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022-05-16冯玉珠

旅游纵览 2022年4期
关键词:饮食文化大运河河北

摘 要:饮食文化是京杭大运河多样文化形态之一,是京杭大运河文化生活化的一面。本研究将以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整理、提炼河北运河沿岸区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分析大运河河北段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探讨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推进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响“美丽河北·运河风韵”品牌。

关键词:饮食文化;大运河;河北

中图分类号:TS971;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重点项目“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HB20-ZD016);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运河美食冀忆——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饮食文化研究”(S2018Y18)。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专项规划》《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文件,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

当前,国内关于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融合策略研究,如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框架,分析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增强共生单元能量、优化共生环境、构建一体化互惠共生模式、拓展共生领域等发展策略[1]。二是针对大运河不同区间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研究,如黄震方、金平斌、黄洁、黄昊、屠一帆、姚璇、徐宁等分别研究了大运河江苏段、杭州段、山东段、长江三角洲区段、浙东段、河南段、河北段的旅游开发。三是是针对大运河沿线某一城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如刘大群认为河北省邢台市要依靠运河文化的先天优势,主动参与运河旅游的整合与发展;陈忠以苏州盛泽运河小镇文旅融合为例,研究了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联动机制[2];陈婧等以常州“运河五号”为例,研究了创意街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四是针对大运河某一文化形态与旅游融合的研究,如吴延生认为应利用运河文学拉动旅游文化发展[3];韩海青建议旅游产业与影视文化融合发展[4];孙春、林志刚和陈浩认为应开发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加快体育赛事与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5];周雪通过调查皖北大运河文化带传统音乐资源生存现状,探索皖北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音乐资源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策略[6]。

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深入挖掘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其文化内涵,统筹编制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研究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精心打造饮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对于河北省旅游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关于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例如,何婧怡认为饮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密切相关,是挖掘运河文化、赋能沿岸经济的重要突破口[7];杨凡槿认为江苏苏州饮食文化也受到京杭大运河很大影响,成为南来北往游客们所追捧的重要旅游资源[8];尹睿认为运河文化是江苏淮安的代表文化,在运河文化背景下开发淮安的美食旅游,可以发展壮大淮安旅游经济[9];田雨、曾兴林和张旭认为立足江苏扬州得天独厚的运河文化与美食文化资源优势,可以推进扬州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10]。

(一)融合发展的基础

1.饮食文化与旅游关联度强

旅游六旅游要素分别为吃、住、行、游、购、娱,这说明饮食文化是旅游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饮食质量影响着旅游质量。独特的饮食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能够对旅游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全面激活河北运河沿线丰富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还可以丰富河北大运河旅游产品和新业态,为河北大运河旅游增添新亮点。

2.河北大运河旅游方兴未艾

近年来,河北因地制宜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例如,衡水市重点“两点一线”——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点“华家口夯土险工”、文化旅游点运河古村白草洼和大运河景县段沿线,其中故城县实施了“一带、两廊、三小镇、三主三副六组团、多点”布局,重点打造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城区段)、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游客集散中心等重点文旅项目;沧州市推进“运河+文化+旅游”新模式;廊坊香河县打造了千年古葡萄庄园、荷花小镇等精品景观旅游线路;邢台市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打造“守敬故里”品牌相结合,其中清河县建造了七彩运河文化景区;邯郸市绘制了运河“文化地图”,其中大名县以“一剧、一廊、两规、两城、四镇”为重点推动项目,建设了大运河文化园区[11]。河北大运河旅游正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2020年,以“邂逅大运河 乐游在青县”为主题的2020年旅游文化宣传系列活动在沧州青县举行;2021年,河北文旅亮相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设计发布了多条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北方最美运河”暨2021河北省大运河学术论坛在沧举行;北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同步实现旅游通航,北运河生态文化体验带成为香河布局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3.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河北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由北运河、南运河、卫运河、卫河及永济渠遗址组成,自然生态优美,遗产类型多、分布广、体量大、价值高,被誉为“活着的遗产走廊与生态走廊”。河北大運河沿线物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在横贯数千年的变迁中,形成了贯穿全线又各具特色的饮食大观,难以计数的名菜名点,还有代代传承的乡愁味道,以及历史流传下来的食俗食风。

(二)融合发展的动力

1.政府支持力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河北段文化带建设。2020年1月8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明确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部门制定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交通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河北省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了《河北省大运河整体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规划》,河北大运河“1+6+1”规划体系已基本建立。《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膳食美食资源挖掘整理利用,挖掘提升“燕赵美食”。

此外,河北省还成立了京杭大运河旅游营销联盟,运河沿线城市也出台了相关规划,如《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邯郸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邢台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衡水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雄安新区大运河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等,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河北大运河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2.需求拉动力

近年来,随着运河文化开始“活起来”,开始运河景观“靓起来”,河北大运河沿线五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据报道,2019年河北大运河沿线旅游人数2.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 322亿元,同比增长22%[12]。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人们旅游中饮食约占据其总花费的1/3,“美食”已成为驱动游客出行的主要动机之一。随着河北大运河旅游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河北大运河沿线特色美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将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新方式,发展前景巨大。

3.利益驱动力

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对饮食经营者来说,把饮食文化融入旅游环节之中,既实现了饮食的旅游价值,又增加了饮食经营者的收入,提高了饮食经营者的积极性。对旅游企业来说,饮食文化是旅游资源,饮食文化与旅游业融合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加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融合发展的过程

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河北大运河沿线景区、酒店、餐饮店、旅游商店等旅游经营者对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包装、设计成旅游产品,通过旅行社进行引导、组织与销售及媒体宣传推广,使旅游消费者了解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景区、酒店、餐饮店、旅游商店等是主体,是生产者(供应者),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是客体,政府、行会协会、旅行社、媒体是引导者、协调者。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如食材文化旅游、菜肴文化旅游、面点文化旅游、酒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食器文化旅游、筵宴文化旅游、食俗文化旅游、饮食名人名店旅游、美食节事旅游、饮食文化博物馆旅游等特色或专题旅游。

(一)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1.开发了一批饮食类文旅主题项目

围绕饮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河北省相关部门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推动沿线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青县大司马蔬菜、东光澳牧粮食等现代农业园区;全力培育泊头贡梨、南皮苜蓿等特色产业示范区;积极推动古长芦盐运文化廊、兴济运河小吃名镇建设。

2.打造了一批河北饮食燕赵老字号

河北省大运河历史悠久,沿线产生了众多饮食类“燕赵老字号”,具有良好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价值,如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河县大张肉饼店、故城县健民龙凤贡面廠、大名王氏二毛烧鸡、沧州青县申家鸡煲等都是河北大运河沿线的餐饮老字号。这些运河边上的“燕赵老字号”极大地丰富了大运河文化旅游的内涵。

3.形成了一批饮食文化旅游产品

为促进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河北大运河沿线市、县(区)先后研发了一批地方名宴,如香河运河宴、京杭运河宴、沧州老席儿等,举办了河间驴肉火烧美食节、香河美食文化季暨香河肉饼大赛等饮食节事。

(二)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由于对“旅游”概念的理解不同,有相当一部分旅游开发者还未将旅游消费中的饮食置于重要位置[13]。每一种地方名食都有特定历史,都反映一定的文化风尚和烹饪技艺。但河北大运河沿线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开发者往往只注重饮食表面的色、香、味、形,互相模仿,盲目求全,忽视了对饮食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14]。

2.资源缺乏整合,产品创新不足

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资源丰富,沿线廊坊、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五市均有各自特色美食,但尚未深入挖掘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的概念、内涵与精髓,许多所谓的名食“有名无实”,体验活动较为单一,难以给游客带来深刻的文化体验。同时,河北大运河沿线饮食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深度整合,没有以点带面,连点成线,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3.沟通交流不够,融合机制不健全

目前,河北省虽然已经建立了大运河“1+6+1”规划体系,但几乎没有涉及饮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虽然已经成立了京杭大运河河北旅游营销联盟,但沿线各市(县、区)对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还缺少沟通,文旅融合的理念尚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一)制定专项规划,健全体制机制

借助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国家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等重要战略机遇,在河北大运河“1+6+1”规划体系基础上,要尽快研究制定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要充分利用河北师范大学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开展相关研究,树立“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整体理念。不断深化改革,破除目前存在的沿线五市沟通交流不足的现象,设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为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平台。

(二)丰富文化内涵,开发特色产品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承载了不同的环境气候、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历史文化,一道菜浓缩了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要对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饮食文化资源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深入发掘和整合,全面分析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重价值,研究开发饮食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精心打造饮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把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资源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

(三)联动合唱,打造特色品牌

坚持从河北大运河饮食历史和文化传统入手,注重突出特色,全力打造大运河沿线地方名小吃、名饭店。依托河北大运河的地理优势,通过合作、众筹、入股等方式,规划建设河北大运河美食特色餐饮街区。组织专家和学者集思广益,编印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图和美食休闲旅游指南手册。邀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文化机构,开展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發展论坛及特色美食创新创意比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搭建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举办“河北大运河美食文化旅游节”,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宣传和旅游商品博览会,提升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知名度,打响河北大运河饮食文化旅游品牌。

[1] 熊海峰,祁吟墨.基于共生理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40-48.

[2] 陈忠.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联动研究:苏州盛泽运河小镇文旅融合研究[J].江苏丝绸,2021(3):41-45.

[3] 吴延生.文化引领 文学坐镇: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背景下的运河文学拉动旅游文化发展的思考[J].名作欣赏,2013(8):108-113.

[4] 韩海青.讲好运河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旅游产业与影视文化融合发展建议[J].唯实,2020(6):72-75.

[5] 孙春,林志刚,陈浩.京杭运河生态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9(4):66-70.

[6] 周雪.皖北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音乐资源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策略探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1(5):158-160.

[7] 何婧怡.基于游客感知的大运河绍兴段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当代旅游,2021(19):49-52.

[8] 杨凡槿.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美食旅游发展的现状研究:以苏州浒墅关运河小镇为例[J].旅游与摄影,2021(21):34-35.

[9] 尹睿.论运河文化背景下淮安的美食旅游开发[J].现代职业教育,2016(30):166-167.

[10] 田雨,曾兴林,张旭.以美食文化与运河区域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策略的研究:以扬州为例[J].现代食品,2021(23):114-117.

[11] 河北文旅发布.河北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新名片[EB/ OL].(2021-08-11)[2022-02-03].https://mp.weixin.qq.com/ s/-G_4Xnab2vLH2ZsobKUjqA.

[12] 李秋云,范海刚,魏建业.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进行时|流淌燕赵大地,大运河“活”了、靓了[EB/ OL].(2020-10-23)[2022-02-03].https://www.sohu.com/ a/426862264_155679.

[13] 黄成林.安徽旅游文化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0.

[14] 冯玉珠.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与设计[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28-29.

猜你喜欢

饮食文化大运河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放歌大运河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从方言词汇看乌鲁木齐地区回民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