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品种“鑫农禾1899”选育技术研究
2022-05-16刘晓
刘晓
鑫农禾1899玉米单交种是开原市宏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培育的玉米单交种。其选育的主要目标是,以产量超过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3%以上,高抗倒伏、抗根茎腐病为主,以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为辅,兼顾考虑株型清秀,穗位较低,适合机收、适应性广等性状和特性,以更好地为广大种植玉米的农民提供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务。
杂交种来源:鑫农禾1899是以自选系K8066为母本,以自选系A254CV-D74为父本于2015年冬在海南杂交育成。
母本来源:母本K8066是为提高PA80的抗大斑病、抗倒伏和抗茎腐的能力,以PA80/ D1798Z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选育出新自交系K8066。在进代过程中,注意抗倒伏、抗茎腐、抗大斑病性,并注意选育较低的穗位,清秀株型,优质米质、适时早熟、自身产量较高等性状,因此K8066都具备了上述特点。
父本来源:父本A254CVD74以PH4CV/未知国外的兰卡材料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在进代过程中,关键注重选育抗大斑病和抗倒性的性状。
春播出苗至成熟127天,比对照郑单958短一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9厘米左右,穗位101厘米左右,成株约20片叶。果穗筒型,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6.5克。经鉴定抗大斑病,抗茎腐病,感穗腐病,高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37克/升,粗蛋白含量8.69%,粗脂肪含量4.1%,粗淀粉含量69.1%。主要优点,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倒,叶片持绿性好。主要缺点,密度不宜过大。
参加辽宁省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中晚熟组。2019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763.1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9%;2020年复试平均亩产729.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46.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6%。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7.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產8.1%。
4.1 杂交种制种技术
父、母本行比为1∶5或1∶6为好。全部母本与父本同播,注意父本留部分小苗。母本每亩密度为6000株左右为宜,父本密度每亩800~1000株为宜。病虫害防治同其他品种,无特殊要求。
4.2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播期与种子处理:鑫农禾1899综合性状较好,属于矮杆中穗型品种,适于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北方春播区,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播前最好将精选种子用种衣剂包衣处理。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种植形式与密度:清种、套种、二比空种植均可;清种时一般亩保苗3500~4000株为宜。
合理施肥:鑫农禾1899丰产性较强,一般需中高水肥管理,生育期间纯氮用量15~20公斤/亩,P2O5用量8~10公斤/亩,K2O用量8~10公斤/亩。
施用方法为1/4氮肥以及全部磷肥和钾肥做为种肥或底肥施入土中,3/4氮肥做追肥于心叶末期施入。追肥以尿素35~40公斤/亩为宜。
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如见黏虫、玉米螟虫危害,及时防治为好。
建议试验区域: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注意事项:鑫农禾1899果穗中等,适于中高肥水地块种植,生产上注意密度不宜低于4000株/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