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开启课外阅读之门

2022-05-15师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载体课外阅读

师珮

摘要: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有意义。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让他们对文化具有更加深入了解。在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本中,开设了“快乐读书吧”,以此为载体,开启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快乐阅读,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实现阅读的升华。本文以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为例,探析如何进行课外阅读,让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课外阅读。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载体;课外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和传统教材进行比较,开设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旨在把课外阅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开拓视野,实现全面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借助故事、儿歌等,把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从小养成爱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的范围向外拓展,实现广泛阅读,激发出学生阅读乐趣,开启学生的阅读之旅。

一、运用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课文阅读还没有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因此不会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范围就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素材,这样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有限。因此,要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兴趣引领,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真正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在运用“快乐读书吧”的过程中,不要单纯进行阅读方法的教学,而是在“快乐”中做文章,让学生在快乐中去阅读,主动去阅读。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还停留在具体思维中,对一些鲜活的场景比较感兴趣,对于一些單纯的文字提不起兴趣。并且二年级的学生认字还不多,如果只是单纯的文字阅读,他们就会感到阅读非常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情境,把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阅读精力。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故事情节越是离奇,就更能吸引小学生,让他们对阅读没有厌烦情绪。借助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富有想象力,把抽象文字变成一幅幅形象的画面。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反复的诵读,使学生想象力更强。比如,在阅读《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喜欢“好鬼”这一段,因此教学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从而激发阅读乐趣。还可以视频播放这一部分,文字和视频相互对比,使学生阅读想象力激发出来,从而更能生动地感知有趣画面。还对学生理解文章有很大帮助,使阅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二年级小学生,他们识字还不多,因此,在读故事的时候,要结合讲故事。要让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把故事讲述出来。如《神笔马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这样的故事是有一个个小故事组合在一起的,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让每个小学生都讲一个,轮流着讲。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故事接龙”等游戏,把自己所知道的故事讲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故事中走进课外阅读。

二、运用思维导图,渗透阅读策略

对于课外阅读,单纯培养兴趣是不够的,还要不断渗透阅读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效果。传统教学中,教材中的课内文章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课外阅读被忽略。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谈不上阅读策略的渗透。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己对阅读策略进行反思和感悟,形成了零散的阅读策略,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很大的阻碍性。而统编版教材对传统教材是一个很大的“否定”,更加重视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快乐读书吧”中,体现的是一种螺旋上升的阅读策略。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阅读策略慢慢渗透,实现阅读质的飞跃,确保语文素养的平稳落地。学生通过目录可以对整本书内容进行了解。在儿童故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目录,对故事主要情节进行了解。二年级的学生对目录作用还不够了解,教师要加以引导,可以先进行示范,从目录中找到一个小标题,然后再对照所应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目录就是对内容的凝练和概述。比如,《神笔马良》的目录中,有“大胡子”、“梦笔”等,可以运用目录标题阅读故事,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进行猜读,对故事内容进行了解。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阅读思维,让他们明白阅读技巧,更加能够灵活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更多有用信息,实现阅读的升华。

三、借助质疑创编,促进思维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质疑。这样才能在质疑中获得更大收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没有质疑,就不会突飞猛进。课外阅读不单纯是让学生多多读课外书,并不是以读书的数量为衡量标准。教师要对这一点正确认识,在课外阅读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进行质疑和思考。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或者进行续编,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学会在阅读中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拓展。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掌握好分寸,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要全过程中去讲解和启发,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认识,去探索,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才能实现思想的升华。对于同一个故事,每个学生阅读完之后,会提出不同的疑问。要顺着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答案。教师可以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分类,设计成表格形式,如记忆型、思考型、探索型等。根据问题的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记忆型的问题,学生间可以回答。对于思考型,可以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根据他们的理解进行回答。比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阅读中,可以提出“爸爸为什么不陪儿子上厕所?”、“婆婆真能被照片所吓到吗?”。这些问题的思维意识很高,学生要加以概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对于探索性问题,要小组合作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等才能得出答案。每种问题没有高低之分,只是课外阅读的平台,运用这一平台实现阅读的升华。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一本故事书读完之后,会产生一些自己创作欲望,教师要趁热打铁,多多鼓励他们,借助奇妙的想象去创作,引导学生去续编,这对学生以后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七色花》一文中,学生阅读完成后,就主动投入进去,学生就会想,如果自己有这么一片花瓣,那该多好啊。借助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己去创作,或者让学生自己去表演,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会变得更加丰富,会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连环画的创作,通过画画,可以把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理清,并对作者的创作思路也会很清楚。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相互借鉴,不仅可以实现思维向更深处拓展,还能从中取长补短。

总之,阅读对学生非常重要。尤其在新课推动之下,要求加强学生的素养教育。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把阅读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使阅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够从中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逐渐形成文化素养。教师要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去阅读,在快乐中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大飞."快乐读书吧"板块的指导教学探索--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1(24):3.

[2]葛八云.让"快乐读书吧"读出课外阅读的精彩——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读读儿童故事"为例[J].新教育(海南),2019(17):2.

[3]唐睿.以"快乐读书吧"为依托开展"1+X"课外阅读——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9(4):3.

[4]彭莉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方法研究——以《统编版快乐读书吧》为例[J].2020.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载体课外阅读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基于“快乐读书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