋旅游产业规模优势地级以上地市中,广州在旅游餐饮与旅游交通运输方面优势较为突出,旅游商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旅游研究与教育、旅游住宿与旅游团体方面规模小;深圳在旅游餐饮与旅游交通运输方面优势较为突出,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旅游研究与教育、旅游住宿与旅游团体方面规模小;珠海在旅游餐饮、旅游服务、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娱乐等方面优势明显,旅游商品、旅游研究与教育、旅游住宿与旅游团体方面规模小;汕头、阳江、湛江在旅游餐饮与旅游交通运输方面优势突出,其他旅游细分产业规模均偏小,产业结构失衡。

(三)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分布现状与不足

结合深圳、珠海、湛江、汕头、广州、阳江6个地市的海洋旅游产业规模领先优势,整体而言,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空间分布主要呈零散片状,集中在深圳华侨城片区、珠海长隆片区、惠州巽寮片区、汕头南澳片区、阳江海陵片区、湛江湾片区。其中海岛旅游方面,《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市场调查显示,广东省最受欢迎的海岛旅游目的地集中在珠江口地区(横琴岛、海陵岛、巽寮湾、上下川岛、外伶仃岛、威远岛、大辣甲)、潮汕地区(南澳岛)以及湛江市(东海岛、南三岛)等。然而,各个片区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分别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在交通联系、产品开发、品牌塑造、综合管理等方面协调不足,以点带面、串珠成链、片区状与条带状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尚未实现,海洋产业集聚效应未能充分释放。

(一)丰富广东海洋旅游产业业态与产品

要坚持“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思路,在各个海洋旅游集聚区业态与产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海洋旅游业态,提升海洋旅游核心旅游产品。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新发展包括海洋牧场在内的新型海洋观光旅游;提升沿海地级以上市的滨海景观,推动发展滨海城市休闲游;丰富度假产品与设施,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海洋旅游度假区;拓展海洋旅游开发深度,充分利用近海海域,鼓励开发海上娱乐运动与海上竞技运动产品,积极引进、承办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赛事;坚持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支持发展海洋旅游文化深度体验游、文创游、文化节庆游等产品;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作用,以海丝旅游带贯通沿海,依托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标杆旅游岛,依托海陵岛、南澳岛、川山群岛迅速打响海岛旅游品牌;培育游艇邮轮旅游,探索改善游艇邮轮旅游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

(二)促进广东海洋旅游产业要素协同发展

要立足海洋旅游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坚持建链、延链、强链、补链的发展思路,重点针对深圳、珠海、湛江、汕头、广州、阳江6个海洋旅游产业规模领先的优势地级以上市,包括深圳华侨城片区、珠海长隆片区、湛江湾片区、汕头南澳片区、阳江海陵片区、广州南沙片区等重点片区,有针对性地解决旅游研究与教育、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旅游设施设备制造、文化旅游、旅游团体等占比偏小,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并进一步优化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服务、旅游住宿、旅游交通运输、旅游娱乐内部业态与产品档次,补齐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短板。还要加强旅游管理,搭建广东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基础设施服务管理平台、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与市场监督管理平台;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企业代表、相关专家等组成的专业组织,鼓励相关企业自发组织建立行业组织,大力推动、引导集群内各企业、机构的分工协作,形成要素协同、高度集聚的良性产业集聚发展态势。

(三)凝聚广东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合力

要围绕广东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世界顶级海岛休闲旅游集群、海洋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明确海洋产业集群总体定位、形象定位与广东省旅游产业集群空间结构,基于总体定位,提出各个海洋旅游集聚区的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还要借助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的修建,串珠成链,加强各个海洋旅游集聚片区的协同发展;积极发挥广东滨海(海岛)旅游联盟对广东省海洋旅游发展的协调推动作用,按照《广东滨海(海岛)旅游联盟章程》,推动全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联合营销推广、跨海岛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广州与深圳邮轮旅游合作;加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重点项目的用地、用海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与人才支持。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广东打造5个千亿级以上海洋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摸清全省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广东产业集群现状进行梳理,得出广东省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主要集中在深圳、珠海、湛江、汕头、广州、阳江6个地市,但是还存在海洋旅游产业集群规模有待扩大、海洋旅游产业结构失衡、产业集群空间分布零散等问题,提出重点从丰富广东海洋旅游产业业态与产品、促进广东海洋旅游产业要素协同发展、凝聚广东海洋旅游产业集群合力等方面加以突破,以期带动广东海洋旅游产业发展。

[1] 赵春明,李震,王贝贝,等.经济集聚与价值链嵌入位置:基于企业出口上游度的分析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20(9):81-96.

[2] DONALD F,HAWKINS.A protected areas ecotourism competitive cluster approach to catalys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Bulgari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4(3):219-244.

[3] 尹贻梅,陆玉麒,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22-25.

[4] 聂献忠,张捷,刘泽华,等.我国主题旅游集群的成长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5(4):65-68.

[5] 莊军.旅游产业集群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5-6.

[6] 夏正超,谢春山.对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479-483.

[7] 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8):24-29.

[8] 王成志.旅游产业集群驱动演化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12-13.

[9] 王润,刘家明.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2(10):1407-1412.

[10] 麻学峰.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8):73-75.

[11] 毛剑梅.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6):121-122.

[12] 马丽卿,胡卫伟.长三角地区海洋旅游产业集群成因及核心竞争力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09(5):52-56.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广东省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制冷学会团体会员
广东省粮食局 加强地方粮食安全保障立法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上海、杭州、宁波、深圳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